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风筝误》成就了梅兰芳

李渔的《风筝误》成就了梅兰芳_第1张图片

李渔的《风筝误》成就了梅兰芳_第2张图片

乡贤李渔(1610~1680),号笠翁。明未清初大戏曲家,有《笠翁十种曲》和戏曲理论传世。他的《风筝误》、《奈何天》等剧目,至今仍被各剧种原版或改编上演,可谓四百年来常演不衰。这里单独说一说《风筝误》与当代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一段情缘。

李渔的《风筝误》成就了梅兰芳_第3张图片

梅兰芳(1894~1961)出道后,于民囯四年至五年(1915~1916)就在京师双庆班与当时名角吴菱仙、陆杏林、郭春山、李寿山同台演出《风筝误》,十分叫座。1916年秋赴上海,在四马路天蟾舞台与名小生姜妙香搭档同演《风筝误》,更是一炮走红,连演十塲难辍。梅兰芳从此在京、津、沪常来常往,《风筝误》也便成了他的看家好戏。也因此梅家后人至今仍保存着当年(1916年)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风筝误》的戏单作为家族的珍贵纪念。

李渔的《风筝误》成就了梅兰芳_第4张图片

李渔的《风筝误》成就了梅兰芳_第5张图片

梅兰芳后来回忆这段时间的演出经历,常对人说:李渔的《风筝误》成就了我。又说:《风筝误》是一个喜剧,包含着许多错综复杂的趣事。它的戏剧性非常浓厚,用的角色也多,有三个丑角,三个旦角(老旦、正旦、闺门旦),小生、老生,色色俱全。而且人人有戏做,个个能讨俏,相等于京戏的一种群戏。作者用一种诙谐轻松的笔调,描写当时盲婚的危险性。可能他看到过一桩盲目的婚姻。将错就错,造成了两对怨偶。把事实翻过来写成这样一个传奇,借此发泄他一肚皮的不平之气。

梅先生以他艺术生涯的切身体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李渔的这个传奇剧本,指出这个剧本只所以能夠历久弥新、常演不衰的根本原因。

2017.1.10施福山于杭州文鼎苑寄寓

(昨天兰江导报摘录了其中的一段,署名“读史一得”,当作补白,登在副刊上。文章本来就短,这么一剪,味道全失。乃重发一遍。特此说明。2019.1.12施福山于兰城黄龙洞寓)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渔的《风筝误》成就了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