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做的就是后退一步

妈妈,要做的就是后退一步

前几天围观了一个案例,是Ting 与乐乐妈的对话。事情是这样的,乐乐妈接到了乐乐班主任老师的电话,班主任气急败坏地告诉她,乐乐不愿意坐着上课,全程蹲着上课,让她坐始终不肯坐,希望家长能够好好管管。

乐乐妈听到班主任的一席话,非常生气,她觉得班主任没有认真考虑到孩子的需求,认真倾听孩子,只会进行粗暴的教育,没有一点慈悲之心。她对班主任很不满。她想撕班主任,但是怕班主任最终伤害到她的孩子。

于是,Ting 与乐乐妈展开了谈话。

Ting:你想把一个长久的问题,当成急病来处理了。

乐乐妈:啊,难道是我的问题吗?

Ting:这是个结构性的问题,你和孩子的关系,你、孩子、老师的个性,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模式,甚至你和父母相处的模式……都有可能是问题的一部分。如果只抓住老师一个人说事儿,怕是就像得了胃溃疡,要拿一包瓜子来治疗。

乐乐妈:那到底应该怎么办?

Ting:你能说说看,你是怎么跟孩子对话的吗?如果我是你的孩子,我在学校里不高兴了。你怎么问我?

乐乐妈:乐乐,听老师说,你在学校蹲了一节课是吗?

Ting:恩

乐乐妈:蹲在那儿是不是感到很累?

Ting:还好。

乐乐妈:你45分钟没有坐凳子啊!

Ting:………………..

乐乐妈:老师批评你了吗?

Ting:嗯

乐乐妈:老师批评你的时候你内心是什么感受?

Ting:没什么。

乐乐妈:Ting,我的女儿不是这样回答的,她说她很紧张害怕。

Ting: 把我当做另外一个更难搞定的女儿。

乐乐妈:可是妈妈很心疼你,你愿意在那儿蹲一节课吗?让老师不停地说你?

T ing:妈妈,你能不能不要再烦了?

乐乐妈:今天中午老师给妈妈打电话了,妈妈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心里也有点紧张,还顶了老师。

Ting:我去做作业了。

乐乐妈:妈妈只是想跟你探讨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

Ting:妈妈,你能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

乐乐妈:我第一次做你的妈妈,我也在认真的学习。说实话,我跟老师沟通真的没有经验。

Ting: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说很烦?

乐乐妈:噢噢,不好意思。

Ting: 现在,你尝试站远一点,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对话,你有真正在跟孩子沟通吗?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吗?你并没有。你只是一味关注自己的需求,急于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孩子甚至成了你实现天下太平的“工具”。

Ting:你一味假设“在学校里不被老师惩罚”也是孩子唯一的需求,是你们共同的目标。但其实未必。

乐乐妈:孩子难道不希望,他能够跟老师和谐的相处吗?他难道不希望妈妈支持她去把这个事儿解决吗?

Ting;这个“难道”,就是问题所在,你总是容易把自己的需求,想象成孩子的需求,而且觉得天经地义。你的这个默认值未经探讨,因为你并没有认真问过你女儿的需求是什么?她愿不愿意成为你的队友?

乐乐妈: 确实,老师打电话给我,我内心感到非常难受,我迫切希望孩子能够和老师达成和谐,以此把我内心的难受解决了。我并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T ing: 对,因为你的难受,所以孩子成为了解决你难受的工具。孩子可能也难受,但难受的点未必跟你一样。没准,她难受的就是你不停烦她。

老师烦她,毕竟很短暂。妈妈烦她,时刻不停,无可逃脱。跟你对话的过程中,我能够感觉到你的目的性和入侵性都非常强,这个强度我都有些害怕,何况是8岁的孩子。你要退远一点,再退远一点,等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再向前。当她尝试向你伸出手的时候,你看到就好。

