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

Sir今天要说的这个牛人,大家这几天都在聊。

但之前听过他的,肯定不多。

提起好莱坞,通常会加上两个字,大片。

而他称王的领域,是B级片,也就是“小片”。

罗杰·科曼,好莱坞的半壁江山。

而这么牛的人,最近跑来北京混了……

他导演过50多部B级片,参与创作和发行的电影超过400部。

2009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张图片

昆丁为罗杰·科曼颁奖

他的自传是独立电影人的圣经:

在好莱坞拍了一百部电影,劳资一个子也没亏过。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2张图片

平均每部电影利润在300%以上。

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工科毕业生,毕业后在一家发动机公司上班。

只上了4天班,就不干了。

因为他决定去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收发室打杂。

然后跟公司说周末可不可以让我去片场干活,不要钱。

……就这样进入电影圈。

罗杰·科曼没在任何电影学院读过书,居然提携了一票电影学院高材生。

纽约大学毕业的马丁·斯科塞斯(《雨果》导演),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波拉(《教父》导演),加州大学没毕业的朗·霍华德(《美丽心灵》导演)……

是吧,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所以,这个老爷子,虽然你没听说过他,但江湖上都是他的传说。

这个90岁的“传说”,上周到了北京,为华语网络大电影《生死鬼蜮》做监制。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3张图片

他参与的是爱奇艺的“大师监制”计划

据他身边的中方工作人员透露,他来中国做监制不是露脸圈钱,而是真的有在看剧本。

他还在知乎LIVE回答网友提问,去北京电影学院和学生们互动。

精神状态很好,虽然拿着手杖,但健步如飞。

这么一位老爷子,有个怎样的人生?

Sir这次特地请来好友影评人小A,一起给你爆一些又猛又好玩的料,看完绝壁会乐死,还能学到一些相当有用的发财绝活。

不信?我们马上开始。

先从他的发家路,B级片说起。

B级片跟美国电影审查的分级G、PG、R的没啥关系,它指的是电影的制作成本。

有钱的叫A级,没钱的叫B级。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观影人数大幅下跌。

院线为了吸引观众,推出双片放映模式,买一送一。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4张图片

一部A级片附带一部B级片,A级片是大制作、明星班底,B级片分量就轻得多。

罗杰·科曼正式进入电影业是在50年代,双片放映的制度已经结束。

B级片的风格和制作模式却保留了下来。

没有明星、大场面,B级片的生存之道,就是迎合观众。

摸准观众的消费心理,这是罗杰·科曼成为B级片之王的第一法宝。

那时正值原子弹爆炸、人造卫星上天、人类登上月球等历史性时刻,民众对未来充满幻想或者恐惧,怪兽科幻片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想象——这就是生意经。

民众恐慌核武器,那好,就拍一个《螃蟹怪的袭击》。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5张图片

讲螃蟹受到核实验的污染,变异成怪物,不仅吃人,还会吸取人类的智慧不断升级。

这个怪物简陋得可笑。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6张图片

但B级片不在于制作精良,而是贵在创意。

这个螃蟹怪的设定,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电影。

哥斯拉就是受到核辐射的产物。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7张图片

而《星河战队》的大虫子也会吸食脑髓,读取思维。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8张图片

甚至,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题材——水底生物恐怖片。

《纽约时报》曾经这么说:

《大白鲨》不就是一部高成本的罗杰·科曼电影吗?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9张图片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新闻传出十天后,罗杰·科曼就开始拍摄《卫星大战》。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0张图片

所以,他的电影脑洞,你觉得怎么来的?

打死你也猜不到……基本就是在报纸头条上找来的。

某期《生活》杂志,封面是一个摩托车阿飞的葬礼,罗杰·科曼和编剧把这一幕直接用到了电影《野帮伙》的结尾。

这部1966年的电影是公路片的鼻祖,3年后的《逍遥骑士》名气大得多,但几乎是完全复制《野帮伙》。

两部片的主演也是同一个人,罗杰·科曼一手培养的彼得·方达。

作为B级片之王,罗杰·科曼另一个法宝是——

抠。

拍《风驰电掣》的赛车和跑道都是用现成的,因为正好赶上美洲豹杯公开赛。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1张图片

而且你肯定猜不到……

这部电影翻拍后,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速度与激情》。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2张图片

有一次好莱坞后山失火,他的第一反应是——

好消息啊!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3张图片

火速带人跑到火灾现场,拍了很多画面,然后在自己的好几部电影里,把这些素材……

反复使用!反复使用!反复使用!

