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本期阅读书目:跨越断层 走出误区 “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

1.读书心得

数感,究竟怎么培养

——读《跨越断层 走出误区 “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有感

数感,怎么培养?,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数感,如何培养?今天,我们教学过程中遇到书上的一个14的理解。北师大版的课本上呈现了不同的学生的理解。教师用书上是这样描述的:“通过说一说的活动,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数,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课堂上,我让孩子们阅读了课本,学生能够看出了14的理解。比如比20小,18-4=14 ,比6大8。还有5本书和9本书合起来就是14本书。后来,我就给孩子们出示了12,让孩子们理解并且说出来对于12的理解。

生:10+2=12

生:6+6=12

生:1+11=12 2+10=12 3+9=12 4+8=12 5+7+12 6+6=12

生:画一个圈,在圈的外面分别写出了1+11=12 2+10=12 3+9=12 4+8=12 5+7+12 6+6=12 

生:1+9+2=12。

生:摆小棒,一个十和两个一。

其实,课堂上,孩子们对数的理解大多都是关于算式的理解,有的是关于计数器和小棒的理解。孩子对12的大致范围和12的解决问题的理解是不足的。我想,也是可以理解。

我又翻开了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数花生》,教师用书中给出了教学建议,课前教师给学生尽量准备不是一百的物品,如九十多或者一百,让学生心里记住自己准备的物品的具体数目。教材的意图比较明显,让学生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还可以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数一数》是借助了小棒和小方块的模型展开数数,通过数小棒和小方块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百",体会计数单位的意义和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读了数感的部分。我督导了教学过程中会存在数和量的混淆的情况。书上给出的建议是数出数感,读出数感,看出数感和推出数感,算出数感和估出数感。

2.资源链接

a.从幼儿园角度来理解数感

b.从课堂实践中理解数感

查阅百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的相关案例

3.相关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