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


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_第1张图片


2011 年从温州医科大学毕业以后,我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工作了 9 年。

这 9 年里,时间分配得很平均,3 年儿科急诊、3 年普儿病房、3 年新生儿病房,所以对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从急诊病情到慢性疾病管理都有一定的认识。

去年,我加入了邦和·儿科,成为了一名基层诊所的儿科医生。


如今,我跟患儿家属沟通不再是一种负担,能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儿科医生真正的价值。

这种感受是最大的不同。


不少人开车 1 个多小时 从其他县城过来看病 邦和·儿科目前有两家店,第一家在平阳县萧江镇,由姜荣邦医生于 2015 年创立,第二家在平阳县鳌江镇,于 2019 年开诊。 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_第2张图片 △ 邦和·儿科螯江店门头
现在总共有 5 位医生,医护比是 1:2。

我之所以愿意加入,还是出于医疗和医患沟通本身的原因。


儿科俗称哑科,大部分的信息要从家属的表述中得来,还需要分析其中的有用信息。

但在医院是无法与患儿家属细致沟通的。

记得 2016 年年初,流感大爆发时一天的医院门诊量是 200 多,计算下来每个患者平均看诊时间 只有 2~3 分钟。

除了很难做到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外,最重要的是无法对患者家属进行充分告知和宣教,家属焦虑的心情难以缓解。


特别是对于儿童哮喘、湿疹、过敏性鼻炎这一类疾病,公立医院无法提供长期的随访和管理,经常处理好急性症状就结束了,有的甚至出现误诊,造成这类疾病控制率低下。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怎么能忽视这些问题呢?


如果能像欧美的医生那样,看病不用再像赶集一样,细致认真的看好每一位患者,作为医生也能更加惬意且有价值。


现在,加入邦和·儿科帮助我实现了这些。

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_第3张图片

△ 黄杰医生本人

作为一家私立儿科诊所,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针对喘息、过敏这类疾病患儿的痛点和需求,将这类疾病作为重点专科发展。


除了开展普通儿科诊疗外,我们会给这类患儿建立了疾病管理档案,进行定期随访及追踪管理。

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患儿,作出我们的差异化,我们在医疗同质化和服务流程上都作出了很多努力。
但对于这两块,对于刚从公立医院出来的我,是没有清晰的概念的。
于是,去年我参加了 丁香园的医生创业培训班 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同质化诊疗的内容和丁香诊所的服务流程 SOP ,我觉得这是所有新型诊所的核心。
在邦和,我们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比如,我们 5 位医生会定期进行病例讨论, 每位医生都会按照循证要求和指南指导进行治疗,做到医疗同质化。 在疾病长期管理中,这就保障了每位患儿的治疗延续性,不会因为相互衔接的不通畅,影响患儿疗效。 比如,在服务流程上,诊前大部分普儿已经采用预约方式就诊,儿保科则全部是预约就诊了。 在诊中,除了疾病及预后情况的讲解外,医生都会详细的讲解药品的用法用量及相关注意事项。 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_第4张图片 △ 黄杰医生接诊中
在诊后,因为我们喘息性疾病患儿较多,护士会在诊后对吸入剂、洗鼻以及雾化等治疗操作进行详细的讲解。 正巧,前天例行早会上,我们对护士关于吸入性鼻剂的用法又再做了一次短期培训。 这些操作流程和规范的细节其实非常重要,宝妈们都很敏感,做到这些才是获取宝妈们认可和信任的关键。 而我们会拉每位患者进群保持咨询联系,以便我们跟踪病情。 在咨询群内,我们有每周一次的科普讲座,医生们也会及时的回答患儿家属的问题。 因为在线下就诊过程中我们就注重患教,再加上公众号内容和每周咨询群科普,使得在线上为大家解答问题更为有效。
这些都是服务流程标准化后 取得的效果。
当患儿在周期性的管理下,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时,并且积累了一定病例数量后,口碑传播的力量是很大的。

