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

【古物】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1978年河南汝州市阎村出土 高47 口径32.7 底径20.1厘米 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第一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外表呈红色,作直壁平底圆筒状。陶缸外壁有彩绘一幅。画面左侧为一只站立的白鹳guàn。鹳嘴上衔着一条大鱼。画面右侧竖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编织物缠绕并刻划符号等。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中国画的雏形。

此器属于瓮棺葬具,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较多,又被称为“伊川缸”。大多造型简单,素朴无彩。推测此彩绘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白鹳是其氏族的图腾,鱼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是权力的标志,可能是首领所用实物。

图片发自App

【古物】鹰形陶鼎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 高35.8 口径23.3厘米 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第一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外观为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支点。鼎口设置于鹰背部与两翼之间。这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陶鹰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随葬品还有十多件骨匕、数件石圭、石斧及一批生活器皿等。陶鹰鼎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中国最早的陶塑艺术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和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至6000年。题材广泛,有猪、猪头、羊和人像等,但一般均小而简单,制作也较粗糙,有些可能是儿童玩具,有些则或与祭祀活动有关。

图片发自App

【古物】船形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长24.8 高15.6厘米 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随身携带的水壶类物品。壶身形似菱角,顶部有杯状壶口,两个圆环形器耳分列于两侧肩部。在壶口下方、器耳之间的壶体侧面以黑彩绘制网格纹,网格的两侧还有鱼鳍状的三角形纹饰等。

陶壶造型由仰韶文化常见的小口尖底瓶转化而来,基本是将纵向的瓶身横置并稍加变形,将瓶口移到壶身的中央,再将本位于瓶身两侧的对称双耳移到壶身的肩部而成。

船形彩陶壶类似一个独木舟的模型,与人们制造原始舟船、网具并掌握捕鱼技术有关。仰韶文化中有大量的石制网坠被发现,这也证明了当时已使用渔网捕鱼。根据出土鱼骨鉴定,主要属鲤科类。

图片发自App

【古物】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高14.1 口径28厘米 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当时在发掘甲区二十号号汉墓,意外的在墓道西侧清理出一座被破坏严重的马家窑类型墓葬,编号M384。陶盆出土时已残破,今见为修复后。

盆呈橙红色。上腹部弧形,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内壁饰三组舞蹈图,图案上下均饰弦纹,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间隔。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面均朝向右前方,步调一致。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斜向饰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动感。每一组中最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似乎是为了表现臂膀在不断频繁地摆动的。

关于舞蹈内容说法较多,有认为是远古时期氏族成员在举行狩猎归来的庆功会,跳着狩猎舞;也有认为是氏族成员装扮成氏族的图腾兽在进行图腾舞蹈,舞蹈者头上及身下的饰物,是人们为象征某种动物而戴的头饰和尾饰;又有认为是在进行祈求人口生殖繁盛和作物丰收的仪礼舞等。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三国 "吴赤乌十四年"青釉虎子

高15.7 长20.9 宽11.8 口径4.8厘米

1955年江苏南京市赵氏岗东吴墓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越窑烧制,通体浑圆,斜颈圆口,腹上有弓背奔虎状提梁,虎首昂起,张口露舌,目视远方,腹下有缩状四肢。全身饰淡青釉。虎子腹部用利器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十三字铭文。“赤乌”是孙权的第四个年号,“赤乌十四年”即公元251年。这是迄今考古发现中带有准确纪年款识最早的一件瓷器。

虎子起源于战国,风行于汉及六朝,因器形似虎而得名,总体造型基本一致,每个时代在细部刻画上有所不同。通常认为虎子是一种溺器(尿壶)。有也学者认为,这件刻上年号和瓷工姓名,恰恰证明不应该作为溺器,而是盛水的水器。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北齐 青釉仰覆莲花尊

高63.6 口径19.4 足径20.2厘米

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尊侈口、长颈、溜肩、长圆形腹、高圈足。口沿下有桥形耳一对,肩部有六系,并附盖。尊通体有纹饰十三层,除颈部贴塑宝相花及压印团兽纹外,其它均为莲瓣纹。盖纽下双重覆莲瓣,盖沿边上翘双重仰莲瓣,上腹三层覆莲瓣,下腹双层仰莲瓣纹。该尊器形硕大,做工精细,釉色青绿温润,是北齐瓷器中的重器之一。另有观点认为莲花尊的纹饰内容与佛教相关,用于随葬代表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图片发自App

