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TAR-CCM+中interface的个人思考

interface可译作界面或者接口,在程序语言中,多理解为接口,而在STAR-CCM+中个人认为应该译作界面,即两种不同介质(物理场)的交界面或者耦合面。
图1
我的个人工作,一般涉及流固耦合,温度场和流动场的计算,在这种计算中,interface是必不可少的定义。如下图的region定义,对于三者的接触耦合面就需要定义interface。如图3,即定义出的interface。
图2
图3
但是,其中有个问题,如图4和图5所示,在定义了一个interface后,在原region中对于原本已经存在的boundary(interface_l-shell,注:个人定义的名字)会得到一个对应boundary,为interface_l-shell [liquid/shell],这是作为interface的boundary,两个region中都会有对应的这种boundary。但是对于原本已经存在的boundary(interface_l-shell),其热规范该如何设置呢?默认状态下这里是绝热的。
关于STAR-CCM+中interface的个人思考_第1张图片
图5
事实上,个人认为,在没有特殊要求的话,此处就是保持默认设置即可。之前我觉得此处明明是流固的对流换热面,是存在着热量交换的,怎么绝热?后来,我思考了之后,个人觉得,此处只是单一的某个域(region)的壁面,其不是我所认为的换热面,真正的换热面是图3所示的liquid/shell,热交换的物理过程是发生在此处,这是个虚拟面,点击此处,在视窗区域也是没有对应显示的,也验证了这一点。如图6所示,对于这个interface的设置出现在interface功能项中,可以看出其类型是接触界面,接触热阻是0,即假设流固换热过程中完全没有热损失。
关于STAR-CCM+中interface的个人思考_第2张图片
【总结】在非精确使用时,默认的interface创建是可用的,结果也是收敛且可用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疑问:比如interface接触条件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应该设置成heat transfer项(但是本人没有找到如何设置);其二,接触热阻设置为0,是否符合对流换热的条件?其三,我前面对于原本已经存在boundary(interface_l-shell)的理解又是否正确呢?
关于STAR-CCM+中interface的个人思考_第3张图片
关于STAR-CCM+中interface的个人思考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STAR-CCM+中interface的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