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nvc感悟/“你那样和我说话,我很烦。”

      在一次工作坊的练习中,有一项练习是“反馈练习”,就是将对方说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予对方反馈。目的是,通过反馈,让对方有被理解、看到的感受,进而达到彼此的连接。

        但有一次,我在做练习的时候,有一个90后小男生,他很抵触的对我说:我觉得这样说话很糟糕,我简直就是面对一个复读机。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有一些初学者确实对这样的说话方式感到很莫名其妙,开始会有些抵触。

那个时候,我的注意力还是在练习上,没有在他这个人身上。我告诉他,这个练习是一个强化练习,我们在生活里并不会这样说话。就像开车一样,我们现在是熟悉“反馈练习”这个步骤。但这个小男生还是很抵触。现在想来,虽然当时我是做了沟通,但,我仍然是希望练习能够如期进行的。这个对立是在彼此之间,存在的。所以,对方一直有一个潜在的抵触,因为,他并没有得到深深地理解。

我现在想想,当时,我的注意力,如果放在他这个人身上,慢下来,也许情况进展有所不同。

如果现在,我再重新选择一下,注意力放在人上面,而不是控制课程进度上面。

我会倾听他,“看起来,你很愿意做有效率的沟通,你现在认为,反馈练习有时候是很浪费时间的,让人不舒服,是么?”

“非暴力沟通主张的和你一样,不是千篇一律的对话,它是一个变动的,灵动的沟通。这个练习,只是在我们需要反馈对方话的时候,能够知道如何反馈,能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

“你现在愿意和我一起来做这个练习么?为了让我们的语言能够更灵动?”

我的需要是学习,对方的需要也是学习,是为了学习实用的方法。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是没有矛盾的。如果此时,对方仍然不愿意练习,我也是尊重他,因为在他那里,有更能满足他需要的选择。

非暴力沟通不是说出来的,是活出来的。把双方的需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选出能够满足双方需要的策略,慢下来,慢就是快。因为,如果一个人得到理解和尊重,即使他这一次练习没有做,他的身体里,也有了非暴力的痕迹,那就是尊重和理解,自由选择的权利,平等。。。等等,这些能够让他生命得以美好的东西,会滋养到他。我确信,一个人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只有体验过非暴力沟通的美好,才有可能喜欢吧?

相对这些,一次练习,是不是能够进行下来,现在看来,也不是很重要了。

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他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的风格以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虽然我们将非暴力沟通称作“沟通方式”,但是,有时候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是我们对四要素的察觉,而不在于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nvc感悟/“你那样和我说话,我很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