于是就有患儿家属从瑞安市或者其他县城,开车一个多小时赶过来就诊。
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儿保医生王大化: 四五线城镇的儿保也可以做得很好
我们更愿意把儿童保健称为儿童健康管理,我们为此开展了儿童健康管理门诊。 从 2019 年 11 月份于鳌江店正式开诊,开诊约半年时间,健康管理模式及理念已逐步为人所知,所接受。 截止 2020 年 8 月已服务儿童 1500 余人次,去除疫情因素停诊影响,发展是很顺利的。 其实无论在哪里,宝爸宝妈们的痛点都是相通的。 比如宝宝 5~6 月龄后要面对辅食添加的问题,很多家长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开设专门的辅食门诊,提供精确到每张食谱的指导。 比如 70~80% 的宝宝有自主入睡困难的问题,也是家长的普遍的痛点。 到现在,我们发现口碑式传播的传播是最稳固的,前来寻求指导的都是得到认可后介绍过来的。 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_第5张图片 △ 王大化医生接诊中
儿保科的诊金是 200 元,但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家属会很肯定的认为,这个钱是花得值的。 上次遇到一个患儿,宝宝的体重一直在往下掉,去公立的卫生院,虽然儿保检查是免费的,但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 我们通过细致的询问和追踪,一直追踪到宝宝三个月时的情况,才发现是宝宝获取的母乳不足,后来在我们的指导下问题解决了。 同时,一些宝宝因为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会每三个月过来进行一次复诊,已经养成了习惯。 到现在,我工作日接诊半天,每半天 6 个号,周末全天 12 个号,也基本都是满预约状态。 健康管理门诊是用循证、科学的医学知识,管理儿童日常的「吃、喝、拉、撒、睡」,做好一级预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每位就诊儿童平均拥有约 40 分钟就诊时间,医学与宣教结合,科普常见的育儿盲区,这是家长们硬性需求。 当医疗回归医疗本质,配合时间与耐心,即使在四五线的小城镇里,也是能被家长们接受的。
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_第6张图片 △ 王大化医生
不少患者理解了诊金的价值 我们处于四五线的小城镇,在固有的印象里,在诊所看病是不需要支付诊金的,只有在诊所购买药品才需要费用。 对于我们 50 元的初诊诊金,尤其是不开药单纯收诊金,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
最突出的质疑就是会听到「公立医院的教授号才 50 元,你们诊所凭什么收这么贵?」这样的声音。 很多人会因为这诊金不愿意来这里就诊,同行的人也觉得我们很另类。 但就不坚持了吗?如何让患者理解这些呢? 这需要一个过程和方方面面的建设,不能只是靠医生一两句话说服患者。 但当患者感受到了我们诊疗流程的规范,以及不断知识科普的价值,也就慢慢理解和接受了这样的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确实解决了患儿的疾病健康问题,是获得患儿家属信任的根本。 比如部分家长发现我们的用药跟上级医院差不多,病情讲解更贴近实际情况,这一点很能说明问题。 所以,即使是基层诊所,也要抱着对医学的尊重和考究,不断提高对医疗和疾病的认识,才能获得患者更大的认可。 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_第7张图片 △ 患者在邦和·儿科就诊
后疫情时代 我们会将新模式坚持下去 在小城镇开展新型诊所是需要面对很多挑战的。 不光是患者的,还有同行的,毕竟不像大城市那样容易被人接受。 但我们坚信医疗机构的核心是诊疗,我们在尊重患者同时,也在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就诊体验,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尊重医生劳动价值。 只要有合理诊疗流程,会有人看到我们的好,能让别人夸我们的好,通过口碑建立来传递我们的邦和理念。 疫情之后虽然门诊流量受到了不少影响,但好在我们的健康管理项目依然良好运作。 我想,这是符合后疫情时代潮流的。 哪怕是远离大城市,但大家对于健康的需求是没有差别的。

「2020 创业医生实战培训班」(第三届)再次乘风起航!


我们能为那些想走出体制、创业开诊所的医生,提供一套完整的指导。


在线共计 30 课时,用最小的成本打破对诊所运营的未知,一次性对从筹办落地到精细化运营等知识有系统化的认知。


这里,都是前面踩「坑」人留下的经验,都是「物」超所值的财富!


为保障学习效果,本次培训小班教育,满 100 人后报名入口即关闭。


现在只剩 29个名额了哦!赶快抓紧吧!


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_第8张图片


题图及文中图片均由黄杰医生提供
责任编辑:周天翊

▼抢最后 29席学习名额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家四五线城镇的儿科诊所,最高诊金 200 元,预约却是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