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卑与超越》随笔

2017.2.23

今日开始阅读阿德勒的留世名著《自卑与超越》。先对作者做个简单的介绍,他出生于1870年,逝世于1937年,杰出的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小时候比较坎坷,童年患过佝偻病,身材矮小,长相不好,经常被同伴嘲笑欺负,后来又患了重度肺炎,差点失去性命,但是这些经历并没有将他打垮,反而磨砺了他顽强的个性。从小学开始学业一直很好,25岁获得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了一位名医。后来对性格心理特征感兴趣,进去了精神病和神经病学领域。30多岁时因为认同《梦的解析》一书中的观点结识了弗洛伊德,并与之成为好友,加入了心理分析社团,参与了编辑《心理分析学报》,但是之后由于与弗洛伊德看法发生分歧分道扬镳。 一战期间,当过奥军的军医;后来开始游历各国,发表演讲,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又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1937年,应邀到欧洲演讲,由于疲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离世。一生还著有《器官缺陷及心理补偿的研究》《生活的科学》等作品,强调人尊严和人格的平等性,其理念和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自卑与超越》全书一共12章节,依次是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与超越、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与预防、职业、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可以看出基本按照人的成长历程来安排每个章节。

生活的意义一章,

每个人对人生的意义都有不同的看法,没有绝对正确的人生意义,也没有绝对错误的人生意义,但有普遍的标准和参考。

人生面临的三个问题,与人类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与爱人的关系,任何人生意义都必将关系到这三个问题。

社会情感,正确的人生观应该是贡献他人与社会的,每个人都无法离开他人单独存在,孤立地生活对己对人都是毫无益处的,人生的价值也是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的得以体现,没有他人的认可和赞同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童年对人生意义的建立很重要,三类儿童的很有可能偏离正轨,有缺陷的儿童,过分溺爱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有缺陷的儿童因为怕被别人嘲笑和同情,所以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变得内向,不愿与人相处;被过分溺爱的人容易或许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平静和睦相处,难以与他人合作,如果没有得到纠正会比较危险,容易产生仇恨妒忌心理;被忽略的孩子由于感受不到关爱和帮助,会比较不懂的关心帮助他人,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认为世界本就如此冷漠。

早期的某段记忆可能会对人的人生意义的建立产生影响。人在梦境中表现出来的状态和性格是最真实的,因为没有任何压力,但是梦境一般无法记住。

与人合作很重要,只有与人合作才能完成更伟大的事情;与人合作的能力需要逐渐培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自卑与超越》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