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

本文由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授权转载,作者:发财金刚


每年有无数人投入内蒙古大草原的怀抱,希望探索全世界最好的草原风光。

跟着旅游团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想在蒙古包里吃顿羊肉,但往往离开时被喝的连草原白有多少度都记不住。

只有在有机会深入牧民生活的时候,你才能观摩到一些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传统技艺。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1张图片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2张图片图片来源:公众号苏尼特左旗微平台

在一年一度的牛粪堆评比大赛中,当地牧民朋友们早就将堆牛粪这个行为上升到了美学范畴。

比起城市中的喧闹,这些蓝天白云之下的牛粪堆,通过纯天然的设计语言提醒着你必须对脚下这片土地保持敬畏。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3张图片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4张图片图片来源:公众号锡林郭勒蒙文报

“当你的视野被地平线包围,连上厕所都找不到遮挡需要自己刨坑,只有远处的民房和牛粪堆证明人类存在痕迹。”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5张图片图片来源:微博用户@锡林郭勒日报微博


头一次见到这种景象的人大概率会怀疑巨石阵是不是搬到内蒙古了,比起那种专门为游客打造的蒙古包和烤全羊,这种原生态艺术造型显然更具有传统气息。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6张图片

图片来源:公众号苏尼特左旗微平台


从苏尼特左旗到朝克乌拉苏木,草原真正的主人从不吝啬自己手艺,不管从哪个方面,他们一直都在对世界展示着原生的本土风貌,这种堆成像火车头一样的手法只能算是常规操作。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7张图片图片来源:公众号锡林郭勒蒙文报

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可以直接拉到美术馆办展览,商业开发的旅游区在这些牛粪堆面前就像个局促的外地人。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8张图片图片来源:美篇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9张图片图片来源:公众号锡林郭勒蒙文报

而当你看到将金字塔灵感融入牛粪的壮举,就更能理解蒙古族朋友们骨子里的艺术感知能力。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10张图片2020年赛汉塔拉苏木的参赛作品 图片来源:美篇

作为传承下来的民俗活动,很多地区的比赛都是牧民自发举办的,他们对自身文化有着足够的自信,也开发出了更多玩法。

比赛一般通过牛粪堆的外观、长度、宽度等方面进行评比,堆好的牛粪被称为“达楞太阿日嘎勒”。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11张图片

如果堆牛粪可以评职称,那么这些民间野生艺术家至少也是八级瓦匠的业务水平。

“别说是牛粪,麻将我都码不了这么整齐。”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12张图片图片来源:公众号锡林郭勒蒙文报

也只有最勤劳的牧民才能把牛粪玩成乐高积木了。

在当地朋友的介绍中,牛粪一直是牧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缺少燃料的牧区深处,干牛粪比钱更重要。


“它的主要成分是没消化完全的草料,烧起来不呛不臭,还会有股特别的味道。”

“再加上燃点低,即便在高原地区也是一点就着,火力温和,火炭能燃烧好几个小时,要知道,在交通没那么便利的牧区,这比木柴和煤气好用得多。”

疫情期间有的蒙古族朋友会把牛粪放在盆子里点燃,据说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图片来源:阿巴嘎旗妇女联合会

它可以用作取暖的燃料,也可以用来生火做饭,充足的牛粪曾经更是某种财力的象征。

有经验的牧民都不需要进门,从门外牛粪堆的整齐与否就能知道这户人家的生活状态和女主人勤劳与否。

牛粪充足说明家里的牛足够多

分工明确,相互尊重也许就是传统蒙古族家庭的经营之道,所有人都各司其职,解决日常使用的燃料是母亲的重要工作之一。


很多蒙古族母亲会从小教孩子捡牛粪,通过身体力行让孩子明白积少成多的意义


每年六月左右,草原随时都可能会下雨,只有把晒干的牛粪储存起来,整个家庭才能安心度过下半年。

可以说对干牛粪的妙用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之一,而传统智慧远不限于此,只要用对方法,牛粪甚至可以自己保存自己。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13张图片

图片来源:B站up主@草原哈宝

当然科技也确实在改变生活,有蒙古族小伙发明了牛粪捡拾机,一个人三天能捡完以前一个月的量,刚推出一个月就卖了80多台,已经准备申请专利了。

现在有的地方收一袋牛粪已经涨到5块钱了


牛粪一直在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里贡献力量,印度人认为它是可以用来抗击疫情的圣物,但我国人民显然对这种神秘学表达不感兴趣,更多从务实角度出发。

哈萨克族朋友会将捡来的干牛粪放在盆里用水浸泡挤压成型,再倒扣到墙上晒干,据说这样会更耐烧。而藏语中把牛粪称为“久瓦”,意思就是燃料,根本没有排泄物的含义。

牛粪可以施肥,可以养蚯蚓,可以发电,可以取暖,还可以在不同语境中衬托鲜花的美丽,应该没什么东西比它更包容了。


有媒体报道重庆渝北区的奶牛场利用牛粪发电,每年节省120万元的电费

根据《内蒙古画报》的介绍,冬天的牛粪叫“呼勒都古斯”,耐烧但火劲儿小;秋天的牛粪叫“哈日阿日嘎勒”,火劲儿大,燃烧快;夏天的牛粪叫“希热阿日嘎勒”,火劲儿稍弱一些。

隔年的牛粪叫“察干阿日嘎勒”,这种最好,但一般不会捡回来,而是让雨水把它们冲进泥土,来年的牧草就会长得更茂盛。


内蒙人对于草原的敬畏和热爱是无条件的,而足够辽阔的草原又赋予了他们与生俱来的豪放与热忱。


如今大部分牧区早已通电,堆牛粪的家庭越来越少,很多牧民也在时代的推动下走出了草原。


但草原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闲游串门不如捡牛粪。”

“懒人家门前没有牛粪,好吃的人家没有粮。”

“马群丢了是父亲的责任,牛粪没有了是母亲的失职”。

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_第14张图片

图片来源:公众号锡林郭勒蒙文报


对于城里人来说,牛粪就是牛粪,但对牧民来说,牛粪不仅是肥料和燃料,更像是一种对故乡的延续。


-

资料参考:

b站up主草原哈宝

内蒙古 堆牛粪比赛你见过么?草原上的艺术——公众号呼伦贝尔

2020牛粪堆比赛开始了!请为喜欢的作品投票吧!——公众号锡林郭勒蒙文报

蒙古族牛粪文化——公众号内蒙古画报

牛羊粪都能垛的这么时尚,东苏牧民也太牛了!(蒙汉语)——公众号苏尼特左旗微平台




·END ·
Vista看天下新媒体招聘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 设为星标 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 “Vista看天下” ,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
第三步:点击 “设为星标”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respect草原传统乐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蒙最野的艺术家们都在玩牛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