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机到底有多赚钱?这篇文章都给说清楚了。

年轻女孩玲玲,下班路过地铁通道,总要到一个装修卡哇伊,粉色调灯光,响着叽叽喳喳音乐声的无人店里溜达一圈试试运气,没错,这就是无人值守的娃娃机店。

娃娃机,许多年轻人欲罢不能的抓玩偶机器,几乎任何一个像玲玲一样的女孩子都有着把所有娃娃抓回家的渴望,但就像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经暗中标好了价格一样,你抓的每一个娃娃,也早已经从你身上赚到了足够多的钱。

这种利用大众想要以小博大心理,甚至是略带赌博色彩的机器,在前两年突然地火热,这两年又突然归于沉寂,到底是什么让无数人一窝蜂涌入,又是什么让他们快速从投资的激情中撤离。

本文将从娃娃机的诞生,到火爆,到归于沉寂,去探讨娃娃机的生存逻辑。


娃娃机出自何方?

娃娃机最早出现在美国,接着在日本开始流行,最终在中国遍地开花。

娃娃机的形态其实就是来自于我们工地上看到的挖掘机。20世纪初的美国正在开凿巴拿马运河,当时用到了大量的挖掘机这一机械,而当时这种机械面世没多久,一个人可以操纵机器搬动巨大的石块,人们对于这样的机械很着迷,有人便想着制造一个类似这样的小机器,让人们也能体验这种抓取的乐趣,于是最早的娃娃机便诞生了。

当时的娃娃机还不叫娃娃机,叫礼品贩卖机,美国人用它来贩卖糖果之类,而且是不需要靠运气就可以直接通过摇动手柄获得,这在美国风靡了很久,后来厂家们把糖果换成了口香糖,香烟,因为人们喜欢玩这个机器,放到机器里的东西都很快就卖光。

直到这股风潮刮到亚洲。彼时日本有一家公司发现,年轻女性更喜欢玩这种抓东西的机器,而且当时毛绒玩具滞销,于是便在里面放上女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把机器外观涂成女孩子喜欢的粉色,没想到大火,随即在整个日本流行开来,娃娃机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而娃娃机在国内基本都出自一个地方,广东番禺,在九十年代,台湾厂商从日本引进了娃娃机之后,除了在本土发展以外,还把娃娃机引到了人工和租金成本低的广东番禺,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截至2018年底,番禺的娃娃机已经占到了全球的90%以上。(数据来源于界面新闻)

 

为何娃娃机如此受欢迎?

娃娃机从早期的放在小卖铺门口,到如今专门的店铺运作,经历了很漫长的一个过程。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有消费欲望的年轻一代的崛起,因为早期会想玩娃娃机的人可能没有消费能力,而近几年90后甚至95后有了消费能力之后,他们小时候的欲望才得以释放。

而且娃娃机,也并不全是娱乐属性,这其中甚至有赌博的属性在里面。就像炒股票输了的人会想着重新再买一次,总想着下一次买的一定会涨,抓娃娃机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次没抓到,不服气,反正才两块钱,我再抓一次,由此循环往复,最终可能花的钱已经能够买一个娃娃了,还是没有抓到。

这涉及到一个风险喜好理论,既一个人面对可能遭受损失的时候,会低估遇到风险的概率,所以明知道可能继续玩下去还是会抓不到娃娃,但因为舍不得之前的投入,所以还是会继续玩下去。

而戏剧性的是,可能你一走,你下一个人只要一次就抓到了。因为娃娃机早已经设置好了抓取的概率,可能抓20次能够抓取出来一个,而你刚好抓了19次就放弃了。

会玩娃娃机的人大多都是年轻情侣,女性,小孩子,这些人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计较”,他们只要开心就好了,而这类人群的钱其实也是大部分业态都比较容易赚到的。

尽管娃娃机已经存在了二三十年,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还是属于偏新奇的事物,而随着玩的人越多,从众者也会越多。

从消费者的角度是以上的缘由,但在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娃娃机的数量快速增长,主要还是政策对文娱产业的扶持,以及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发展,甚至是线上对线下流量入口有需求导致的增长。

 

娃娃机有多赚钱?

