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计算 Flink SQL 核心功能解密
Flink SQL 是于2017年7月开始面向集团开放流计算服务的。虽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产品,但是到双11期间已经支撑了数千个作业,在双11期间,Blink 作业的处理峰值达到了5+亿每秒,而其中仅 Flink SQL 作业的处理总峰值就达到了3亿/秒。Flink SQL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支撑了如此多的业务,与其稳定的内核、完善的功能、强大的生态是分不开的。
本文会带着大家一起来揭开 Flink SQL 核心功能的面纱(API上我们将尽可能的和Flink社区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开源的生态,所以我们将API叫做Flink SQL,而不是Blink SQL。事实上flink社区的SQL绝大部分是我们阿里的工程师贡献的:3个 Flink Committer,10+ Contributor,贡献 80% 的SQL 功能,近200个 commit,近十万行的代码)。
为什么是 SQL?
Blink 将 SQL 定位为其最核心的 API。为什么是 SQL 而不是 DataStream API 呢?因为 SQL 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声明式。用户只需要表达我想要什么,至于怎么计算那是系统的事情,用户不用关心。
自动调优。查询优化器可以为用户的 SQL 生成最有的执行计划。用户不需要了解它,就能自动享受优化器带来的性能提升。
易于理解。很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都懂 SQL,SQL 的学习门槛很低,用 SQL 作为跨团队的开发语言可以很大地提高效率。
稳定。SQL 是一个拥有几十年历史的语言,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语言,很少有变动。所以当我们升级引擎的版本时,甚至替换成另一个引擎,都可以做到兼容地、平滑地升级。
流与批的统一。Blink 底层 runtime 本身就是一个流与批统一的引擎。而 SQL 可以做到 API 层的流与批统一。
我们认为这 5 点对于用户的易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以上 5 点却是 DataStream API 所不具备的。所以 Blink 将 SQL 定位为最核心的 API,而不是 DataStream API。
关于流与批的统一是现在业界非常火热的一个话题,Flink SQL 的流与批统一总结起来就一句话:One Query, One Result。在很多场景,我们既需要批处理,又需要流处理。比如,使用批处理一天跑一个全量,同时使用流处理来做实时的增量更新。在以前经常需要维护两套引擎,写两个 Job,两个 Job 之间还要维护逻辑的一致性,这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如果使用 SQL 的话,我们可以让一份 SQL 代码既跑在批模式下,又跑在流模式下,这样用户只需要维护一份 SQL 代码,这是One Query。而One Result是说,同一份 SQL 代码,在流模式下和批模式下跑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保证了流式 SQL 的语义正确性。
我们注意到 SQL 是为传统批处理设计的,不是为流处理设计的。比如说传统 SQL处理的数据是有限的,而且SQL查询只返回一个结果并结束。但是流上的查询,处理的数据是无限的,不断产生结果且不会结束。所以说传统 SQL 标准中很多定义无法直接映射到流计算中。那么如何在流上定义 SQL 呢?这里需要引出 Flink SQL 的核心概念:流与表的二象性。
Flink SQL 核心概念
动态表 & 流表二象性
传统的 SQL 是定义在表上的,为了能在流上定义 SQL,我们也需要有一个表的概念。这里就需要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动态表(Dynamic Table)。所谓动态表,就是数据会随着时间变化的表,可以想象成就是数据库中一张被不断更新的表。我们发现流与表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流可以看做动态表,动态表可以看做流。我们称之为流表二象性(duality)。