实在是太会省钱了……

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这部影片的大火和那部影片的大火一个样。

说得好有道理。

他经常把其他电影的爆炸画面,剪进自己的电影。

只要付一点钱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浪费钱再拍一遍呢?

对演员也是反复利用。

一个演员有时要分饰多角,角色之间还会有对手戏:一个自己要追杀另一个自己,自己还会参加自己的葬礼。

穿帮?

反正没人会注意到你。

演这么多戏要加钱吧?

呵呵。

迈克·康纳斯跟他说要涨薪,结果就发生了以下对话。

迈克:“拍一个半星期,才挣400美元,太少了。”

罗杰:“我是这么想的,我准备给你1200美元,拍三部片子。”

迈克:”那不还是400块一部片子吗?”

罗杰:“是,但你至少可以确定,手里一下子有了三部电影的片约。”

罗杰·科曼1994年就制作过《神奇四侠》。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4张图片

当时电影的预算需要3000万美元,而制片人手上只有100万。

于是制片人找来罗杰·科曼,因为100万,对这位精打细算的老爷子来说,简直特么太多了!

(这后来成了他参与过最有钱的项目之一。)

对拍电影来说,要抠到极致,还有一点很重要——

快。

罗杰·科曼有句名言:

电影只有一种拍法:飞快地拍。

两天一夜拍完《恐怖小店》,只花了3.5万美元,结果票房大赚。

第一卷胶片要拍好,最后一卷要拍好,其他的……差不多就行了。

拍完《乌鸦》,觉得这个片子的哥特式场景不错。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5张图片

于是在原背景里,又拍了《恐怖古堡》。

剧本么,还是临时写的。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6张图片

对一个每天拍50个景的导演来说,罗杰·科曼的字典里没有NG——

所有演员,最好给老子一遍就过。

完全不能理解库布里克这种一个镜头拍上百次的导演……你家胶卷不花钱吗?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7张图片

可能因为特省力……所以有大把人为他工作。

并且,人才辈出。

从斯科塞斯到德尼罗,罗杰·科曼的公司走出的10位好莱坞大腕

科波拉在罗杰·科曼那儿拍了第一部电影《痴呆症》,B级片版的《精神病患者》。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8张图片

这海报上的13像不像一个大写的B——明告诉你是B级片

按照规定的时间,9天拍完。

詹姆斯·卡梅隆的起步,是从给罗杰·科曼做模型开始的。

比如这部《世纪争霸战》。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19张图片

太空飞船别具B级片风味。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20张图片

仔细看,这是Sir见过最性感的飞船……

凭借独特的做模型技巧,卡梅隆被提拔成副导演。

他在《终结者》DVD的评论音轨里说:我是“罗杰·科曼电影学校”教出来的(学生)。

杰克·尼克尔森,一向以反派角色深入人心。

采访中谈到罗杰·科曼,就这样,哭了。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21张图片

因为感激罗杰·科曼给了他第一次主演电影的机会。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22张图片

上周在爱奇艺参加活动的罗杰·科曼,谈起自己60年代成立公司,是为了“对自己导演的片子完全掌控”。

但他从70年代开始,就基本不当导演了。

一直在给年轻人当制片,时间都用来“剥削”年轻导演了。

但科波拉依然感谢他:

罗杰·科曼虽然剥削所有为他工作的年轻人,但肯于放手让他们去干,这是场公平的交易。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23张图片

用罗杰·科曼自己的话来说:

让他们去尝试,学习的时候,我们都会犯不少错误,但能学到一名电影科班生毕业时所能拥有的全部专业知识。

学生们回报师父的方式之一,是请他在自己的电影里出镜。

《教父II》里罗杰·科曼演了个参议员。

乔纳森·戴米是他的爱徒,他在戴米的电影里出镜了3次,分别是《沉默的羔羊》《费城故事》和《蕾切尔的婚礼》。

而且,罗杰·科曼虽然抠,虽然快,但是——

并不烂

刚入行的时候,他是福克斯的剧本医生。

所以他的电影在故事层面,都不难看。

60年代他改编了爱伦·坡的一系列小说,拍成8部电影,叫好又叫座。

70年代他开始做发行,一口气把伯格曼、特吕弗、费里尼、黑泽明等国际大师的电影带到美国院线,拿了不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是的,这个90岁的老头是个吝啬鬼,又抠门又贪财还“剥削员工”……

但是他会讲故事、还很有品位,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那些只会花大钱、做特效、请明星拉流量的大老板们,拜托你们睁大眼睛,好好学学。

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_第24张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怕墨的索里尼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导演拍片真丑,深深引起了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