娃娃机有多赚钱呢?可以告诉你的是如果经营的好的话,日入千元不是梦。

以前零几年的时候有一种机器叫熊猫机,是直接投硬币进去的,投进去之后可以按相应的键让它的灯自由转动,转到不同的图案上代表着不同的金额,很多图案的金额是0,而有些图案的金额则可以翻倍,其实这和娃娃机的本质是一样的,利用人们的贪婪赚钱。

一台娃娃机,根据机型的不同,价格区间大概是1000到6000,有的会更高,但更高价格的一般是定制版本,当然也很少有人会买太高价格的,因为怕收不回成本。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娃娃机都是2000左右的,而且可以通过扫码付费,抓手也可以更换大中小抓手,放置不同的娃娃。

我们以一台2000块的机器为例,公仔就算3块钱一个,不要以为3块钱的公仔没有,去阿里巴巴上搜一下几毛钱一个的不要太多,而你抓取一次要2块钱,机器设置平均抓20次能大力抓取一次,假设一天营业12小时,每小时游戏次数10次,那一天一个机器带来营收240元,减去被抓走的6只公仔成本18元,那你一天一只机器带来收入222,如果你有十台机器,一天就是2000多收入,减去电费和场地租金,大概2到3个月就能够回本,这是很容易算的一笔账。

曾有娃娃机厂商说,业内做娃娃机2个月回本,那是正常的,4个月回本,那就比较一般了,如果回本时间要半年以上,说明做的很糟糕。

不可否认,作为娃娃机厂商,有一定的营销噱头在里面,但这也能够说明娃娃机有多暴利。

而作为投资娃娃机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状态设置娃娃被抓取的概率,想要多赚一点,概率就设小一点,想要少赚一点,概率就设大一点。


 

为什么娃娃机又归于沉寂了?

王刚是一个娃娃机从业者,他从12年左右就开始投资娃娃机了,但当时是他自己买了几台机器放在一个超市门口,只要给商店租金和电费就可以了。虽然盈利不多,但十分稳定。甚至让店老板给他往里加娃娃,他自己只要定期去取硬币就可以了。但他发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商场,地铁通道,甚至电影院里放娃娃机,于是他意识到这会是一个趋势。

但王刚的动作晚了一步,很多商场,影院,甚至地铁过道都早已经被其他的人入驻,甚至签了排他协议。他想要入驻也已经没有机会,而有些没有入驻的商场,是有门槛的。比如他曾发现一个商场还没有人进驻,便去找招商主管谈,结果对方告知,要入驻可以,但必须买他们合作厂家的娃娃机,比市场价高一半都不止,甚至还有的地方,可以不用买,但必须得租,美其名曰让你不用承担风险,但其实对方说白了还是想割你一刀。

直到17年左右,娃娃机市场达到了一个巅峰,根据界面新闻数据,当年全国娃娃机的总量达到了200万台,市场规模达到了600亿。甚至还由此催生了一波线上抓娃娃的浪潮。当时创业者一窝蜂般涌入,以为两个月回本的一定是好生意,但资本却显得很冷静,资本是逐利的,连资本都觉得这里边无利可逐,由此便露出了端倪。

到达巅峰之后,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下坡。

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娃娃机的时候,人们却已经玩腻了。这时候商家们开始变着法的想出新花样,娃娃机摇身一变成了龙虾机,口红机,水果机,甚至是成人机。

但人们已经娱乐疲劳了,抓取的东西尽管再怎么变,本质上都还是一样的套路。因为有着更多比娃娃机更有趣的事物牢牢占据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抖音,快手,直播,都比抓娃娃有趣,曾经热衷于抓娃娃的小陈就表示:如果不是和朋友路过闲着无聊,谁还会刻意去抓娃娃,早就玩腻了。

何况商场里还出现了更多更吸引人的东西,例如盲盒就在近年来特火,还有诸如共享迷你KTV,电动按摩座椅等等。

而且娃娃机并不是一个刚需,甚至没有频次要求,想玩就玩,想不玩就不玩。

 

娃娃机所代表的线下短时碎片化娱乐产业该何去何从?

根据艾瑞咨询今年7月份发布的《中国新时代线下娱乐消费升级研究报告》显示,线下娱乐产业2019年总体市场规模或将达到4900亿元。由此可见,市场还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毕竟00后也即将大量步入消费市场。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也还有着更多线上线下互动合作的玩法可以探索。

而我们本文所说的娃娃机,一般遍布在人流密集区,有着极大的曝光量,而且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可以作为很好的线下流量入口,进行营销推广活动。

曾经就有很多公众号运营者在与娃娃机厂家合作,只有关注公众号之后,通过公众号发送的密码,才可以开启机器抓手。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在外面商场吃饭,等位的过程中看见边上有一台娃娃机,便和朋友去试着玩一下,结果最后朋友关注了十几个微信公众号。

娃娃机还可以和一些大IP合作,例如哪吒,可以把里面的玩偶换成有IP属性的哪吒,这样既让IP的热度得到有效放大,又让娃娃机蹭上IP的热度,两者双赢。

玩法永远都可以推陈出新,但吸引年轻用户的喜爱这一诉求是永远都不变的。尽管抓娃娃已经变得不再那么火热,但年轻人的欲望同样存在,只不过换了方式释放而已,或许下一次,可能又是熊猫机的复燃,打鱼机的复燃,只不过会以监管合规的方式出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抓娃娃机到底有多赚钱?这篇文章都给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