【古物】隋代 白釉龙柄联腹传瓶

又称  白釉龙柄双联传瓶

高18.5 口径5.2 腹径11 底径2.5厘米

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盘口,单颈,双腹相连,连接处有两个环形系。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内,似在吸吮。双平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並。” 故名为"传瓶",“有並”或理解为此瓶瓶身双腹相连,或理解为此瓶成双。

李静训墓中也出土了一件类似造型的瓶子,尺寸也差不多,但无刻款。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图④。

白瓷于北朝时烧制成功,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中国至今所见的最早的白瓷。但釉色普遍泛青,釉料中含铁量比较高。隋代墓葬出土白瓷的釉色较为匀净,白度较高,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白瓷。如张盛墓、李静训墓、姬威墓等。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唐代 骑驼乐舞三彩俑

骆驼头高58.4 首尾长43.4厘米

舞俑高25.1厘米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

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现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此件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此场景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有记载的如盘杯伎、吞剑伎、猕猴缘竿伎、透飞梯伎等。唐玄宗曾“召两市杂戏以娱贵妃”。

图片发自App

【古物】商后期 司母戊鼎

根据对器腹内壁铭文的新观点,国博改名为"后母戊鼎",但殷墟和文字博物馆等仍沿用原名。

高133 口长112 口宽79.2厘米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鼎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经光谱和化学分析,大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大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48年首次展出,蒋介石曾亲临参观。1959年调运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博)。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商后期 子龙鼎

通高103 耳高22 腹高43

足高36.5 口径80厘米

传20世纪20年代河南辉县出土,后流入日本,又辗转至香港,2006年征集回国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二类六组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

在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且铸造精细,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西周康王时期 大盂鼎

通高101.9 口径77.8 重153.5千克

清道光年间陕西郿县礼村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一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器壁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成垂腹状,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

铭文19行291字,记述了西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作器者盂所受之“册命”。大盂鼎是目前所见西周时期最早的“册命”类出土文献。

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形制略小,习称“小盂鼎”,器上铭文涉及西周与鬼方之间的战事,但此器在辗转收藏的过程中已不见踪迹,仅于著录中保存铭文拓本。

大盂鼎出土后,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将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59年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博)。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西周 利簋

又名 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檀公簋

通高28 口径22 方座长宽各20.2 重7.95千克

1976年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一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

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西周 天亡簋

旧称 大丰簋、朕簋

高24.2 口径21 底径18.5厘米

清道光年间陕西郿县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器侈口,四兽首耳,下垂方珥,鼓腹较深,圈足下连铸方座。这是西周初期独有的样式,簋身和方座装饰两两相对的夔纹,夔体卷曲,状如蜗牛,这也是周初特征。

簋内底有78字铭文,记述周武王灭商后在“天室”举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并取代商王的地位来祭祀天上神帝。作器者"天亡"助武王举行仪式,祭祀典礼之后,武王举行盛大的宴享,天亡受赏赐,铸造这件簋来铭记荣宠。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商代 四羊青铜方尊

上口最大径44.4 高58.6厘米 重34.6千克

1938 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抗战中,四羊方尊在随湖南省银行内迁沅陵的途中,车队遭到日机轰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1954年经张欣如先生妙手修复。1956年移交湖南省博物馆收藏,1959年调往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博)。

图片发自App

【古物】西周 “虢季子白”青铜盘

长137.2 宽86.5  高39.5厘米 重215.3千克

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一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器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是目前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水器。器口缘下部周饰穷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

铭文凡8行111字,记述了作器者虢季子白率军在洛水之北与玁狁作战,斩敌首500,俘虏50人,战后献馘,周宣王宴飨虢季子白,并赏赐车马、弓矢、斧钺以资勉励。

该器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今属宝鸡市陈仓区),为时任眉县县令的徐燮所得,徐卸任返籍时带回了常州。至太平天国时期,护王陈坤书镇守常州时获取此盘。同治三年,淮军将领刘铭传攻取常州,住进了护王府内,发现该盘被用作马槽。刘经查验,知是宝物,命人押运送回合肥老家。其后几十年,军阀、日寇、官吏纷纷索取。刘家后人不得不把盘埋于深土,举家出逸。新中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盘挖出,献给国家。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战国 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长18.7 宽4.9厘米

