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如何准备一场辩论赛

文/丁少


最近有几档娱乐节目人气很高,像什么《奇葩说》,《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今晚80后脱口秀》……

现在脱口秀和辩论类节目是一片火热,会说话,会讲故事,有好的梗,就会成为大众追捧的新星。

我太喜欢辩论这件事了,当时大学在辩论队和队友准备比赛时,总是讨论到深夜,那种唇枪齿战的感觉很好,大脑思维也能告诉运转。毕业以后,难以找到能继续辩论的场合了,直到——Grace举办了线上辩论大赛,哈哈哈。

那么,该怎么准备一场辩论赛呢?

1. 破题

拿到一个题目,先破题,定义题目范围,锁定讨论边界,为接下来的论点打基础。

我找了一些奇葩说的辩题,虽然不太严谨,但是可以借着思考一下,哈哈。

举例: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

首先,我们要定义,什么是“门当户对”这件事。

它有很多种解释,门当户对可以是双方经济条件的匹配,有房有车有存款,完全是物质条件的搭配。现在, 门当户对更可以解释为生活方式类同,消费习惯相似,喜好品味相当等。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也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这个人的三观和生活方式。

如果是持“正方:在乎门当户对”,就可以定义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匹配,因为婚后生活尽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单纯谈爱情,那不是生活。如果是持“反方:不在乎门当户对”,则可以把它定义为物质搭配,政治联姻,商业婚姻等,而婚姻更重要的是爱情不是物质,因此不要因为门不当户不对而失去了幸福。

所以,定义有多重要,你看到了吧~

2. 找到双方争锋点

如果一场辩论赛,双方一直强调自己的观点,而丝毫不往前推进,是非常无聊的,观众只是看了一场自嗨的演说罢了。

辩论的核心,永远是双方争锋点,也就是最有价值争论的地方。

举例:催婚是爱是变态?

这里的争锋点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催婚的人?当父母催婚的时候,他们是真心的希望我们尽快找到幸福,能够安稳下来,过上康乐的小日子,那么他们的催婚其实是在向我们表达爱意。也有些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甚至不熟的人,过年过节都会随口催婚,仿佛自己不出嫁就妨碍了谁一样,这种催婚让我们觉得气愤,我们的婚姻由不得他人指点,这就点变态了。

另一个争锋点是,我们怎么看待婚姻这件事?当我们特别想要结婚,而就是碰不到那个Mr Right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反感催婚,因为我自己也很焦急啊,甚至还想多相亲几次呢。但是,当我们非常享受单身的状态,一个人过的贼好,短期内不考虑婚姻,长辈们无法理解我们的新思想,一个劲儿的在我们耳边叨叨,我们吓得不敢回家了,那就是变态的逼婚了。

其实,隐藏在辩题背后的,是我们的价值观选择,是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是我们对生活的定义。找到这些深层次的争论点后,再去搭建观点,就会更深刻一些。

3. 有逻辑地搭建我方观点

当我们面对一个有趣的辩题,发掘自己观点太多了,洋洋洒洒十几个点,让人感觉非常散,抓不到你的中心点在哪里,不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可以试一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这些逻辑顺序,来循序渐进地搭建我方战场。

举例:穷游是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正方(是):1. 用特别的方式体验到了世界,不同的文化和风景,它们是无价之宝;2. 当我年轻时去做这些事,其实是在为以后积累经验资本,有些事越早做越好;3. 别再说“等到我有钱了,就去xxx”这个句式了,穷游代表勇气和选择。4. 价值观:我的生活,骄傲不骄傲自己说了算。

反方(不是):1. 吃住行不安全;2.  为了省钱,会错过很多有价值的体验和经历,这样的旅行不完整;3. 用心酸的经历换光鲜的”照骗”有意义吗?4. 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该奋斗的年纪就奋斗,该享受的年纪就享受。

正方最终会归到“勇气,个性价值观”这个层面上,反方会归到“奋斗和努力”这个层面上。

4. 修炼自己的强势攻击技能

除了有非常完备的论点论据,强势的抛问题攻击,也是辩论的魅力所在。

你是在和对方争论,你的目的是要说服对方,而不是一篇精美的演讲。

在上场之前,准备10个问题以上,在自由辩论环节,随时拿出来抛给对方回答,这不仅是考验对方的应变能力,更是试图把讨论范围拉到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举例:年轻人该不该辞职去旅行?

正反方抛问题:如果你周围的家人朋友都反对你辞职去旅行,你还会去吗?如果在旅行途中没钱了怎么办?你想过回来以后怎么重新开始工作吗?年轻时不闯一闯,老了还有机会吗?……

在语言上,要有压倒性地绝对的肯定句式,而不是犹犹豫豫的状态。

奇葩说里,我特别喜欢马薇薇,她不搞笑,也不那么煽情,但是因为思路非常清晰,语言很有记忆点,斩钉截铁地说话风格,让人很轻易被她说服。

辩论场上的没有“好好说话”,只有强势且不容置疑的态度。

5. 享受思维碰撞的乐趣吧~

其实,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和规律技巧,能在这个过程收获乐趣是重要的!

以上的例子,来自于《奇葩说》辩题,都是我没看过的辩论题目,所有的观点和想法都是我个人的思考。不论是否达到奇葩说现场选手的深度,我都觉得代表了一种思辨性。

谢谢阅读!喜欢就点赞吧!

(也许,会推广线上辩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干货 | 如何准备一场辩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