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国班级 ——《中国班级的特性》读后感之一

      在武义班主任精英班,曾听李教授讲到中国班主任的“世界个性”、“世界贡献”、“世界对话”这样一些名词,其中的含义我并不清晰。每天与学生一起生活在其中的班级,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中国班级具有哪些特性?我们只是身在其中而不知其真正的意蕴。今天读了熊华生院长的文章,结合之前读《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一文中对“班级”概念的理解,梳理出自己粗浅的一点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对班级的理解

      班级是什么?

      在上学的日子里,孩子们都会走进自己的班级:

      在那里,他们说着、笑着、玩着、闹着、唱着、跳着、忙碌着;

      在那里,他们有同桌、同学、自己的小组、小队、部门甚至社团;

      在那里,他们做值日,布置教室,管理班级,开展活动;

      在那里,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也成长着。

      班级就是指每位中国学生自入学时起所归属的那个组织和由此而形成的具体时空。〔1〕中国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态,沿用着20世纪初引进的西方学校教育形态。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理想与学校理想,都体现着那个工业化时代的特征。为了教学,我们需要“班级”。就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学习各类文化科学知识,接受统系统的教育。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更是学生生活与发展的空间,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中国班级的特性

    1.班级长期稳定,设有班干部

      中国的班级不同西方学校“因课成班”,即以“课程”为中心,让学生分别选课,然后组成不同的课堂,上不同的课程就有不同的同学。没有固定“班级”也没有“同班同学”而只有一起上过课的同学。中国班级先有“班”,再有“课”,为班排课。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教室,多数课程都在自己的教室上课。除中途少量学生转入转出外,同一班级持续存在短则三年,长则六年。

      学校班级层面设有班委会,班委会通常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劳动委员等构成,班委会下还设有小组,并设置组长。班委会的成立运作都是在班主任领导下进行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协调班主任管理班级。

      2.班级是学校中的一个管理单元,是校园生活的第一环境

      班级不只是一个统计单元或者一个上传下达联络单位,还是一个管理单元学校为班级设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时间——晨会、班会。每个班级需要建立共同目标,形成班级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制定班级公约,处理纪律问题,解决突发事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等等。除了学校大队干部和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外,学校部门很少与学生直接接触,常常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管理,把各种评比名额与任务分到班级。

      班级是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环境,学生首先生存于班级,然后才是学校。同班学生一起上课,有非常多的在一起的时间,一起开班会一起开展课间活动,一起开展文体活动或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时候会一起受到表扬,或者是一起“挨训”,班级很自然就成为学习、生活共同体。〔2〕

      三、中国班级的社会性意义

      对班级的存在形态,可以有不同的研究视角。有研究者将班级视为“社会初级群体”,因为班级有一定的分工和权力分配关系,但是,这些分工和权力结合并不在实质上影响班级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直接、面对面的互动。而这一互动形式恰恰是社会初级群体的特点。“将学校班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对于更好地进行班级建设,在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中国班级的真实性社会环境

      班级是真实的社会环境,不是模拟。几十名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同伴交往是真实的,矛盾是真实的,快乐与痛苦也是真实的,一切苦与乐,成功与失败,都真实存在于每天的班级生活之中。在这里,学到的交往本领是真实的存在的,班委会也是真实存在的,班级管理真是发挥着他的作用;学生干部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都要学会角色互换。班级生活还是一种真实的公共生活,个人意愿与他人意愿协调,与教师意愿协调。个人自由与团队的秩序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平衡,制定班规、班级目标等等,都是学生面临的真实问题。

      2.班级组织建设与公民培养

      如果说班级为学生生命所提供的时间与空间是基础,那么,它所提供的关系与实践,则是直接生成学生生命的内涵实现。

      就群体与组织关系而言,班级是学生入学后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其中又有大量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群体。而无论是正式的组织,还是松散的群体,都以为着大量的人际互动。这种互动并没有成人般丰富的组织关系,但培养未来公民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其实与教育中;学校内的各类组织,恰恰是教育学生创生积极、健康、富有活力、充满创造的人与组织关系的重要资源。学生工作中蕴含的多元、多层的教育内容有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这一意义上,班级和学校的学生组织建设,直接与社会变迁、公民培养的人的全面发展相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欧美走班制学校,中国中小学生则是以“班级”生存于学校中;班级不只是教学共同体,还是生活共同体与行政管理单元;班级成为学生的第一环境,学生首先生活在班级生活中,其次才是生活在学校中。1.8亿中小学生一直生活在“中国班级”中,是意义深远的存在。〔4〕


参考文献

[1]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1

〔2〕杨小微.李家成.中国班主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6-17

[3]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25

〔4〕杨小微.李家成.中国班主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5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为中国班级 ——《中国班级的特性》读后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