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启航丨审核可预期,动态更新可定期



截至8月21日,创业板注册制下受理的IPO企业达到365家,剔除已提交注册申请的42家企业,在深交所审核的企业还有323家,如何稳步推进审核工作,提高审核效率,考验监管智慧。

从行动上看,监管层主要向市场构建良好的可预期机制。比如,证券时报记者从券商投行人士处获悉,深交所整理了受理审核情况及常见问题,向保代发布审核动态。

同时,深交所引入“企业画像”,推动科技监管贯穿发行上市审核过程,运用关联分析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有效监管,提升智能化审核水平。

以信披为核心时代来临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是开板以来重要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此次改革总体借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核心制度安排,充分吸收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增加制度包容性、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等做法。

注册制下,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实行公开化的问询式审核,重点围绕与投资者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刨根问底式问询,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使投资者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以对证券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的价值好坏、价格高低不作实质性判断。

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兴刚表示,创业板注册制真正将选择权交给市场,将倒逼券商投行等中介机构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相比于之前的“严进宽出”,创业板注册制更突显出“宽进严出”,给予企业更多发展机会,但也可能会增加退市企业数量,让广大投资者真正选择出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

这将对中介机构带来深远影响。李兴刚认为,对券商投行来说,需要更加重视对企业的考核和甄别,加强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履行好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职责。

关注问题将及时更新


据了解,审核业务规则对审核时限作出明确规定,针对首发(含重组上市)、再融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明确具体审核时限和回复时限。其中,新申报IPO企业自受理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之日起,深交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的时间总计不超过3个月。发行人及其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回复深交所审核问询的时间总计不超过3个月。

随着审核标准、审核流程清晰透明,审核问询及发行人、中介机构的回复,上市委审议结果均对外发布,审核结果的可预期性也得到增强。

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王晟表示,“创业板新规科学地借鉴了前期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过程中的有益经验。例如行业问题咨询和约见问询这些创业板新规细节之处的改革规定,能够更明确地划定审核标准、明晰审核流程,便于发行人、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市场和公众之间更充分地交流,避免信息的不对称。”

同时,监管层近期还向保荐机构整理审核常见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从券商投行人士处获悉,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向保荐机构从业者发布“创业板注册制发行上市审核动态(第1期)”,内容上主要总结创业板发审总体情况,比如审核家数、发出问询函数量等;盘点近期有关的政策。

最关键是的,该动态总结近期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比如招股书信息披露不全面、反馈意见回复质量不高等;同时总结出审核咨询当中的常见问题;最后还进行案例分享。

据了解,深交所初期将每月编写一期动态,未来这项工作将会常态化,旨在提高审核工作透明度,增进与保荐人的沟通。

早在创业板改革发布征求意见稿的时候,就有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达建议,希望在创业板审核实践中,监管层能根据审核的成功经验和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更新审核关注要点,公布审核中存在的经典案例及背后的审核理念。如今,市场人士的诉求得到了回应。

科技赋能监管


创业板此次快速推进审核工作,离不开科技手段“加持”。据了解,深交所推进智慧交易所建设,以科技赋能发行上市审核,科技监管贯穿发行上市审核过程始终,开发完成了审核业务系统,审核标准固化、透明,审核业务处理规范、统一;引入“企业画像”,运用关联分析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有效监管,提升智能化审核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系统中,深交所根据证监会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交易所业务规则,在总结大量IPO审核问询反馈意见和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形成审核关注要点,供保荐机构进行项目申报时参考,保荐人可自愿选择是否填写。


比如,审核关注要点中有“发行人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保荐人如果填“否”,说明本项目不存在该事项。据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深交所鼓励根据审核关注要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保荐人在审核关注要点中作出的确认和说明,将有助于审核过程中减少问询轮次,缩短审核时间。


另以再融资项目为例。在创业板注册制落地不到一个月,深交所就快速对再融资项目作出问询,这与科技手段也有很大关系,监管层借助企业画像智能监管系统,推进风险预警指标在再融资审核中的应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板注册制启航丨审核可预期,动态更新可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