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概论
现代宏观经济学 从1936年凯恩斯的利息、就业等理论开始。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某一域。--陈澹dan然(清)
宏观与微观的区别:两者学习没有先后。 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相加之后的结果:可能1+1不等于2.
例子:剧院里,每个人都想站起来看演出为了获得好的视野,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是坐着的,对一个人来说体验不如站着好。
例子:传言说某国经济在衰弱,很多外资闻就撤资了,导致资本外流,国家经济就真的走弱了。
投资者理性的决策使得传言变成事实。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不同领域的经济问题,微观与宏观的侧重点不同。
宏观经济研究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问题: 经济周期的原因,推动因素等;
2. 失业、就业问题,原因,减低失业率的措施;
3. 物价、通胀问题:一般价格水平波动,津巴布韦发布10万亿以上的面额纸币,恶性通胀;
4. 国际收支问题,外汇;(在国际经济学中详细讲解)
政府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
理论研究:在理论上如何解释某种现象的原因;政策研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明确目标+依靠什么手段+选择目标的依据。
(1)宏观经济的目标:1.稳定持续合理的经济增长;2.低失业率;3.低通胀;4.边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的过度波动。
(2)依据什么手段:
针对长期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产业政策与规划;
针对短期经济波动:需求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3)政府优选选择什么目标: 不同时段的目标不同;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不同学派:
1.古典学派:市场机制可以有效保证市场运行,经济运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能够实现总体上的均衡。
萨伊定律(法国):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2.凯恩斯学派:市场机制也会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失灵,短期内不能保障经济有效平稳运行,会出现需求不足失业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干预实现充分就业,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
3.货币主义学派:弗里德曼:长期市场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但是短期需要政府干预,但是政府只需要管理好货币就行。
4.新古典学派:卢卡斯,萨金特:相信市场机制,经济行为人都有理性预期,政府干预政策无效。
我们主要学习凯恩斯理论。
chapter2 如何衡量宏观经济活动
GDP 、物价指标、失业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
宏观经济上,收入=产出,两者等价(我一年收入1000,我用这笔钱获得的商品(各种产出)),支出与它们数量上相等(所有的商品会被卖出去),但与前两者的意义不同。
总供给(产出、收入);总需求(各个部门的支出)。
存量(某一个时点,一个人的财富);流量(一个月的收入多少)。
经济学中的存量:收入,投资,消费,折旧;
经济学中的流量:财富,储蓄,货币发行量,资本,外汇储备。GDP是流量概念。
宏观经济的恒等关系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Y表示产出,S表示私人储蓄(家庭和企业的储蓄之和),NT表示政府储蓄(净税收),NX表示净出口。
两部门 C+S(收入:家庭消费+家庭储蓄+企业储蓄)=Y(产出)=C+I(支出)。(注:家庭的收入C由其支出C反应)
三部门 C+S+NT=Y=C+I+G;
四部门 C+S+NT=Y=C+I+G+NX。
当一国的实际收入水平=实际产出水平=实际支出水平,则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如果上述关系不等,比如投资 I 存在非意愿的存货投资,那么经济为非均衡。但宏观经济恒等式依然成立!
