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次病,你就懂了”


“生一次病,你就懂了”_第1张图片


9月的第2天,是我出院的第6天。


没错,我刚经历了一场小手术。


人到中年,最怕得病,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创业者。


常年的熬夜、饮食不规律、频繁出差,让我的身体报了预警。


幸好只是一个小手术,用医生的话说:放轻松就好。


我公司里做过同样的手术的伙伴也说,不要紧。


“生一次病,你就懂了”_第2张图片

手术前的我在打吊瓶


这是我第一次进手术室,也是第一次全身麻醉。


我尽力保持着微笑和淡定,但手术室的低温仍让我发抖。


躺在手术台上,跳进我脑海的第一个词是“任人宰割”。


从麻醉到手术结束、从观察室出来,不到2小时。


我却感觉时间比往常过得都要慢。


到了住院部,麻药劲还没完全下去;


我就问助理要回了我的手机。


十几个工作群的消息一一回复,还审了几条抖音的片子。


这场手术,除了我的助理和几个公司合伙人,我没有告诉太多人。


尤其是瞒着我父亲北海爷爷,不想让他太过担心。


他向我朋友问起,大家都告诉他我去出差了。


他还给我发信息,让我戴好口罩、好好吃饭。


我那时边填住院信息,边回复着他:收到。


庆幸北海爷爷不常看公众号文章,也希望大家为我保密,不要去抖音告诉他。


“生一次病,你就懂了”_第3张图片

下午1点半我的手术开始了


说实话,我挺感激这场小手术的。


2020年过去的9个月里,太多人和事,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初独身跑去深圳创业的朋友,悄悄回了青岛。


坐着地铁来找我吃饭,一身行头已不如当年,我们都默契地没提。


曾经一顿饭能吃12个包子、最有口福的朋友,患了胃癌;


烟、酒、辛辣、油腻都戒了,暴瘦30多斤,人一下老了10岁。


还有我以前常去的一家咖啡厅,已经开始卖杯子和咖啡豆了;


40多岁的老板,第一次亲自给我做了一杯手冲咖啡,笑着说后会有期。


仅仅大半年,有人从豪华跑车到公交地铁,有人从花天酒地到久卧病榻。


我终于意识到,从戴上口罩的那刻起,生活本身就已经开始变样了。


而老天爷颇有眷顾,它用一种我最能承受的方式,给我提了个醒。


我感觉我做掉的不是一个小手术,而是我这几十年来累积的焦虑。


“生一次病,你就懂了”_第4张图片


以前,我从不承认“我老了”这件事。


出门之前,我一定会用发蜡把头发打理地一丝不苟。


我会穿着最干净的皮鞋和西装,搭配最合时宜的袜子和领带。


我要保证呈现在外的每一面,都是最得体的。


但一场手术过后,我变了。


当我被推着进入手术室,再好好地推出来时;


我对医生而言,只是一个需要治疗的病人。


手术室里,什么声音都有,就是没有我的声音。


那些外在的光鲜和体面,在手术刀划过我皮肤的时候,撒了一地。


我那些被“得体”包裹的焦虑,无处遁形。


从医院回到家里,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生活,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我发现窗帘太遮光了,以至于我经常错过清晨;


我发现床边的灯太智能了,我一翻身,它就会把我叫醒;


我发现家里颜色太单一,特地去定了很多花;


我的冰箱太空旷了,没有食材煮一锅像样的汤。


从前我回到家,换了衣服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现在我开始放下手机,重新建立我跟这个家的连接。


“生一次病,你就懂了”_第5张图片

出院后对家里进行了一些改造


我学会了煲滋补的汤、开始研究音箱和绿植的摆放;


给衣柜做了断舍离,也把健身器材搬出来擦了擦灰;


把好看但不中用的高脚凳,换成了舒服的实木椅。


我爸那代人,常说现代年轻人的越来越脆弱了,动不动就跳楼、自杀。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漂泊在外的他们,只拥有住所,而没有家。


当他们身体回到住所,灵魂和思维,却还在手机里、工作里、微信里。


他们不开火、不养花,只栖息、不安居。


所以他们的身体还扛着,但是精神早就病了。


大病初愈,我重返公司前,去理了个发。


理发师剪完之后问我:头发怎么吹?做什么样的造型?


我笑了笑跟他说:吹干就行了。


没有刻意营造精神抖擞的面貌;


我穿着白衬衫和休闲裤,突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舒适。


如果没有得过病,你真的无法意识到天有多蓝,空气有多好闻,健康有多难得。


对自己之前因迷茫生的戾气、焦虑发的脾气,一瞬间就看淡了。


向内审视使人清醒,再向外看,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我纠结了。


“生一次病,你就懂了”_第6张图片

从公司窗口欣赏到的风景


现在的我,不怕中年,但很怕油腻。


因为油腻总是伴随着中年,悄悄到来。


应酬增多,代谢降低,身材管理就容易失控;


自以为见多识广,好为人师表,张口闭口成功学;


要是生活工作再有点不顺,就容易滋生戾气、骂街。


当年龄焦虑无可避免地开始入侵,我开始研究与之抗衡的方式。


我把衣柜精简到只留纯色,尤其是白色的衣服;


我再也不买带品牌大logo的服饰和用品;


我极简烹调,少放佐料,享受食物本身的味道;


我精简社交,只跟工作必要和挚友来往。


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活很多拧巴的地方,在慢慢被铺平展开。


“生一次病,你就懂了”_第7张图片

最近我自己下厨炖的汤


所以我非常想要分享我的感受和经历。


从写公众号到写书,5年来,我经历了漫长的探索。


很多人被我的文字打动,说我好像很懂她们每天在想什么。


我想这是因为,我一直是一个观察者、记录者。


但从这次出院后,我想要变成一个表达者。


更多是以“我”的视角,跟大家抒发己见。


我依然会写情感,帮大家拆解感情问题,给大家的情绪一个出口。


但我也会开始分享我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一个港口:


不止有输出的便利,也有输入的繁荣。


给乘风破浪的人一点勇气,给安稳乘船的人一点实用的建议。


哪怕生活没有想象中体面,我们也可以给足自己尊重。


希望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给大家一点启发。


2020年,“保重”比“加油”更重要,与你共勉。



后台回复数字「1-50 给你一篇 能代表你今天心情的文章
长按住我的鼻子识别二维码关注 你的每一条留言我都会回复


点个“在看”
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一次病,你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