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1张图片


8月21日,《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的编辑,同时也是“万有引力”书系的策划编辑,陈晔老师,来到硬核读书会的线上沙龙,和大家一起分享哈佛大学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权威著作《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陈晔老师根据沙希利的书,与读者们聊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当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切尔诺贝利的灾难有怎样的影响?而去年爆红的HBO美剧《切尔诺贝利》对事故的描画,和事实有哪些出入?我们又从中得到了哪些教训?

本文根据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2张图片

关于切尔诺贝利题材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应该是《切尔诺贝利的祭祷》,那本书当事人的一个口述。


今天分享的这部《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是从宏观历史层面来解读整个灾难的前因后果,关注的是灾难背后的苏联制度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灾难对苏联的巨大影响。


《经济学人》杂志说,本书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关于切尔诺贝利最权威的历史著作。这本书当年获得非虚构图书的标杆奖项贝利·吉福德奖,以及2019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


它的确非常权威,这也是我们“万有引力”下定决心高价引进它的原因。

这本书视角宏观,细节也非常丰富。


作者运用了很多新解密的克格勃档案,所以在书中可以看到很多克格勃视角的叙述,比如他们怎么监视、怎么抓人,甚至还有吐槽。


全书涉及到四百多个人物,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


作者沙希利·浦洛基,哈佛大学讲席教授,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在东欧史领域可以说是顶级大咖了。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3张图片 沙希利·浦洛基
浦教授的作品叙事性非常强,尽管内容硬核,但他的讲述方式会让你丝毫没有阅读障碍。浦教授被西方媒体称为描述细节的大师,我用书里的内容,结合一些外部资料,对这个事故做一次简单的还原。我们就从事故当晚开始说起吧。
事故当晚发生了什么? 事故的起因是一项安全性测试。简单来说,这项测试条件之一,是要先将反应堆运行功率下降到700兆瓦左右,正常是三千兆瓦。整个过程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但是当天反应堆在1600兆瓦的低功率状态下运行了差不多18个小时,测试才开始。当测试刚开始的时候,反应堆突然从520兆瓦大幅下降到30兆瓦,眼看就要熄火,很多测试都还没做。 功率突然大幅下降是因为反应堆在过低功率状态下运行太长时间,引发了氙中毒。气体的气下面一个高山的山。为了维持反应,工作人员开始从反应炉中拔出一种叫控制棒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很要命了。控制棒是用来降低反应堆功率的器具,一共有211根,插入的越多,就反应速率就越低。当天,为了把反应堆功率降低到测试要求,工程师把绝大部分控制棒都插到反应炉里去了,其实按照安全守则,这种情况会引起反应堆的不稳定,必须停止运行。但是当时大家都怕耽误测试会受罚,没人这么做。 反应堆快熄火的时候,工程师第一反应就是把控制棒拔出来,反应堆回到安全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功率高了,插入控制棒,低了又拔出来。当天这个过程反复了两次。按平常来说,这也不会引起反应堆爆炸。
但是这种控制棒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用来降低反应速率的成分是位于棒子中部的碳化硼,但他的顶端则是石墨组成的,石墨对反应度控制效果很一般。因为反应炉温度反复上升下降,控制棒进入反应堆的管道收到挤压、变形,控制棒插到三分之一,就被卡在那儿了,也就是说真正起控制作用的部分完全没有跟反应堆接触。

这样一来,反应堆就像脱缰野马一样,彻底拽不住,一路飙升,最后,砰!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技术灾难就这么发生了。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4张图片 这是一张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现场照片,主反应堆大厅(图片中心)和涡轮机大楼(图片左下)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
整个事故的核心部分就是这样。但是这里其实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首先反应堆为什么要低速运行十八个小时呢?当天的一系列问题,源头就是反应堆长时间低速运行导致中毒。
其实当天上午按照计划,功率降到一半,也就是1600兆瓦的时候,大家就差不多就开始准备测试了。但是这时候基辅的电网调度员一个电话达到电站告诉工程师,让反应堆保持这个功率,先让他小跑一会儿。
怎么他突然冒出来中断测试了呢?其实是因为测试当天乌克兰另一座核电站的一台机组宕机了,为了保证当天的电力供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只能顶班。 灾难发生的根源 一个调度员指挥一座原子能核电站, 听起来有点魔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回到当时的整个社会大背景中。80年代,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美国经济发展也势头强劲,倒是老大哥苏联深陷内忧外患。
国民收入增速下降,经济发展放缓,对外又深陷阿富汗战争,军备竞赛也在一点点蚕食这个国家的经济,国家领导人还接二连三地去世,三年死了仨,朴教授在书里说,好像这些领导人要把这个国家一起带进坟墓,挺毒的。 到1986年的时候,情况真的有点hold不住了,苏联落后的经济体系已经找不到什么新的经济增长点。所有莫斯科高层都把经济复苏的希望寄托于科技革命之上,首当其冲的便是核电能源,毕竟基础建设、工业发展、国民生活……一切都离不开电力。
苏联确实非常重视发展核能,巅峰时期,全国有58座核电站运行,另27座在建。苏联在工业上重度依赖核能。甚至直到今天,在核能发电量占比前十位的国家中,仍有不少前苏联国家。 这里有一张09年的核电发电量对比图,你没看错,乌克兰排第五,妥妥的核能大国。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5张图片 前十位分别是:立陶宛、法国、斯洛伐克、比利时、乌克兰、亚美尼亚、匈牙利、瑞士、斯洛文尼亚和瑞典。

