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为 ”巫术忘传会飙鹰“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中的中继器和集线器
一般网线的传输限制为100m,需要传送到更远,一般就需要再加多个中继器,延长传输距离。(中继器就起个原数据转送的目的,不进行其他任何的处理)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就相当于是帧的地址
网桥用于连接两个同类型的设备
交换机相当于是多端口的网桥,用于连接多个设备(交换机比集线器性能高很多)
网络层
三层交换机(相当于是加了路由的交换机)
传输层
涉及到端口号的问题(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协议TCP,UDP)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需要了解对应的七层结构,对应的功能以及对应的设备和协议!!!!
TCP/IP协议:Internet,可扩展,可靠,应用最广,牺牲速度和效率
IPX/SPX协议:NOVELL,路由,大型企业网
NETBEUI协议:IBM,非路由,快速
TCP协议:“三次握手”
Telnet协议:用于远程连接
FTP协议:文件传输
POP3协议和SMTP:邮件传输
DHCP协议:用于动态ip地址分配工作
TFTP协议:用于小文件传输
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DNS协议:域名解析
Samba,CIFS,NFS都是文件共享协议,既可以用TCP,也可用UDP来实现,其中Samba可以跨平台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把IP地址转为MAC地址
RARP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把MAC地址转为IP地址
负责动态分配IP地址
客户机接入到网络之后,向DHCP服务器提出ip地址的分配请求,服务器根据网络资源的情况,分配ip地址。
1.模式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2.租约默认时长为8天(分配ip地址会设置一个有效期,当有效期结束,可能会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同一个客户机在连入网络时,在有效期内动态分配的ip是同一个地址)
3.当租约过半时(也就是过了四天的时候),客户机需要向DHCP服务器申请续租。
4.当租约超过87.5%时(相当于是7天),如果仍然没有和当初提供ip的DHCP服务器联系上(可能是DHCP服务器出故障的情况),则开始联系其他的DHCP服务器。
5.还有其他的一些ip分配机制:固定分配,动态分配和自动分配。
(固定分配即固定MAC地址给其分配某个ip地址)
6.特殊的IP地址 169.254.x.x (windows下)和0.0.0.0(linux下)
说明可能没有DHCP服务器连接上,导致ip地址没有分配成功,这两个段的地址被称为假地址,不能和外界进行通信。
DNS协议的作用:负责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
两种查询方式(★★★)
递归查询:服务器必须回答目标ip与域名的映射关系。
迭代查询:服务器收到一次迭代查询回复一次结果,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目标ip与域名的映射关系,也可以是其他DNS服务器的地址。
例:
本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采用递归查询,然后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采用迭代查询。
按分布范围分
按拓扑结构分
1.网络规划原则
利用需求分析和现有网络体系分析的结果来设计逻辑网络结构,最后得到一份逻辑网络设计文档,输出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物理网络设计是丢逻辑网络设计的物理实现,通过对设备的具体物理分布,运行环境等确定,确保网络的物理连接符合逻辑连接的要求。输出以下内容:
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用户接入
汇聚层:网络访问策略控制,数据包处理,过滤,寻址
核心层:数据交换(经常使用冗余设计,多个设备做同样的事情,保证一个设备坏了,仍然能正常进行数据交换)
在IPV4最初严格分为五类A,B,C,D,E,正常使用是A,B,C类地址
A类地址:0.0.0.0~127.255.255.255
前八位是网络号,后24位是主机号,每一个A类地址包含主机台数为224 - 2台 ,去掉的主机号(全0)和 广播地址 (全1)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前十六位是网络号,后16位是主机号,每一个B类地址包含的主机台数为216 - 2 台
C类地址:192.0.0.0~233.255.255.255
前二十四位是网络号,后8位是主机号,每一个C类地址包含的主机台数为28 - 2 = 254 台
D类组播:234.0.0.0~239.255.255.255
E类保留:240.0.0.0~255.255.255.255
IPv4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子网划分
说明:针对一个机构需要用到500台主机,分B类和C类地址都不合适,这时就引入了子网划分的技术。
那么可以将一个B类地址分成1000个可以容纳500台主机的网络,即可以解决目前问题。
IPv4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子网合并形成支持更大主机数的网络,同时也引入了五类地址间无分类的概念,也称为无类域间路由。
例如:172.18.129.0/24 表示前24位是网络号,能够容纳的主机数是254台
172.18.129.0/20 表示前20位是网络号,能够容纳的主机数是212 - 2 台
1.子网掩码(作用:用于区分一个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1为网络号,0为主机号)
2.将一个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取部分主机号当子网号)
3.将多个网络合并成一个大的网络(取部分网络号当主机号)
例1: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27个子网,子网掩码是多少?
B类地址 168.192.0.0 化为二进制为
1010 1000 1100 0011 0000 0000 0000 0000 (前16位是网络号)
取五位来划分27个子网(16<27<32)
即子网掩码为 (在之前网络号的基础上再加五位网络号)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000 0000 0000
即为 255.255.248.0
例2: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若干子网,每个子网内有主机700台,子网掩码为多少?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2.0
IP地址::={<网络前缀>,<主机号>}
例如:
128.14.32.0/20表示的地址块共有212 个地址。
这个地址块的起始地址是128.14.32.0
在不需要指出地址块的起始地址时,也可将这样的地址块简称为”/20地址块“。
128.14.32.0/20 地址块的最小地址:128.14.32.0
128.14.32.0/20 地址块的最大地址:128.14.47.255
全0和全1 的主机号地址一般不适用
例:分配个某公司的网络的地址块时210.115.192.0/20 ,该网络可以被划为多少个C类子网?
212 / 28 =16 个
127网段——回播地址
网络号全0地址——当前子网中的主机(主机号对应当前网络中的主机地址)
全1地址——本地子网的广播
主机号全1地址——特定子网的广播(例如:192.168.255.255 即为针对192.168 这个网络号 发送的广播信息)
以下三个为内部使用的地址,不在公网上使用(一个局域网里,一般只设置了一个对外的公网ip,因为国内ip资源严重不足)
10.0.0.0/8——10.0.0.1至10.255.255.254
172.16.0.0/12——172.16.0.1 至 172.31.255.254
192.168.0.0/16——192.168.0.1至192.168.255.254
169.254.0.0——保留地址,用于DHCP失效 (windows下)
0.0.0.0——保留地址,用于DHCP失效(linux下)
定义锚
定义粗体字
定义文档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