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建筑的璀璨之珠

哥特式,巴洛克,还有洛可可,如何区分?待笔者一一做个比较,之后去欧洲旅游就不会搞错了。

哥特式

  • 时代:中世纪,5世纪-13世纪初期
  • 含义:哥特,实际上是意大利人嘲笑法国人土气的说法
  • 常见于:教堂建筑,来源于诺曼风格的建筑
  • 特点:尖拱和飞扶垛,塔尖越高越尖,表明越接近上帝
  • 代表作:米兰大教堂、巴黎圣母院
  • 对比:唐宋元时期,国人还在大兴土木礼拜佛教时,欧洲掀起哥特式建筑之风


    米兰大教堂

    欧式建筑的璀璨之珠_第1张图片
    米兰大教堂-尖拱

    米兰大教堂-飞扶垛

    巴黎圣母院

    欧式建筑的璀璨之珠_第2张图片
    巴黎圣母院-尖拱

巴洛克式

  • 时代:16世纪末期-18世纪中叶
  • 含义:不规则的珍珠,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性的作品”,其原本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
  • 常见于:教堂和宫殿,在意大利罗马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复杂、奢侈与浮夸的艺术,它的兴起与罗马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及西欧国家君权的加强(特别是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拉丁国家)有密切关系,或许是教会与宫廷需要表现动感与力量的艺术去表达对天主(上帝)与君王的尊敬与权威,传达对抗议宗新教分裂公教(天主教)的不满及封建割据阻碍国家统一的不满
  • 特点:涡卷造型
  • 代表作:贝尼尼的圣彼得大教堂,电影《天使与魔鬼》
  • 对比:明朝时期


    欧式建筑的璀璨之珠_第3张图片
    圣彼得大教堂

    欧式建筑的璀璨之珠_第4张图片
    圣彼得大教堂-涡卷造型

    欧式建筑的璀璨之珠_第5张图片
    圣彼得大教堂-涡卷造型

洛可可式

  • 时代:18世纪初期至中叶
  • 含义:张牙舞爪的珊瑚
  • 常见于:宫殿内饰,将视线从外部造型转移到了内部空间,室内装饰艺术为主。
  • 特点:外部的洛可可式,表现为奇形怪状的屋顶,有着类似昆虫类动物触角的形象;室内装饰,具有金色、繁复的特点
  • 代表作:法国凡尔赛宫,蓬巴杜夫人带起的潮流,电影《路易十五的情人》
  • 对比:明末清初


    凡尔赛宫

    欧式建筑的璀璨之珠_第6张图片
    凡尔赛宫-内饰

    洛可可式的繁复装饰

你可能感兴趣的:(欧式建筑的璀璨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