如上图所示,一个流可以看做对表的一系列更新操作(changelog),将流从头开始重放就可以构造成一个动态表。而动态表的每次更新操作都会记录下 changelog,通过抽取出动态表的 changelog 可以很轻松地得到原始的数据流(类似的思想也被应用于数据库同步中,如集团的DRC产品)。因此流可以转换成动态表,动态表又能转成流,他们之间的转换不会丢失任何信息,且保留了一致的 schema。流是动态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动态表也是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说流与表是一种二象性的关系。
连续查询
上文说到动态表是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了动态表后,我们就可以在流上定义 SQL 了。流式 SQL 可以想象成连续查询(Continuous Query)。传统的查询是只运行一次 SQL,产生一个结果就结束了。连续查询会一直运行在那里,当每个数据到来,都会持续增量地更新计算结果,从而产生另一个动态表。而这个结果动态表(也就是流)会作为另一个 SQL(连续查询)的输入接着计算,从而串起整个数据流图。
Flink SQL 核心功能
从 2016 年到 2017 年,Flink SQL 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解决多个 Stream SQL 领域的难点痛点,快速支持业务的需求。终于在今年的双11,Flink SQL 支撑了大量的双11业务,这与其丰富的上下游系统、完善的功能是离不开的,包括双流 JOIN,维表 JOIN,TopN,Window,多路输出等等。
打通集团上下游系统
Flink SQL 接入了集团内常见的十多种上下游系统,包括了11种结果表插件、5种源表插件、4种维表插件。只需要声明对接系统的类型,就能完成上下游系统的连接,将你从阿里云存储五花八门的 SDK 中解放出来。详见《Flink SQL 功能解密系列 —— 阿里云流计算/Blink支持的connectors》
高级功能
双流 JOIN
双流 JOIN 功能是将两条流进行关联,用来补齐流上的字段。双流 JOIN 又分为无限流的双流 JOIN 和带窗口的双流 JOIN。
维表 JOIN
维表 JOIN 功能是流与表的关联,也是用来为数据流补齐字段,只是补齐的维度字段是在外部存储的维表中的。我们为维表 JOIN 做了诸如 Async、cache、multi-join-merge 等优化,使得维表 JOIN 的性能非常优异。具体原理分析和最佳实践可以阅读《Flink SQL 功能解密系列 —— 维表 JOIN 与异步优化》
TopN
TopN 是统计报表和大屏非常常见的功能,主要用来实时计算排行榜。除了全局 TopN 功能外,我们还提供了分组 TopN 的功能。流上的 TopN 有非常多的挑战。具体原理分析和实践推荐阅读《Flink SQL 功能解密系列 —— 流式 TopN 的挑战与实现》
Window
Flink SQL 简单易用的一大特色就是支持开箱即用的 Window 功能。支持滚动窗口(Tumble)、滑动窗口(Hop)、会话窗口(Session)以及传统数据库中的OVER窗口。具体使用方式可以阅读《Window 文档》
多路输入、多路输出
Flink SQL 利用分段优化支持了多路输出,并且多路输出的共享节点做到了资源的复用,使得不会计算多次。基于多路输入、多路输出的功能,可以将 Flink SQL 作为一个非常简单易用的画数据流的工具,可以很容易地构造出一个有流合并、流拆分的复杂 DAG 作业。
MiniBatch 优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 SQL 上做了很多的优化。其中 MiniBatch 就是核心优化之一。对于有状态的算子来说,每个进入算子的元素都需要对状态做序列化/反序列化的操作,频繁的状态序列化/反序列化操作占了性能开销的大半。MiniBatch 的核心思想是,对进入算子的元素进行攒批,一批数据只需要对状态序列化/反序列化一次即可,极大地提升了性能。
Retraction 撤回机制
撤回机制是 Flink SQL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它解决了 early-fire 导致的结果正确性问题(所有的 GroupBy 都是 early-fire 的)。而利用好撤回机制有时候能够很巧妙地帮助业务解决一些特殊需求。详细的业务应用分析推荐阅读《Flink SQL 功能解密系列 —— 流计算“撤回(Retraction)”案例分析》
业务支持情况
借助于阿里云一站式开发平台,用户可以高效地开发 Flink SQL 作业,是业务上线与业务迁移的加速器。目前 Flink SQL 在集团内部已经服务于 双11回血红包、聚划算、飞猪、菜鸟、盒马、云零售、反作弊等数十个业务场景,二十多个 BU,并成功经历双11大促的考验。在双11当天,Flink SQL 的作业更是创下了每秒2.9亿条的处理高峰。为各个业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提供了非常坚实的保障。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