上述认为应该有40的投资,企业计划投资30, 导致了非计划存货10(有10没有卖出去!),这时候经济不均衡,有很多存货积压,企业需要减产、裁员。
2.1 国民产出 GDP
GDP: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实物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总和。(我国一个季度有一次GDP统计)
注意点:
1. GDP是一个流量(流量 存量的区别:存量是一个时间点(你家今天的财富水平,人口等));
2. GDP是一个地理概念,是在本国土范围内,包括外国人在本国生产的,只计算本国人生产的叫国民生产总值GNP;
3. GDP是一个产出或者生产的概念,而不是销售的概念(存货计入GDP)。
4.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不计算中间投入!最终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
eg:生产一件衣服,加工涉及的中间产品棉花等都不算。或者计算每一道工序的增加值。
最终产品的分类主要有: (1) 消费品、军工品; (2) 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建筑物,产品库存);(3)净出口(出口-进口),外国人消费的。
5.只计算通过市场交易的价值:证券买卖,政府转移支付,个人转移支付不计入。
解释:机械、设备、建筑物被企业购买就不再出售了;产品库存相当于企业自己卖给自己。净出口相当于卖给国外的。
6.只包括当期产出,2018年产出只是该年度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包括二手产品。
7. 苹果手机在国内生产,虽然多数利润流到美国,但还是全部计入中国的GDP。中国银行在美国的分公司的服务收入及时归中国所有,但不算入中国的GDP,会算入GNP。
8. 数控机床,价值100万元,2017年生产的就归到2017的GDP,但是2017年它投入了生产,生产出了10W的产品,发生了价值的转移,照道理100W中应该扣除10W,
由于产品的折旧方法是人为的,没有标准,因此现在只能暂时重复计算这个10W。可见GDP不是净值概念,中间有重复计算。
9.卖出一块土地的收入算吗?不算,土地本来就有的,没有反应当年的生产。如果土地原来值100,但是2017年通过整治,价值变成了150,那么多的50就要计入GDP。
如果卖土地支付给中介的佣金也要计GDP。
10.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算入当年的GDP;私人作坊、地下经济等没有计入。
*总结:所有的生产核算在内、原则上不重复计算,但是折旧的部分不得不重复计算。如果剔除折旧,得到GDP的净值。
Q:我2016建造了一个住宅,2017年租出去,每年2000租金,这个怎么计入GDP?--计入2017,2017年提供了服务。2016年建造,2017年我自己住,怎么计算?也要算入2017年的GDP,自己为自己提供了住宅服务。(根据市场上类似的租金进行核算)
Q: 我2016买的汽车(耐用消费品),2017年使用, 计入2016的GDP,而不是2017. 在我2016年买车,2017我去开滴滴赚钱,我作为司机的收入计入2017GDP,假设我每跑一次滴滴得50元,其中20元是汽车带来的,不应该计入2017GDP中,只计入剩余的30元,这是我2017年提供滴滴服务的收入。
计算GDP:
假设经济中只有两个部门(家庭+企业):全部生产要素来自家庭,全部产品由企业生产,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家庭获得要素收入。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家庭形成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市场中,家庭支出其要素收入。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你花5000元买一个华为手机(总支出),这是华为的总产出,也是华为的总收入,---支出额=产出额=销售额。
华为将5000收入用于支付工资,零部件等,这也是工人与供应商的收入,---支出额=收入额。
(1)生产法:从供给侧角度进行的方法,计算最终产品价值的方法。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其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逐步增加。
(2)支出法:从需求侧角度,消费者支出C,投资支出I(厂房,机器设备,企业存货,家户购买新建住房),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GDP=C+I+G+X-M (spending on domestic)
注意: 上述实际投资I不同于金融投资,金融投资不产生新的产品,不计入GDP;研发支出计入GDP:
为什么将研发支出计入GDP? 演唱会门票收入计入GDP,但是谱写歌曲创造者的支出不计入,显然不对称。
(3)收入法:c+s+T(家庭消费、家庭和企业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的税收收入);把各个行业人群的收入加总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收入法核算GDP较为复杂!
GDP =wage+interest+rent+profit+depreciation+tax-government transfer.
(收入法的本质:各个要素报酬之和,包括了工资-劳动的报酬、租金-资源的报酬、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息-资本的报酬).
讽刺GDP核算的三个段子:
(1)两个经济学家吃苍蝇:小李看小王吃苍蝇,给了1000,小王不甘心,看小李吃苍蝇,给了1000。 最后两人各吃一只苍蝇,创造了2000的GDP。现实生活中,很多傻逼生产者生产一些没用的东西也计入了GDP,这不能因此讽刺GDP核算有问题,出问题的应该是傻逼生产者。
(2)发生了车祸,涉及多笔服务(拖车、修车、医疗费、保险费等)这些都计入GDP。灾难性事件也计入了GDP。我GDP就是如实计算,不管你好事or坏事(很客观)。
(3)凯恩斯的想法:生产过剩,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政府介入,政府招一批工人挖个坑,把钱埋起来,再找一批人把这些钱挖出来,把这些钱当做工作给两批工人,这个对GDP没啥贡献,因为没有生产出什么东西来,看似没啥意义,但有后续反应:工人有钱了,可以去购买产品了,让公司起死回生,公司也可以招募工人了,从而引起了整个生产的活跃。
