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入职的大学生,有人成了万人迷,有人却成了鬼见愁

同时入职的大学生,有人成了万人迷,有人却成了鬼见愁_第1张图片

昨天,听同事谈起,那位前年入职,曾经在我们了公司见习过一段时间的硕士研究生周玲,现在辗转去了一个基层单位的设备维护部门,做的是内勤岗位。

这个岗位的人选,只要有中专学历,就足够了。

两年前,集团分了两个研究生到我们子公司培养见习,林海和周玲,两人专业相同,所学的都是本行业对口能源化工专业,其中林海公司见习期满后的定向单位是我们子公司,周玲则是定向到集团设计公司。两者都被寄于厚望,希望能够在几年内培养成为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

两年下来,这两个大学生的发展路径却截然不同,用一句形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成了人“万人迷”,一个成了“鬼见愁”。

短短两年时间里,林海已成为客户部不可缺少的骨干员工。曾经有两个其他公司想挖脚,调他过去,但被我们老总坚决抵制住了。为什么林海成了抢手货呢?无非就是勤奋、爱动脑、谦虚、乐于助人。

这两年,林海的工作表现真的是可圈可点。除了做好他的本职工作外,他还利用自己所学的电脑编程技术,编制了一个软件,实现了自动计算每个业务人员的每天的业务数据。这个项目在集团内得到了推广,并代表集团申报了广州市团委主办的一个青年科技项目创新发明奖。虽然最后没有评上,但已足以说明,他在工作中的善于思考。另外,他参加了两次集团的演讲比赛,也获得了一定的名次。这也让他在集团领导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他是那种对工作从不推托的人。我曾经让他与其他内训师一起,参与本行业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他完成任务又快又好。

工作多的时候,许多人都忍不住发劳骚,但我从来没听过他埋怨过什么。每天下班,我经过他办公室,总是看到还在加班。为了方便工作,他特意把房子租到公司大楼附近。方便上班。

好的员工,不但会为企业增值,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在工作中不断得到提升。林海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开局,短短两年,他以自己的努力打通了职业发展的上升空间。

同一年来的周玲,企业把她招聘进来,也是对她寄以厚望,本想将她培养成一名专业设计人员。

她在我们公司完成见习计划后,到了设计公司,按照定向计划,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后直接成为一名设计人员。可是,见习期满考核时,设计公司的经理却婉转地与集团人力资源部沟通说,设计公司目前设计业务量减少了,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设计人员,所以,周玲还是安排到别处吧。

回想起周玲在我们公司见习的时候,有一次客户部进社区办业务,当时人山人海的客户围着现场工作人员,场面非常繁忙。作为人事部门, 我们还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到现场支援,其中我也在场。当时对她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大家正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周玲却说有事要提早离开。

后来听营业厅经理说,幸好周玲不是定向在我们公司。她在营业厅见习时,经理每次安排她到现场办业务,她都经常推托,不是说头晕就说有事。营业厅经理毫不客气地给了她一个字的评价:懒!

所以,当我听说设计公司不想留她的消息后,我也就明白了个大概。虽说是在国企,但国企也有每年的利润指标压力,每个部门每年都要将业绩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所以每个员工都会被分到一定的业务指标和工作量。哪怕是设计人员,也是要计件量化考核的,所以,没有哪个团队愿意养着了一个出工不出力的人,哪怕你是研究生。你干少了,意味着别人要干多点。

我在想着这两个大学生的截然不同的职业发展开局的时候,禁不住“八”了一下他们两人的朋友圈。我发现,就连他们发朋友圈的方式也非常不同。林海的朋友圈发的多是一些公司公众号的文章和宣传广告,涉及个人事项的也就是一两次徒步活动;而周玲的朋友圈的内容就热闹多了,要么是美食,要么是和男友的秀恩爱,还有就是到哪儿旅游的照片。

虽说不能从发朋友圈的方式去判定一个人的好坏,但至少可以从发朋友圈的习惯去印证一个人的重心是放在工作上还是放娱乐上面。

我想,周玲的主要问题是玩心太重,对工作不肯花心思。人己进入职场,但心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作的角色,依然保留了在大学期间的松散状态。

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松散惯了,进入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刚开始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不过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告诉自己:我己经是一个上班族了。

刚入职的大学生,做到以下几点,可以让你避免陷入开局不利的被动。

1.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

2.对于上司安排的任务一定要迅速认真完成,不要顶撞上司。

3.把握好对关键事项的处理。

4.谦虚、勤奋,多思考。

5.少提意见,多提合理化建议。

熬过了实习期与见习期,等你定了岗后,你要在自己的岗位上钻进去。你只有呈现出对企业有价值的东西,你才可能在职场收获回报。

年轻时,你偷过的懒,享受过的清闲,日后会以双倍的苦头偿还予你;你付出的努力,吃过的苦,却会让你受益终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时入职的大学生,有人成了万人迷,有人却成了鬼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