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就医的各种“善意”谎言~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践行3

医院本就是一个看尽人间百态的地方,带孩子就医,不仅仅是与疾病本身的战斗,也是与孩子之间沟通及信任的试验场。

儿科医生,包里桌子上,都会多一些卡通的贴纸,玩具,用于哄逗孩子,以保证正常的检查。

而一些仪器检查科室,输液大厅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前奏,要么硬压上去检查,要么一针见血速战速决。孩子在拼命,真的是拼命,歇斯底里的挣扎,家长在鼓出全身的劲奋起抵抗。

或者,孩子被家长甜蜜的谎言哄骗上去,当那个针头扎进去的瞬间,爆发哭声和反抗,就孩子而言,这是信任的崩塌和欺骗,而且这种“谎言”的奏效只有一次。

每每看到这些场景,心疼,纠结的感情就涌上心头。豆包17年9月开始上幼儿园,因为扁桃体2-3度大,就病的没停,医院几乎是半个月去一次。从这些就医沟通的经历中,我和豆包都在磨合与成长,找到适合我们之间来沟通疾病,了解治疗方案的方法。《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交给我方法。

第一步:了解人体

一本欧文编写的《探秘人体》科普绘本,一本《揭秘人体》的翻翻书,一集看了5遍以上的《神奇校车-生病》动画片。这三个东西是需要在平时,就需要和孩子渗透的。

比如,在阅读这两本读物的时候,

-讲到“骨骼”,我就会和孩子一起捏一捏自己身上的制定部位的骨骼,让孩子有感觉,剪影的骨骼,这个概念就会记录在孩子的脑海里面。

-讲到“血液与心脏”,就让孩子趴在我的胸口,听听心脏的跳动,或者把脉,感受血液的流动。同时,我也会听听孩子的,他很享受这种互动。

-讲到“肠胃”,就是我们吃的饭会去到哪里呢?在什么地方吸收。这个就利用平时,比如大人肚子饿的时候,会咕噜噜的响,我就赶紧叫豆包过来听,这样,当孩子独自咕噜噜响的时候,他也会有意识,知道这是哪个部位发出的声音,目的是干什么 。

-讲到“免疫”,就是战斗,身体里面的卫士要打败坏的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发烧就是战斗的激烈程度 ,如果打不过,就需要吃药来帮忙,如果还打不过,就需要打针来帮忙。

就是平日里点滴的互动和积累,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大体知道各个部位的作用,这对一个3-4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发现和感受自己的身体。

第二步:沟通的安全感--知道今天要去做什么

当孩子发生急症,比如发高烧等,需要迅速就医的,孩子的状态也不好,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没有时间去和孩子很详细的讲一会要去干什么,但我们还是要尝试给孩子讲一下现状和马上去医院干的事情。比如,豆包,你现在发高烧,我们需要马上去医院,医生需要看嗓子的时候,豆包只需要长大嘴让医生看,妈妈希望豆包快快好起来。

当孩子有慢性病,需要定期复查的,我们会提前一天告诉孩子,第二天要去医院,所以晚上要早睡,第二天一叫你啊,就要快快起床。然后对医生要做的检查,让孩子知情。

第三步:建立疼痛和味道的信任

-疼痛

  这是孩子就医过程中躲不过的事情,查血,打针,皮试,穿刺。。。疼是肯定要疼的,疼的时间,疼的程度,我们大人尽可能用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孩子。比如查血,这个就是轻轻疼一下,很快,就完了。皮试,疼的比较厉害,这个需要勇敢,妈妈会在旁边保护你,豆包坚强勇敢。疼痛让孩子的反馈就是哭,在疼的那个过程,孩子哭是必然,知晓这个疼痛,与家长建立沟通信任的孩子,疼痛后只是哭,但是不会闹。随着疼痛适应和消失,哭泣就会停止,或者更快的停止。

-苦

相信很多妈妈都是这样,凡是孩子要进口的东西,自己都会先入口鉴定,包括药。

没有味道,奇怪的味道,有点甜,有奶味。。。这些关于味道的形容,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然后也可以让孩子用他的标准来表达。吃药这件事情,孩子本能的会拒绝,这种本能,我们大人需要引导和释放,给孩子时间,同时强调,这个是帮助你身体里面打击坏的细菌和病毒。

实际案例

1.豆包平生第一点眼药

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孩子眼睛有点红,我们就赶紧接出来去医院。一检查,急性结膜炎,要点眼药,一天三次,每次3种。一开始,豆包根本不配合,眼睛闭的紧的像河蚌,掰不开。我和豆包爸爸就用我们自己的眼药水示范,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豆包虽然眼睛没有办法很好的配合,但是他从来不会用手来阻挡我们去给他点眼药,这个就是信任的表现。关键问题就是让豆包克服有东西进眼睛的心理障碍才可以。一开始,眼睛闭就闭吧,就把眼药水滴在睫毛处让豆包适应,适应之后,再逐步掰开眼皮。在此期间,允许孩子哭,允许孩子表达,允许暂停。

2.自己端碗喝大口喝很苦的中药

中成药,基本上没有味道好的。我们大人的经验就是大口喝,这样苦的时间就会短一些,如何将这个经验讲给孩子,让孩子也能感受到这个方法,那无非就是耐心的沟通,尝试,和对比。同样,允许表达,肯定感受,同理心,鼓励。恰巧,我们大人也有一个中成药需要吃,我们就把大人的药和孩子的药都分别冲好,然后让孩子闻闻,对比苦的味道,明显大人的更苦。然后我们就亲身示范快快喝下去,然后用夸张的表情说:真的好苦,不过快快的喝下去,就苦一下下,我觉得自己很勇敢。豆包你也加油试试看。在这里,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习惯性的说,不苦,一点都不苦之类的话,3岁多的孩子已经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判断力。

3.做喉镜

这个是让我和豆包爸爸很感动的一次,感觉小家伙确实牛逼。因为疾病,豆包要做鼻镜和喉镜。都是用一个管子从鼻腔塞入。鼻镜还好说,可是喉镜就很难受了,这个不同于疼痛。豆包哭了,但是他乖乖的躺在那里,没有动手,没有动脚,没有阻碍医生的检查。这是他第一次做这个啊,我们大人想想都很难受的,小家伙竟然可以勇敢到这样。

小结

生病吃药打针对养育孩子的过程来说,就像是通关站,必须长久准备预防与铺垫,与孩子一起,正确的面对疾病,医生及治疗方案。孩子是我们相处的伙伴,尊重他,让他知晓,孩子越懂道理,家长就会方便很多。当然这个懂道理的过程,一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沟通信任建立起来的。

面对疾病,爸爸妈妈和宝贝一起战斗,我们可是战友噢!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孩子就医的各种“善意”谎言~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践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