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

    众所周知2015年10月5日上午11时30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诺贝尔大厅,林达尔先用瑞典语又用英语宣布,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更是屠呦呦几十年的默默坚守所补写的一个最佳注脚。屠呦呦成为诺贝尔医学奖史上第12位女性得主。屠呦呦不仅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也是中国女性的骄傲以及全世界女性的骄傲。

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_第1张图片
名字的由来


    85年前,屠呦呦降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屠家。屠家继三个儿子后喜得千金,喜不自胜的父亲随口吟诵《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父亲吟完诗又对仗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也许这就是命运吧,父亲随口吟出的小诗,不但吟出了女儿的名字,连女儿一生的事业也注定了,屠呦呦把自己的一生都倾注在对青蒿的研究上了。

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_第2张图片
生于名门


    屠呦呦虽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但也生在了民间传统文化丰富的,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屠呦呦的外婆的家是名门世家。当时开明街上仅存的民国建筑就是屠呦呦的外公姚咏白自己建的。姚宅的邻居当然也是名人故居,战乱年代屠呦呦随父母一直住在姚宅。屠呦呦的舅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姚庆三,也是屠呦呦少年时学习的榜样。生在这样优越的生活环境中,虽然身为女性,屠呦呦一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最终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冷门生药专业。

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_第3张图片
病中得理想


    屠呦呦16岁因为患肺结核休学两年。上帝是如此公平,让年纪轻轻的她经受了病痛的折磨,也为她指点了理想的方向。“治已救人”让很多人成为了医生,这也是医生们朴素的愿望。屠呦呦中学时成绩并非十分优异,但是生物平均分成绩最高。生物课上,屠呦呦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还勤学好问。

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_第4张图片
全身心投入工作


  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1963年屠呦呦与丈夫李廷照结婚。屠呦呦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所有家务都由丈夫承包了。所以说成功的女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模范丈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屠呦呦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却疏忽了对两个女儿的照顾。小女儿由父母在老家照顾,当屠呦呦终于抽出时间去看小女儿时,小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

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_第5张图片
523抗疟疾项目


    疟疾俗称“打摆子”在现在己经基本消失了,但是在以前曾经是无形杀手。轻易可以夺去人的生命。在美越战争中,疟疾就像是第三方,疯狂袭击正在交战的双方。能否扺抗疟疾,甚至成了越南战场上美越双方的胜负关键。研制新型抗疟疾药成了当时中国军队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1967年523项目在中国拉开了抗疟疾研究的序幕。革命不分先后,事业不分早晚。39岁的屠呦呦任命为523项目课题组长,正式走上了抗疟疾之路。

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_第6张图片
青蒿素的研究


    523项目的最初阶段,屠呦呦光杆司令一个人踏上寻药之路。后来才慢慢成立课题组,有了团队成员。最开始的实验中,屠呦呦并没有关注青蒿素。直到前面的190号样品研究失败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著的巜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青蒿治疟疾的记载。从此屠呦呦开始了对青蒿素的日夜研究。研究过程中屠呦呦几次以身试药。工作中接触乙醚太多,还得了中毒性肝炎。在片剂的青蒿素抗疟疾失败后,屠呦呦亲自动手将青蒿素装入了胶囊,临床实验证明屠呦呦课题组得到的青蒿素就是抗疟疾的有效成分。科泰新的诞生,正是源于屠呦呦青蒿素的实验。青蒿素问世之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青蒿素成为当之无愧的救命药。屠呦呦的诺贝尔奖也得之无愧!

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_第7张图片
发挥余热


    屠呦呦七十多岁后依然在努力工作,带学生,培养新人。继续为祖国发光发热!所以说,人的一生只要坚持干一件事就足够了!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苦痛折磨后终将获得成功!人就像长在山上的那些不知名的小草,默默无闻,却有治病救人的大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之《屠呦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