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注:薛兆丰的原作我并未看过,这篇随手笔记 纯粹出于耕途的读后感:什么样的思维——《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而来。耕途的原文介绍了薛兆丰书里以下四类经济理论,即:1东西不够—需求理论、2生命有限—利息理论、3互相依赖—制度理论、4需要协调—宏观理论。
感谢耕途的分享,我才有这个基于他读后感的读后感。哈哈哈哈这就是读书分享的乐趣——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延伸扩充。
讨论点 1: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薛兆丰在这一部分说: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看到这个的时候 有个想法想补充进来:成本可以针对选择的事件本身,分为内成本 和 外成本。
内成本:可以理解为 这个事件内的,日常范围内的成本和已经消逝的沉没成本。
外成本:就是薛兆丰提到的 (基于选择之后算出的)放弃的最大代价。这是站在这个事件选择之上 在另一个更大维度上的的利益考虑。
我认为 总成本= 内成本 + 外成本
我的理解可能不符合经济学家的名词定义 也许更适合帮助日常角度下的成本理解
举个例子:假如王思聪向我求婚 我拒绝了。找了个肥宅 我还养活他 花费了我xx万。那我的本能感受就是 我的损失=王思聪可能给我的钱(放弃了的最大代价)➕xx万元(沉没成本)
因为薛兆丰在这本书里的针对“成本” 的时间线定义为 ”未来”,那么确实在这个维度上 内成本、沉没成本都不是成本。但是如果把成本的时间线定义过为过去+未来,那么就都可以包含进来。
不然多数人是很难理解 为什么我花出去的钱 不算钱了其实不是不算 只是薛兆丰的时间线是未来,所以过去的他通通不算了。
讨论区:
友:因为过去的虽然已经消逝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已经是残渣剩饭,但是感性的角度上仍然会让人影响未来的决定。反正我现在是做不到…
我:理解。其实大多数人所谓的“感性”只是本能的意识反弹,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惯性。反之,如果看到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惯性 就可以让人跳出来以往的禁锢。
一点思考:换而言之 多数人如此思维的习惯路径 是基于过去做决定的(其实应该恰恰相反 我们做决定时其实该根据未来的目标来做 而非过去的经历)
不只是该从经济学的角度这么看 其他决定(工作恋爱任何)也该是如此。
在以终为始的基础上 不忘初心。
讨论点 2:负面感受不是成本
薛兆丰说“负面感受不是成本”。
在薛兆丰的成本的定义面前,负面感受确实不是成本,理由是“很多人会把做一件事的负面情绪当作这件事本身的成本之一,但是这些负面情绪并没有让你放弃什么东西,而你因为做这件事耽误了其他的事情才是你的成本,而这个成本究竟有多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就是第二点“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
我认为薛兆丰的这个场景描述过于单一了。现实情况并不总是仅仅涉及到取舍。现实更复杂、且带来的情绪反应也是多样的。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被一个词来略作归纳——“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可正可负,这是个体化感受。这个感受极大可能不涉及金钱,但是却对人影响极大。造成的后续反应是——负面感受会极大的影响未来的成本。
人从来不是理性动物,否则就不会有匪夷所思的行为经济学了。经济学是经济学,行为是行为。
什么是好的产品?
薛兆丰认为:判定一个产品是不是优质有两点参考建议,第一是“品质稳定才是优质”。
上乘产品的属性在常规定义里是材质更好,功能更强大,使用更安全。从经济学角度看,匀质才是优质的首要含义,同一批次的产品差距越小越好,并不会因为地区、时间等因素而改变,无论何时何地,消费者都能享受到恰如期望的效果。
这里品牌举例 苹果手机和可口可乐。
第二是“性价比相当才是优质”,是说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价格和品质要相当,成本和收益要相当。
综合薛兆丰总结的以上两点,我理解可以重新梳理出一个所谓优秀产品的定义——ta已经跳脱出了横向性能比较的框架,而是在一个独立的自我审视空间里衡量,即——
——我的产品 能不能做到“品质稳定”?
——我的产品是否性价比符合用户方、制造方的最佳平衡接受度?
关于品质稳定,我想起一个针对二战期间 苏联和德国交战时的武器策略分析:德国那时候加大研发,试图通过技术提高手段来提高战斗力(看起来是对的策略),导致同一时间上百个不同的重型武器在研发和不断推出(这意味着可怕的巨量后台补给和需要不断测试改进的性能),而苏联则大量制造一种极简单还抗造的坦克(新兵也可快速上手+坦克抗打寿命长)。
在长期重复的战斗中,后者的优势不言而喻。
关于性价比相当,这个可以参考很多质优价高的餐厅。人们是愿意在达到某种需求最佳而付出对应代价的。这个是一个综合评比结果,而非单纯的数字比对。消费者愿意买单的非功能部分还包括:产品颜值、产品理念、用户圈层认同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