我国主要用生产法,实际计算中三种方法计算差异较大。
GDP的缺陷:
1. GDP不仅统计好产出,也统计了坏产出。比如生产过程中排放了污染,去治理污染的服务也计入了GDP;--绿色GDP
2. 公共产品没有价格,无法计入GDP;(国防安全,教育带来的福利没有反应在GDP中)
3. 地下经济活动、家务劳动(自己做饭吃,也是一个生产活动,但是没有进入市场)和闲暇的价值(我在休息)没有反应在GDP中,因此GDP不能代表经济福利。
4. 人均GDP也许什么也不是!(收入分配差距大)。
其他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GNP=GDP+本国在外国生产的-外国在本国生产的;台湾的GDP远小于GNP,说明在岛外收入更多。
国民生产净值NDP=GNP-折旧;
国民收入(各个要素报酬之和,包括了工资-劳动的报酬、租金-资源的报酬、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息-资本的报酬):NI=NDP-间接税(政府拿走的各种税收)+政府补贴(可以分配给工人的);
一个国家总的个人收入PI=NI-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用来扩大生产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和企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奖励等);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家庭消费C+家庭储蓄S。
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当期P*Q;实际GDP=基期P(或者一个固定价格)*Q,可以排除价格变化的影响,反应实际产出。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市场价格,数量都在不断变化,实际GDP应该反应数量的变化,因此价格用基期的。
(1)由价格变化引起的GDP的变化是名义GDP的变化,如果固定第一个时期的产出,则GDP平减指数是
固定第二个时期的产出,则GDP的平减指数为
由于两个时期的产出权重不同,结果也不同。用几何平均消除误差得到
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1。
(2)当价格不变,由产出变化引起的GDP的变化是实际GDP的变化。
如果固定第一个时期的价格,那么实际GDP变化为
如果固定第二个时期的价格,那么实际GDP变化为
同样可以通过几何平均消除误差
2.2 价格指数
常用CPI(consumer price index)- 选择一揽子的消费品或者劳务。
计算CPI: 选定一揽子商品-->核算每季度一揽子商品的价格总额-->现期价格总数/(基期价格*一揽子商品)。
通货膨胀率=CPI-1;
CPI与GDP平减指数不同:篮子大小不同(CPI的篮子小);CPI是固定权重指数(固定篮子),GDP是可变权重指数,且CPI篮子里面也包括了进口的产品。
CPI的缺陷:
(1)高估了物价。CPI会高估物价,GDP平减指数会低估物价(当大米价格上升,面条价格不变,CPI上升,人们会选择多买面条,使得生活成本没有变化)。
(2)CPI无法反应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应该多调整一揽子里物品的组成。
价格指数还有PPI--生产者物价水平,反应生产的成本。
2.3 失业率的衡量
失业: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没有被雇佣。就业、失业影响到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全部人口-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 (剔除未成年人);
劳动适龄人口-在职学生-退休老人-残疾无劳动能力的人=劳动人口(劳动力);
在职学生+退休老人+残疾无劳动能力的人 称为自愿失业者。
劳动力=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失业:想找工作有实际行动但是没有就业的人!失业人口/劳动力= 失业率; 就业人口/劳动力=劳动参与率。
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状态): 劳动供给=劳动需求的平衡点。(劳动力市场出清状态),不意味着全体就业!
自然失业率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摩擦性失业(信息不对称,换工作期间,女员工怀孕);
2.结构性失业(职业被淘汰了,生产技术变革,人们技术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
3.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变化、经济波动,钢铁行业);
摩擦性失业是暂时的,但是结构性、周期性失业是长期的。上述1+2+3=自然失业率; 在充分就业下的GDP称为 潜在GDP.
chapter3 简单的收入决定理论
总产出(生产函数)=总收入(家庭企业政府的收入)=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收入水平是由谁决定的?由生产决定(古典经济学)还是支出(凯恩斯)?
3.1 消费支出
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收入分配、家庭财富存量等。
1. 消费函数
解释:利率上升,人们会去存钱,放弃当前消费;利率下降,人们会倾向于现在消费。
凯恩斯消费函数c=a+b*y(短期函数), a表示非收入因素决定的自主性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单位收入引起的消费的变化。b*y是收入引发的引致性消费。
(注意:这个消费函数是短期的,因为从长期来看,消费一定是依附于收入的,短期才会有这种自主性消费)。
边界消费倾向b 不是常数,是递减的(随着y增加,c的增量变小),所以消费函数c是非线性的!
平均消费倾向apc=c/y=a/y+b>b=mpc。
2.储蓄函数
Y=C+S,则S=Y-C, 将c=a+by代入,得到S=-a+(1-b)y; 1-b为边际储蓄倾向mps是递增的!
由Y=C+S,得到mpc+mps=1.
3.消费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理论认为mpc是递减的,但是在现实中,长期看mpc趋于稳定!实际经验与理论的冲突如何解释?
