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四

 

  第三章: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

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三个瓶颈导致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种种困惑,需要抓紧解决:第一个瓶颈,高考制度滞后;第二个瓶颈,教育立法滞后;第三个瓶颈,教师研究滞后。我国缺乏教师研究得积累,如何帮助教师转换角色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教育,应当是吸取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革的基本理念:未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按《纲要》规定,这次课程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到“探究中心主义”的转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转型。

学会主张、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妥协、学会分享,这才是和谐社会需要的。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新的教师培训制度的建立。

三、我国的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是更缺乏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1.课程规划。任何课程都有一个课程规划的问题。

2.基础理论。

3. 课堂教学。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

四、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和配套经费的支撑。

在当今时代,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归根到底在于使得学生“学会关心,发展智慧”。第一、这种课程聚焦人类关爱的主题,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基;第二、这种课程聚焦人类的文化和智慧的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即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作者的结论和建议:

(1)我们需要寻求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合理的,适度的、透明的步伐。

(2)新课程的实施呼唤一系列教育制度---包括教师教育制度、教育评价制度、问责制度、中介性监管机制--的确立,呼唤教学科学的重建。

(3)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和配套经费的支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