《围城》:做人,要脸还是要面子?

那句被世俗之人引用泛滥的“墙外的人想进来,墙内的人想出去”,出自钱钟书的享誉中国文学的《围城》。

而在摇头晃脑地引用这看似深奥而讲透了人生真相的名人名言时,究竟,这“围墙”指的是什么?

接下来就为你细细道来中国人的脸,以及面子,它们在中国人身上的权衡与折腾,其与围墙的关系。

在以方鸿渐为主人公的这本《围城》里,钱老细细道来了他的求学、爱情以及事业历程,其中方鸿渐这个人物简直可以在许多中国人身上找到影子。尽管本质上对虚伪和矫饰有一种反抗和无奈,在现实的压力与逼迫下,方鸿渐仍然需要做一点圆滑功夫的事情,看似做到了,其本质却欺骗不了自己,于是他在生活中的爱情与事业里处处碰壁。

为什么?因为他虽然在表面上追求面子,他个人的整个品格却在逼迫他“要脸”,于是在这种潜藏的矛盾中,他碰壁无数。

钱钟书曾在提到自己的《围墙》时说,他想写的是中国某一部分社会里的某一部分人物,而方鸿渐无疑是最具有中国人根性的代表性人物,同时这个人还处于品格的“灰色地带”,他了解所有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的那种圆滑的手段,而又正如其姓氏“方”一般,他内心当中却仍然有不可磨灭的羞耻心。

这一点体现在读者们都经常提到的情节,假文凭事件。与书中另一个同样在国外混了个假文凭归来的人物不同,他内心里对“脸”的隐性追求使他在与同道人讨论学问时不得不稍显自卑和怯懦,在受邀请演讲时也感到紧张和无措,但另一个人却靠着对“脸”完全的抛弃成全了自己对面子的追求,于是另一个人成功了,评上了教授等荣膺,徒留方鸿渐一个人面对人生的挫折。

而这正是一部分中国人根性的缩影。

为何有这样的根性?也是中国文化与社会的隐性压力所造成的。不止来自社会对于成功的世俗评判标准,也来自最具体的家庭、朋友甚至爱人的要求,有时它们披着“期望”的表皮,却无意中压抑了诸如方鸿渐等人物的真实本质,学问变成了手段,变成了满足外界期待的手段,最终成全了面子。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人在内心本质里丢掉了“脸”,而有些人则畏畏缩缩在这个过程中无措,挣扎,折腾,甚至毫不知情。有些耿直的被世俗人认为是“一根筋”的人,倒坐惯了冷板凳,不为其所累,完成真正的自我,寻求真正的乐土,难得可贵。这不仅需要不被中国社会文化氛围要求影响的人生际遇,也需要具体的个人把守住内心真正的火苗。

幸矣。而方鸿渐终归不是其中一个。

如同他的婚姻一样,在脸与面子之间的权衡追求中,失了自己所真正相处愉悦的唐晓芙,对面子的追求又使他靠近能让世俗社会看好的苏文纨,最终他本质的矛盾与挣扎又使他与孙柔嘉在一起了。

可哀?可叹?千千万万中国人对脸与面子的根性式的权衡,自我本来的面目模糊了,变成了学者笔下一部部《中国人》的材料。其中的每一个人,却毫无意识。


微信公众号:to-readthebook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城》:做人,要脸还是要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