(1)绝对收入假定(凯恩斯):凯恩斯消费函数中的收入是绝对收入,在短期mpc是递减的。
认为mpc、apc趋于稳定是由于非收入因素:家庭累计财富增加、人口城市化(城市消费水平高)、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收入水平下降,但其消费水平没有下降多少)、生活必需品范围扩大。
(2)相对收入假定
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绝对收入,也受相对收入的影响。相对收入有两层意思(其他相关家庭的收入、一个家庭在不同时期的收入)
简单说,我家的收入是绝对收入,我朋友家的收入为相对收入,朋友的消费会对我产生影响(跟风模仿);
我家不同时期的收入不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后期收入降了但是我消费水平不降。
(3)持久收入假定(弗里德曼)
人们的消费不是取决于暂时收入,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持久收入是非波动的(暂时收入是波动的)
(4)生命周期理论
一个家庭的一生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的收入不同,但是人们厌恶消费波动,因此有平滑消费的愿望。
3.2 消费支出
1. 资本边际效率MEC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资本的预期收益率,MEC=f(R/Pk),R是每年预期收入流量(收益),Pk是投资成本(资本品的价格)。投资预期收益越高,投资需求会越大!
随着投资 I 的增加,MEC递减,原因在于:短期看,资本供给没有弹性,投资需求增加使资本品价格Pk上升,MEC降;长期看,即使资本品供给有弹性,投资增加导致市场中产品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R=均衡产量*价格水平,则预计收益R下降。
牢记: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2. 投资需求与利率的关系:
I=a-e*r, e表示投资需求对利率r的敏感程度. 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借不起钱)。
资本的边际产量mpk,资本边际成本为1+r,得到最优的投资条件是 mpk=1+r; 若mpk>1+r , 成本小,产出大,则要增加投资。
注意:mpk是递减的,增加单位资本所增加的产出是递减的。
上图中,投资需求曲线的斜率是 -1/e, e决定了投资需求曲线的倾斜程度。
非利率因素的变化将使利率曲线移动:预期利润增加,战争与自然灾害导致当期资本存量下降-->使得资本边际产量变高,会使投资需求曲线右移。
3. 为什么产出会引起投资的变化?
设k是资本-产出比,即单位产出需要的资本,则K=kY。新增投资体现为资本存量的增加,得到
设d是折旧率,重置投资为dK,设I是总投资,投资需求I=新增投资+重置投资,得到
4. 托宾q与投资的关系
公司的重置价格表示重造这个公司需要的价格。
解释:q>1,那么通过购买股票控制一家企业不合算,重置比较好,投资需求增加!
3.2 均衡收入决定与乘数
1. 简单的均衡收入决定原理(从产品市场分析)
宏观经济恒等式: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凯恩斯经济学原理可知支出水平决定收入水平,多大的支出就有多大的收入!回顾消费函数c=ca+b*y,投资函数I=Ia-e*r,令投资为外生变量I=Ia,总支出函数为
经济均衡时,有y=AE,得到均衡收入为
考虑比例税,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为y(1-t), 此时总支出函数为
均衡收入为
2. 乘数的含义
均衡收入的公式中,1/(1-b)就是乘数。
如果I改变,Y怎么变?不妨设b=0.8,当投资增加100,收入增长500,增长5倍。
解释:投资100,100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的形式流入到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手中,即居民手里。(第一轮增加);居民拿到了100,消费80买东西,于是80又通过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的形式流入到了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手中,从而居民收入又增加了80(第二轮增加)。。。最后收入增长100(1+0.8+0.8^2+...)=100/(1-0.8)=500。b越大,乘数作用越大。
3. 政府收支乘数
假设政府的收入都来自税收T,支出有转移支出Tr、购买支出G,则政府的预算收支平衡 T=Tr+G。
设净税收 T-Tr=Tn,Tn>G则有盈余,否则为赤字。
(1)税收乘数
政府税收T,则可支配收入Y-T,
令AE=Y,得到
(2)转移支付乘数
设政府转移支付为Tr,可支配收入变为Y+Tr,C =Ca+b*(Y+Yr),...推导省略。
(3)购买支出乘数
设政府购买G,与家庭企业购买是同样的道理,AE=C+I+G。
(4)平衡预算收支乘数
平衡预算收支体现为 净税收=支出,即 Tn=G。
令AE=Y,平衡下有G=Tn, 得到
平衡预算收支乘数=1的意义:
(1)在平衡预算下,政府支付会增加经济增长;
(2)G>Tn,经济会以更快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