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月自我提升计划--心理学(6)

这是《社会性动物》(作者 阿伦森)精读版的阅读笔记。Day-6/6。

这是社会性动物前半部分小总结。

如书中所言,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幸福这一终极目标,社会心理学用来了解理解人类行为,帮助我们在生活在做出决策,进而实现生活幸福的目标。但好像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人类行为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甚至有些影响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它正在破坏你的幸福或根本没有意识它的存在。这大概是心门为什么只能从里面打开的原因吧,有些问题只能自己帮助自己,别人谁也帮不了你。

某种价值或信念在社会影响下慢慢构成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不是你不小心,有些影响很难拒绝或抵抗吧。因为我们大脑是认知上的吝啬鬼,不愿意认真思考或者有时候是没有能力独立思考,有些价值观可以轻易的骗过大脑的过滤系统。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受教育程序高的人相信,了解广告宣传者的立场不客观这一事实,可以使自己免受宣传的影响。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们想多了。心理学家扎荣茨证明,其他条件相同时,人们对一个产品越熟悉,它越具有吸引力。而这种熟悉感,就来自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哟。想独善其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身在江湖不由己,由于我们受到周围群体或他人的影响或者这种影响只是来处于自己的想象(以己之心度人腹,无端的增加自己的压力。)我们在做出决策或行动就会发生改变。而且这些改变有时候并不是理性的。就如那些做出疯狂行为的人,并不代表他们的思维疯狂,他们可能有更为坚定的信仰,有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我们习惯用物质奖励或表扬,促成自己想要的结果,希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奖励的方向走。事实上,不合适的奖励,会伤害的人的积极性。因此,对孩子最好的表扬,是针对他们的努力,而不是天赋能力,也不是赢过了别人,否则他们的注意力会被导向天赋论或者竞争关系。

社会影响无处不在,有时影响是负面的,但好在,持久的态度和信念能逐渐改变行为。那些相信自己能够促使好的事情发生的人,更可能努力并坚定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Keep go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个月自我提升计划--心理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