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无效的帮助孩子化解人际冲突的做法(你中枪了吗?)

01你会选择下面哪种方式回应孩子的社会冲突?

请听题:

你带着3岁的孩子在朋友家做客,孩子抢别人的玩具,你会怎么做?(单选)

A.我数三下,要是还不把玩具还给他,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B.乖,听话,妈妈回头再买一个更大的给你。

C.和你说了多少次了,玩具要大家一起分享,你就是不听,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D.快去,赶紧把玩具还给人家,我跟你说话呢!听见没?

E.你这样抢别人的玩具,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你不喜欢别人抢走你的东西,对吧?那你就不应该抢走别人的东西,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你这样的话,就不会有人愿意跟你玩的,你理解我说的话吗?

F.你看人家乐乐多听话,总是乐于分享。

G.分享个玩具都不行,你就这么自私吧,你这样看谁还愿意跟你玩。

哪一种是你惯用的回应方式?这些方式对吗?

7种无效的帮助孩子化解人际冲突的做法(你中枪了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面的每一个答案,都是错误的。这其实就是本文想要科普的,最无效的帮助孩子化解人际关系的方式。你中枪了几条?

为什么这些方式是无效的,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种,威胁他。你所威胁他的内容如果是孩子在意的,他可能会很不情愿的答应或者朝你哭闹;如果你所威胁的内容是孩子并不在乎的,那很抱歉,你败给了孩子,尤其当他发现你并不会不再带他出来玩的时候,你的威胁就更加不奏效了。

第二种,贿赂他。这是溺爱型父母最擅长的做法,通过用物质的方式无限度的满足孩子,换取孩子的“听话”,孩子一旦习惯这样的方式,对家长提出的物质要求会越来越高,也容易养成不珍惜物品,不体贴他人的性格,因为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了。

第三种,责备他。没有人喜欢被责备,包括孩子。责备会激起孩子其他的负面感受——对父母的愤怒和反感,孩子的注意力也会很轻易的从解决抢别人玩具的事情上,转移到了与家长的情绪对抗上。对解决孩子当前的问题来讲,责备其实是一种干扰。

第四种,命令他。我们和孩子本是平等、独立的个体,而命令的方式打破了这种平衡,断开了你和孩子的联结,因为只有上下级之间才会需要命令。孩子可能会因为惧怕你的“威严”而选择服从,但那绝对不会是心甘情愿的,很可能下次他会干出更高难度的事来挑战你的。

第五种,训斥和说教。不要跟孩子讲道理就好像不要劝女人停止购物一样,因为他们无法做到。脑科学教西格尔博士曾经提出:大脑中,负责人理解、判断、计划和深入思考等高级功能的前额叶,一般要到人25岁左右才成熟,所以我们要求一个梨25岁还那么遥远的孩子去思考、理解、认同并践行你所说的大道理,这样做并不科学。

第六种,比较。比较最大的错误在于,它强行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孩子,否定了人的独特性,长期如此,孩子会更倾向于去达到那个外人设定的标准,寻求别人的肯定,而不是遵从自己。

第七种,贴标签。我们似乎很容易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磨蹭、爱哭、邋遢等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最初是通过养育者(父母)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所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标签,如果一直牢牢的贴在孩子身上,孩子会认为自己就是那种人。


7种无效的帮助孩子化解人际冲突的做法(你中枪了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上七种做法有什么共同点呢?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家长强行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感受嫁接到孩子冲突上,每一种方式事实上都是家长在替孩子解决问题,或者告诉他如何去解决问题,实际上这是剥夺了孩子获得人际交往经验的机会。教育即生长,孩子的成长本生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然是动态的,就一定会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该怎样在“消极”出现的时候给孩子做积极地引导呢?我们接下来谈谈如何帮助孩子处理社交冲突,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02正确引导孩子处理社交冲突的步骤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感受。当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孩子是会有生气、害怕、愤怒等等各种情绪的,当一个孩子有情绪垃圾时,他的大脑是无法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的。沟通之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孩子的感受和行为是有直接联系的,好的感受会引发好的行为,孩子的感觉良好,自然会通情达理。所以,请先接纳孩子的感受,帮助他清扫情绪垃圾,怎样清理?共情。如:你看起来很喜欢乐乐的玩具,而且很着急想得到他是吗?

第二步,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认识感受就像认识苹果、梨子、桌子、凳子一样,孩子不仅需要认知物体,更需要认知感受。平时父母可以通过游戏、讨论(而不是评价)感受等方式,来让孩子认识不同情境下,人不同的感受。如:“当你抢乐乐玩具的时候,他会有什么感觉”?

第三步,引导孩子寻找解决办法。做好了前面的铺垫,你可以引导孩子寻找解决办法。如:“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们两都能玩到这个玩具呢?”或者“我们一起想想,除了用抢的方式,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你们都高高兴兴的玩这个游戏呢孩子?”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孩子提出什么不靠谱的办法,你都要抑制住内心的洪荒之力,不要去否定、评价他的办法,如果可以,拿纸笔或者手机记下孩子提出的办法,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孩子也会更愿意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引导孩子考虑行为的后果。回到家后,可以就白天的冲突事件,与孩子进行“复盘”,一是可以教孩子使用“之前”和“之后”的句式来描述一件事,引导孩子进行思考,二是可以和孩子玩故事接龙:如果。。。。可能会发生什么:帮助孩子想象各种可能的后果。

做到以上几点的确不容易,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替人解决问题的惯性,需要我们重复不断的练习,尽管不容易,但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商,让他懂得理解他人的感受,成为一个社交能力强,充满自信的孩子。这种收获是不是很赞呢?

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找到自己想要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不过永远记得,前提是你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并且相信孩子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7种无效的帮助孩子化解人际冲突的做法(你中枪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