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间,美股延续上一日跌势,道指盘中一度跌超600点,纳指在科技股大跌的拖累下,更是一度重挫逾5%,但尾盘美股跌幅收窄,最终道指收跌逾150点,纳指收跌1.27%。本周纳指和标普500指数结束五周连涨走势。道指周跌1.82%,纳指周跌3.27%,标普500指数周跌2.31%。
美元指数则连涨连涨四日,本周涨0.57%;受美元上涨影响,美油周跌8.05%,创四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COMEX黄金期货周跌1.72%。
美股再次崩盘
周五(9月4日)美股开盘后,延续上一个交易日的恐慌情绪,早盘全线暴跌,道指一度跌近900点,纳指一度暴跌逾5%,标普500、道指均跌逾2%。科技股再度暴跌。尾盘美股大举反弹,上涨使得日内跌幅较盘中大幅收窄。截至收盘,道指跌0.56%;标普500指数0.82%,纳指初步收跌1.27%,而盘中一度跌超5%。
而特斯拉盘最后收涨约3%,盘中一度跌近9%;苹果收涨0.7%,盘中一度跌超7%。
但由于没有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盘后特斯拉股价再度大跌,跌幅达7%。
其他科技股方面,微软跌1.4%,谷歌跌3%,亚马逊跌超2%。
而盘中恐慌情绪也得到缓解,恐慌指数跌了8%。
周五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 阿里巴巴 跌0.36%, 京东 涨1.21%, 百度 涨1.19%; 瑞图生态 涨24.79%, 稳盛金融 涨11.12%, 趣头条 涨4.17%; 开心汽车 跌16.91%, 人人网 跌14.11%, 陌陌 跌7.66%,蔚来汽车跌3.96%, 拼多多 跌0.84%。
蔚来盘中跌幅一度高达16%,最终跌幅收窄至3.96%。阿里巴巴跌幅从盘中超5%到收盘微跌0.36%。
由于财报表现不佳,陌陌连续二日暴跌,9月3日跌幅高达15.7%,9月4日再度大跌7.66%。
周五国际油价全线下跌,NYMEX原油期货收跌4.5%报39.51美元/桶,周跌8.05%,创四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布油 收跌3.9%报42.35美元/桶,周跌7.55%。
总的来说,本周道指跌1.8%,标普500指数跌2.3%。纳指跌3.2%,创3月美股闪崩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市场热议美科技股大涨大跌推手
针对美股9月3日的大跌,有市场人士认为,或与期权等投资标的的大量交易有关。高盛统计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周,美国个股的看涨期权10天滚动均值达到3350亿美元,创下近期新高,是2017年至2019年的三倍之多,个股看涨期权的购买规模增速也远远超过其他几类期权(如个股看跌期权、指数看涨/看跌期权)的增速。
美股在线交易软件Robinhood近期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因其未能全面披露关于出售客户订单、指令给众多高频交易公司,Robinhood平台因免佣金而受到大量散户的涌入,其中期权是最受欢迎的投资标的,如果杠杆风险的集中释放,势必会加剧美股的波动。
除了散户投资者,机构也在涌入期权交易,美国各大媒体也在热议美科技股的持续暴涨或与软银公司大量买入科技股看涨期权有关。
据零对冲(Zero Hedge)及《金融时报》报道,风险投资巨头软银公司此前买入了数十亿美元的美国科技股的衍生品,衍生品具有较高的杠杆作用,相当于购买了数百亿的股票标的,进而引发少数科技股的大规模上涨,然后加速了市场的狂热,软银集团因此被称为“纳斯达克之鲸”。《金融时报》甚至援引知情人士指出,软银集团买入的期权,规模之大令人感到不安,因为如此巨量的科技股看涨期权合约若被提前终止,可能压垮大盘。
7月份以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超15%,软银公司无论是买入看涨的个股衍生品还是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科技股,均将从中获取不菲的投资收益。
不过,在软银大量的个股买入期权曝光后,美股就迎来大跌,短期看,软银的持仓这2日遭遇不少损失。
美股震荡原因梳理
美股牛市结束了吗?大幅震荡对全球金融市场有何影响?这些或许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除了上述所说投资工具加剧市场波动,大致还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经济持续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调整,虽然美联储多次喊话市场将保持多年的低利率,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但市场依然担心经济刺激政策会逐步退出,美股的流动性将难以延续;
二、美科技股估值涨至历史高位,即使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也很难维持长久,市场风格切换随时会触发,加剧市场波动,如抗疫概念股、科技股近期均出现回调,受疫情影响业绩严重的银行股、航空股等有反弹迹象;
三、美股指数基金在不断流出,刚刚成为有史以来首只破万亿美元的指数基金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的资产增长主要源于指数的上涨,实际上,自成立以来,先锋总股票市场基金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净流出,截至8月31日,该基金净流出130亿美元;
四、11月的美国大选日益临近,特朗普和拜登的民调支持率此起彼伏,两党的执政理念差异较大,短期内难免会对市场产生扰动。
来源:综合自Wind资讯、数据宝、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