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带钩呈琵琶形。中部凸起,呈弧状,底部为银托。钩首为兽首,青玉雕刻,兽首用细线刻画出圆眼、长鼻和长嘴喙,喙两侧有数道横线纹。额头正中有一花蕾纹,上斜刻小方格纹,有角。面为包金组成的浮雕兽面,两侧盘绕两条夔龙,倒向勾端,合为一首。与两侧夔龙方向相反,又蟠绕着两只凤鸟纹。脊背正中,均匀嵌入三块白玉玦,玦面刻有卧蚕纹。前、后两玉玦的中心孔各嵌入一个琉璃珠。玉玦色呈青白色,刻纹较为精细。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

固围村5号墓,通常认为是战国时代魏国的墓葬,近年有学者提出很可能是赵国墓地。

古代衣服没有纽扣,需要在腰间加以绑系。除用丝带外,也可用革带。革带常用兽皮,因为较硬,需用带钩来连接,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常与玉环同时使用。带钩有金、银、铜、铁、玉等材质,一般由钩首、钩身、钩纽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勾连,钩纽则起固定作用。


图片发自App

【古物】明 九龙九凤冠

通高48.5 冠高27 径23.7厘米 重2320克

1957年北京明定陵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首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定陵出土凤冠共四顶: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分别出自四个随葬器物箱内,并各自储放在八角形朱漆匣内,但四匣均已残朽,凤冠上的饰物也散落许多,现在陈列的凤冠都是经过修复的。

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金凤凤首朝下,口衔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动的时候,象步摇那样随步摇晃。翠凤下有3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博鬓上嵌镂空金龙、珠花璎珞,似金龙奔腾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翱翔于珠宝花丛之中,金翠交辉,富丽堂皇。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颗,采用的工艺有花丝、点翠、镶嵌、穿系等。

花丝,即用金做原材料,拔成细丝后,用堆、垒、编、织等方法,将花丝成型,加以烧焊,编结成龙的形状。

点翠,是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位涂上胶水,再把从翠鸟身上拔取的羽毛镶嵌在座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图案上镶嵌珍珠、翡翠等珠宝玉石。翠鸟的羽毛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再配上金边,显得富丽堂皇,且永不褪色。

镶嵌,即用金片裁成条状,作出与宝石形状相似的“托”,托两侧焊两爪抱住宝石,或用粘蜡粘住。

穿系,是将一颗颗珍珠全部穿孔后,按一定的排列顺序或图案将它们穿系起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西汉 滇王之印

高1.8 边长2.3厘米 重89.5克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金质,蛇钮,印钮与印身为分铸后焊接而成,印面凿刻篆书“滇王之印”四字。《史记·西南夷列传》载 "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於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实物出土恰好印证了史书。

印文凿刻,而非铸造,推测或这是个复制品,用于随葬,朝廷所赐的那方"印"要传给下一代滇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古物】战国 石鼓

共十块 高约90 直径约60厘米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花岗岩质,唐初时发现于陕西天兴三畤原。石上刻大篆书记叙游猎的十首诗,称石鼓文,故也称《猎碣》。诗皆四言,同《诗经小雅》中的“车攻”一首有相似处。

宋大观中迁于东京,金人破宋,辇至燕京。数经迁徙,文字磨灭残损甚多。东京时曾以金色填字,运燕京后又被剔去。其中一鼓已无字。

石鼓的年代曾有西周、春秋战国、秦代、汉代、晋代、北魏、西魏、北周等数说。后经学者们从其内容、字体和书法风格等考证,基本认定是秦国遗物,但又有秦文公、穆公、襄公、献公等说。

故宫所藏石鼓文拓本有明初拓本,明代孙克弘旧藏,为国内著名善本。


国家博物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国家博物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国家博物馆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国家博物馆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国家博物馆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国家博物馆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国家博物馆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国家博物馆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国家博物馆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