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2年初才接触的linux系统,直到今年这个时间,似乎不是特别长,但是我对linux试用却是一直都没有停止。

从最初的fedora16开始,然后依次是Ubuntu、OpenSUSE、linux MINT、linux Deepin、CentOS6.4,我一直在寻找什么ch才是我自己喜欢,并且可以一直坚持的操作系统,现在似乎是找到了,Arch linux至少是目前我见过的linux中,最适合自己定制,而且又文档丰富,易用就体现在这方面了吧。好了,废话不多说,先上图吧。

以上两个图是我当前系统的截图,作为一个使用者来说,我觉得没有比自己定制自己的系统更令人愉快的了,虽然也并不是完全定制,但是Arch linux也确实做到了让你有选择安装GUI的权利。我个人比较热衷MAC的界面,于是就利用软件,打造了一个相似的环境。


先讲讲安装吧:

进入安装的方式很多,最简单的,是下载了镜像文件之后,用linux下的dd命令,将镜像文件制作为启动U盘,然后用U盘启动机子进行安装。如果是用windows系统下的镜像制作工具来制作启动U盘,可能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不建议使用Win下的镜像制作工具。此外,直接从硬盘安装也可以,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grub工具(win下的话,就使用WinGrub)。


1.首先是分区


   先讲讲分区吧,linux最少应该分两个分区,一个是/分区,一个是swap分区。对于初学者,这两个就够了,等以后对linux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就可以自己定制了。比如说,以后还可以把分区分成lvm的等等。

我自己的是双系统,因此可以看到我的分区表里有ntfs格式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的sda1是windows的C盘(主分区),sda2以后都是逻辑分区。sda5是D盘,sda6是E盘,sda7是F盘。

然后后面三个就是linux的分区了。分区的时候我使用fdisk分的区。我的分区方案是总共40G,/boot(启动分区) 200M, swap 5G, 其他都分给/分区了。

此处,你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分,/boot一般100M都够用了,swap一般是内存的2倍,如果内存足够大,可以和内存相等。


2.格式化linux的所有分区

mkfs.ext4 /dev/sda8
mkfs.ext4 /dev/sda9
mkfs.ext4 /dev/sda10


3.格式化swap分区,将sda9作为swap分区

mkswap /dev/sda9


4.立刻使用swap分区:

swapon /dev/sda9


5.挂载分区:

mkdir /mnt/boot
mount /dev/sda10 /mnt    #挂载根分区
mount /dev/sda8 /mnt/boot    #挂载boot分区


6.编辑软件源

[root@getway ~]#

vi /etc/pacman.d/mirrorlist


将163的源复制到第一位,这里因为我们是在国内,一般163的软件源还是挺快的。

 ## Score: 12.7, China

Server = http://mirrors.163.com/archlinux/$repo/os/$arch

7.连接网络

   虽然我们还是在U盘的安装环境下,我们也是可以联网的。

连接网络,因为我是自动获得ip地址的,此处,我直接启动本机的dhcp服务就行了。

dhcpcd

ifconfig

然后基本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的ip地址了,如果没有说明我们有线网卡可能不太支持,我的就是这样,找不到eth0。没关系,因为我的是笔记本,所以还可以启动无线网。拔掉有线网,然后,输入:

wifi-menu

这里直接就可以选择wifi了。字符界面的,archlinux这是厉害。


8.安装基本系统

连上网络以后,我们就可以安装一些必要软件了。

使用pacstrap安装基本系统

pacstrap /mnt base

其它软件包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安装,用空格隔开软件包名。

pacstrap /mnt bash coreutils file filesystem grub2 linux pacman procps-ng syslog-ng glibc systemd-sysvcompat shawd dhcpcd vi

9.安装配置bootloader


pacstrap /mnt grub-bios

10.配置新系统

用以下命令产生 fstab。(如果你更希望用 UUID 或标签,请添加对应的 -U-L 选项):

genfstab -p /mnt >> /mnt/etc/fstab

  • chroot 到新安装的系统中:

arch-chroot /mnt

  • /etc/hostname 中添加主机名。

  • 建立 /etc/localtime/usr/share/zoneinfo/Zone/SubZone 的软链接 (symlink),可以自定义 ZoneSubzone。例如:

ln -s /usr/share/zoneinfo/Europe/Athens /etc/localtime

  • 取消 /etc/locale.gen 的注释,通过 locale-gen 生成正确的 locale 信息;

  • /etc/locale.conf 里设置locale偏好;

  • /etc/vconsole.conf 中加入 控制台键盘映射和字体 设置;

  • 必要时设置 /etc/mkinitcpio.conf (参见 mkinitcpio),然后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初始 RAM disk:

mkinitcpio -p linux
grub-install /dev/sda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 上面两个命令配置启动管理器,并生成启动配置文件


vi /boot/grub/grub.cfg


添加:(因为我们是双系统,这里需要吧windows的启动项加上)


menuentry 'WINDOWS 7'{

       set root='hd0,msdos1'

       chainloader +1

}

  • 运行 passwd 设置 root 密码;

对新安装的系统,需要再次设置网络


11.取消挂载分区并重启


umount /mnt/{boot,}


现在重启系统,并用 root 登录。

reboot


基本系统已安装完成,下面进入图形界面与常用程序的安装与设置

参考:

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Installation_Guide_(%E7%AE%80%E4%BD%93%E4%B8%AD%E6%96%8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e5d8400101bq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