乐乐妈:可是我内心非常难受,我看这个老师不顺眼已经很久了。

Ting: 那你需要征得孩子的同意,看孩子是否愿意你跟老师对着干,并且成为你的同盟。同时你也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否则,那就是孩子自己的事。

乐乐妈;难道让我一个人难受,老师和孩子我都不管了对吗?本来今天我想学习如何撕老师的。

Ting:老师是孩子要处理的环境,不是你的。她如果愿意借助你的力量,你可以成为工具。但如果她不愿意,你不可以越界。你随意插手,她就得同时对付两个恶势力,连退路都没有。

你可以成为她的退路。就是回到家里,家至少是安全和安静的,让孩子感受到,家里是用来休息和疗愈的所在,这一点比在学校里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远为重要。学校时暂时的,但是家是永久的。不要把家变成另外一个战场。

乐乐妈:你真的就袖手旁观吗?

Ting:孩子是花瓶,老师是老鼠。你打老鼠,但害怕打碎花瓶。这个时候,给花瓶一个老鼠够不着的空间就好。无论孩子在学校怎么样,你这里对她都是体谅再体谅,关怀再关怀。空和安静,有时候比满和“对你好”更珍贵。给孩子一个空间,做四面墙和屋顶就好。

乐乐妈:可是母亲是要强制一部分孩子的行为,比如做作业,比如餐桌礼仪,这种情况下孩子反抗,需要撕孩子吗?

Ting:家长的责任,和入侵性的确很难分清界线,而且孩子的个性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可能只有一个标准——是否能随时退后一步看看自己。

乐乐妈:难道真的让孩子独立去面对这个问题吗?我总想把他所有的挫折都化解掉,让他人生能够走得顺利一些。

Ting:成人之后,我们好像都忘了,正是那些挫折令我们成长,挫折是动力的来源,不要那么怕他受伤。

很多文章都在说童年的创伤如何摧毁掉一个人,但是我认识的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童年创伤——这简直是买一送一的关系。我只想说,创伤本身没有预设的好坏。创伤最伟大的功能,就是令人不那么自以为是。

乐乐妈:但是我不想让她取得多大的成就,我只想让她健康快乐地成长。

Ting:快乐是什么?你看一部电影,没有情节,男女主人公从一开始就相亲相爱,直到结束,你爱看吗?

你假定的“平安快乐”,真的是没有挫折就成立吗?快乐需要挫折。为人父母,因为自己怕疼,就假设了所有孩子都怕疼。但趋利避害,并不是所有人的追求。

我是普通人。也许我只能代表一部分人,但这样的人的确存在。我们需要的不是平安快乐,我们需要情节,需要挫折和起伏。至少我就不能忍受平安快乐这种东西。

乐乐妈:如何做才能不让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呢?很多时候,我学得很多,但是遇到事情,原来的反应机制就现出原形。

Ting:随时内省。并且多想想,这是不是孩子的需求。

看了这个案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的争吵,何尝不是父母把自己的需求,默认为孩子的需求,或者是默认为比孩子的需求重要呢?比如孩子是Gay ,父母感到很羞耻,一定要跟孩子断绝父子关系。父母的需求是孩子能够延续香火,让自己不被笑话。孩子的需求是获得这辈子真正的快乐,而父母却显然把自己的需求看得比孩子还重要。

孩子与同学一起玩,父母看到同学打了孩子一下,父母瞬间冲到同学面前,大声凶同学,并且誓要为孩子讨回公道。

而事情结束以后,孩子居然又和同学很快玩到了一起。父母的需求是孩子不要受欺负,而孩子呢,他根本不把同学打他这件事看得很严重,认为这只不过是亲密朋友之间的游戏而已。而孩子的需求,是在自己和小伙伴玩得开心的时候,父母不要打扰自己。父母以为孩子的需求和自己一样,但是很多时候往往并不一样。

所以,请父母放下自己内心的执念,内心的理所当然,内心的自以为是,退一步想一想,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她的需求是合理的吗?我跟她的需求是否一致吗?她真的需要我的帮助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要做的就是后退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