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园林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健康、心理达畅、人天和美的三类需求,它具有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综合效益,可满足公众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人居环境日益提高的社会要求,因此,园林拥有不可忽略的使用功能。其公益性表现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服务。
园林艺术则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它运用总体布局、空间组合、体形、比例、色彩、节奏、质感等园林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园林景象),形成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它常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从而形成一门综合艺术。
而中国园林的特色表现在以诗情画意创造空间。我们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即视宇宙为二元的自然和人,人是自然的成员,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服从自然,在这前提下主张“人杰地灵”和“景物因人称胜概”。这宇宙观见诸于文学是“物我交融”,学习方法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要创作方法是比兴。见诸于绘画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学习方法是“搜尽奇峰打草稿”,主要创作方法是“外师造化,内得心源”。这就注定了受文学绘画千丝万缕影响的中国风景园林追求的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为循着传统文化的脚步探索园林中功能与艺术的关系,笔者选择了1999年起建的华雅园作为分析对象。华雅园位于万家丽中路和劳动东路交界处的东北角,是长沙华雅国际大酒店的后花园,花园北侧正对酒店大楼,南侧和华雅花园小区相连,整个花园养护良好,并且免费对公众开放。
公园概况
华雅园占地面积约9.3公顷,园内古树参天,小桥流水,可垂钓,可泛舟;琼楼玉宇,雕梁画栋,竹林、桃林、柚林、银杏林分布其中,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主题。园内负氧离子丰富,山水瀑布、宫廷长廊安放其间,还养殖了多种动物,如锦鲤、孔雀、鹅、鸭……令居者置身于磅礴大自然中。
公园南面是劳动东路(无出入口),西侧是万家丽路(同酒店共用出入口),圭塘河穿过将园子一分为二,北园以水为主,地势较平,南园旧名盐船山,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南北两侧由一铁索吊桥连通,它也是长沙市内最长的吊桥。
园内古树名木丰富,有大量百年银杏、紫薇、罗汉松、白蜡等;公共园林建筑均仿照古代的亭、廊、阁等;北园有两栋别墅坐落其间;南园还修筑了一道“城墙”,从城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华雅城”;整个园子不大,但交通流线非常饱满,除了沿着廊和桥一路走来的主游道,还有不少富有趣味的小径,可以亲水、爬山、穿林……游人行走其间可以取得移步换景的效果。
分析方法
按主要游览路线
建筑标记了游园的主要入口,阁楼两侧布置了一对大象雕塑和大量大型盆栽,起到了引导游人的作用;同时,对植布置,烘托主景,强调轴线。
阁楼为仿古形式,依水而筑,虽然没有采用木构架,但是古建的元素仿制较为完整,屋顶、屋檐、梁、柱、檩、斗拱、枋、藻井、纹饰等一应俱全。与植物和水体搭配,美感十足。
入园提示与木雕相结合,也是一个艺术与功能相结合的好例子。
从入口进来之后就是连续的廊和亭,既能遮风挡雨又起到了一个框景的作用。亭廊多转角,使得空间富有变化,引人入胜;沿着亭廊布置了丰富的座椅,游人可以走走停停,十分惬意。此外,在炎热的夏季,还会沿着屋檐喷射水雾降温,即使长沙户外已经到了“蒸笼”的程度,在这里依然觉得凉风习习,神清气爽。亭和廊的构架十分精致,里边的雕花装饰性与文化内涵俱全,两侧的景观有富有变化,是使用功能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沿着亭廊桥走完以后,就来到了圭塘河岸边,一座吊桥出现在眼前。这边的牌坊上写着“牛郎阁”,视线顺着吊桥走,对岸的“织女亭”静静伫立。于是圭塘河瞬间变成了银河的象征,而吊桥也成了鹊桥。一座本来只起到跨过河水连接两岸的桥梁,化用了“鹊桥相会”的美好传说,就变得涵韵丰富起来,具有了艺术性。 而吊桥在现代园林中也十分少见,一来它承重能力差,二来显得有危险性。但是通过多次走访观察,吊桥的一点点“险”却成为大家争相挑战的对象!而且许多带着一点畏惧感的游人通过之后觉得完成了挑战,笑逐颜开;而不畏高的游人也会觉得轻微的摇晃挺有意思的。华雅的物业也会经常对铁索和木板相结合的吊桥进行细致的修缮维护,不用太担心安全性;当然东侧也有平路,不是只有吊桥可以通过。
过了吊桥,就来到了盐船山。主游道依然沿着亭廊的引导继续上山,此时坡度较陡;次游道则通向水边的游步道及绿地等。上山后有一歇台,此处有景墙,上面有碑文记载了造园的时间、缘由、体验与感悟。右侧有裸女的浮雕,不是很懂……也许有艺术内涵吧。
景墙这边道路开始分叉,有陡有缓,都是上山的。缓的那条依然设有廊道,两边摆了一些关于二十四孝的雕塑和文字,据传,华雅酒店的法人代表的继父就葬在这附近,所以应该是表达一种对亲人的尽孝,当然这也使得一个普通的供人行走的廊有了更多的含义。
因为这边坡度较陡,所以布置的休憩的亭子也更多了,不管走哪条路,都会来到有城墙的地方。
有城墙,自然也有个城门……城门的两端是公共厕所,这也算是使用功能与艺术的结合吧。
侧门有梯子可以上去,登上城楼可以俯瞰全园的景色,不过感觉城楼内部许多隔间都处于空置的状态。
下了城楼,发现南面借着高差也做了不少水景
临水也有气派的建筑配着植物,虽然这个建筑好像没什么功能……
沿着下坡路继续走,来到小区附近,这边有一个比较密集的盆景区域,再走就到小区了。
按园林要素
建筑
丰富的亭廊给人提供了休憩游览的空间,同时也构成了华雅园的主景。它的命名、排布方式和做工都相当考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境界,上文已有讨论。
山水
追求写意的自然山水是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通过园中的山水构架,使得园林的立面高低错落,虚实相间。华雅园保留了原有的山体,在此基础上掘池造湖,景观非常符合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水里养了鱼、鸭、鹅等可供观赏。此外,雨天的石头上还会浮现非常多的钉螺,充分证明了此地的生态良好。
植物
园内移栽了大量的古树名木,都是那种城里几乎见不到的。这种做法对自然来说的确不是一件生态的事情,但对这个园子的景观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使得整个园内空气清新,调节了园内的小气候,而且也成为了鸟类的天堂,傍晚的时候鸟鸣在园外都能清楚的听见。
整个公园植物种类相当丰富,从植物也能看出酒店后花园的造价之高。入口处以木莲为盆栽,点缀榕树和紫薇桩的盆景;沿河道路以米兰为灌木球进行陆地种植,配以松类盆景;园内的罗汉松和中华蚊母的盆景处处可见。园内的植物种植规划成了专类园的方式,如银杏林,杜鹃园,山茶园,桃园等,富有欣赏和科普价值。这里不仅有城内罕见百年古木,也有少见的木瓜,老鸦柿,映山红…整个园内遍植松类,反映出了造园者的审美情趣。
道路
除了由亭廊引导的主游线,园内的次游路十分复杂,几乎每个路口都有多个选择通往别处。去了三次才把小路摸清楚。其中有一些路已经被长得很茂盛的植物盖住了,有的本来就比一般公园的游路要窄(500mm)。但是不管怎么说,它增加了此处通行的趣味,使得人们能从更多的角度观赏华雅园的景色。
景石与雕塑
可以说园内遍布景石与雕塑,它具有一定的观赏功能,并丰富了全园的内涵。除了之前提到的二十四孝,还有十二生肖,以及墙画浮雕……就连座椅两侧也有一些有意思的雕塑,甚至垃圾桶也化用着青蛙的形象。材料亦丰富多样,有木质的,也有各种石材的。
入口处印着华雅园三个字的大型景石,里面也有玄机。不仅依着山石布置了大小水体,而且石头内别有洞天。走进石内,有一级级石阶,而石头上的洞作为天窗,使得内部不至于漆黑一片。通过景石,人们可以从上下两个层面观赏水景,而景石内的通道也联通了水池两岸,起到交通功能的同时,富有趣味性。
动物
动物在分类里没有作为园林的基本要素,却是此园的点睛之笔。园内养殖的孔雀,在林间自由自在的行走,鸭子穿桥而过,群鹅浮过荷花池边,鱼类又从水中涌上来……它们的出现给人惊喜的感受,让游人更觉行走在自然山林之中,充分的享受此地的野趣。
结论
华雅园是长沙市公园绿地中不可多得的精致仿古园林,景观效果建立合理的设计构架,以及高成本的建设与维护之上。但是有这样的金主为市民提供免费的亲近自然的空间,笔者认为也是公益事业一桩,同时让我们相关专业的学生有一个可以学习研究的样本。
很明显,在古典园林的山水构架与自然布局中,园林的艺术与功能一直是紧密相连的,结合建筑、书画、诗文、雕塑等等,追求写意的自然山水,将园林建筑尽可能的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工美与自然美混合,让人们在山水相依的美好环境中得到一种释放,既满足了日常游憩需求,也欣赏到一种更为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
然而在现代的园林空间设计中,笔者认为园林的使用功能一定是第一位的,所做的景观应着眼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结合场地现有的情况做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了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再考虑它的艺术性,将园林从整体到细部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