戈尔巴乔夫要建设更多的核电站,把发电量在原有基础上提升250%,总理雷日科夫也发话了:“考虑到国家能源供需的紧张,今后任何电力上中断都不可以!”
能源部门应对方法就是大干快上,将新电站建设工期,由七年缩短到5年。其实建个新电站七年都不够,为了完成任务就只能偷工减料了。 书里中提供的资料显示有70%的硬件设备供应商质量有问题、用来装核燃料的金属构件存在严重缺陷;定制的水泥板尺寸不对、另外还有2000多吨的材料迟迟没到位。 不知道是万幸还是不幸,建筑质量问题并没有出什么严重的事故,十几年来一直是苏联核电站中事故最少的一家。一旦有事,那就是致命的。更加要命的是,当时为了赶进度,苏联大多数的核反应堆,都取消了混凝土防护罩。
这是核爆发生时最可靠的一层防护。大家现在去切尔诺贝利,也可以看到事故反应堆外有一个混凝土防护罩,是苏联人事后花了极大的代价建造的。只是这次亡羊补牢,太晚了点。 所以你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电网调度员有这么大权力。当时全国上下都沉浸在经济增速的巨大愿景之下。
《切尔诺贝利》里提到了很多细节,比如电站为了保持供电量,经常放弃常规检修,在核爆炸前几天还出过一起小事故。你要说电站工作人员会对这些安全隐患毫无异议应该是不可能的,但一切在发展面前似乎变得不再重要,谁提出非议,那就是站在国家的对立面了。我也不敢说,我也不敢问。
当然,异见者总是有的,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核反应堆的总设计师:尼古拉·多列扎利。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6张图片

尼古拉·多列扎利
他设计的这种石墨反应堆,安全性根本没有得到验证,这一点他本人也承认了,但是没人听。因为这种新型的反应堆相比常用的水水反应堆,效率高了一倍,而且建造的条件没有水水反应堆那么麻烦。这也很好理解,就跟大家去拼夕夕上买东西一样,安全性总比不上物美价廉、性能卓越。 但是中型机械制造部和原子能研究所都认可了这种反应堆,并且大肆宣传,吹嘘它像电水壶一样安全,在红场上建一座也没有问题,建议去掉反应堆的混凝土防护罩的也是他们。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苏联人为了减少电力传输损耗放着西伯利亚大片土地不用,把核电站都建到了苏联欧洲区人口密集。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7张图片
俄罗斯核电站分布图,基本在欧洲区 所以这个石墨反应堆有问题吗?
太有了,甚至是整个事故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刚才提到的控制棒的设计缺陷。当然我们允许科学发展上的一些错误,哪怕付出代价,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痛。但当我们明知有缺陷还要去冒着风险去使用,就有问题了。

早在1975年的列宁格勒核电站就发生了重大石墨反应堆事故,情况一模一样,控制棒发生反作用,导致反应加速。当局对这一事件同样讳莫如深,事故调查结果始终没有公开(这座核电站一直在运行中,15年还出现过泄漏事故,其使用的石墨反应堆直到13年才被淘汰)。 整个事故的前因大概就是这样。苏联人为了发展经济,隐瞒了反应堆的设计缺陷,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这是HBO电视剧主要批判的一点。
但浦洛基教授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更关注的是事故产生的后果。要知道直接死于爆炸的人,只有两位技术人员。算上后面因为救灾死于核辐射的人,一共也不到一百人,那切尔诺贝利怎么会发展到史上最严重技术灾难的呢?
事故的影响 还是苏联人的核心骚操作——保密政策。这种保密行为的发生机制其实很有意思,并不是大家想的,领导人一声令下,大家集体闭嘴,他背后有着深刻的体制问题。
事故发生之后,电站站长的报告里面写的是:反应堆没事儿,一切都在掌握中。从一开始事实就是不完整的,然后经过层层上报,等到了戈尔巴乔夫耳朵里,事情就很轻描淡写了。美化事实,然后把决策丢给上层,这是官僚主义中很常见的做法。 当时北欧都检测到异常辐射了,莫斯科依然保持沉默。 这也很好理解,对外来说,他要保持国家形象,毕竟还在和美国争霸呢,不能让自己与全世界为敌。对内来说,苏联的核工业已经成为神话,一旦出现问题,结果会是灾难性的,其他几十座核电站咋办?继续发电,民众肯定不干;不发电,经济就得完蛋。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8张图片 事故后十年,1996年切尔诺贝利周围的辐射水平 苏联人能控制舆论,但是没法控制辐射云,这种事情根本瞒不住。所以才有了科学家勒加索夫,也就是剧里的男一号,在国际原子能会议上公开的事故报告,但是这份报告苏联人还是把责任推给了操作人员。书里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一半的真相,无异于谎言。指的就是苏联这种遮遮掩掩的信息“公开化”行为。 莫斯科方面的保密传统和一系列的行为,在这次事故中严重伤害了乌克兰人。先是隐瞒了技术隐患,又不及时撤离民众,导致切尔诺贝利附近居民遭受严重辐射污染。
当然莫斯科最糟糕的决定,是强制乌克兰举行五一群众游行。举行游行无非就是向全世界摆一个姿态,告诉大家我们没事,我们很安全。当时基辅市内的辐射值已经远超安全上限,但是根据乌共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的夫人回忆说,戈尔巴乔夫威胁她丈夫,如果取消游行,就要把他开除党籍。没办法,乌克兰所有领导人带着子女儿孙,和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满城辐射中开始了死亡游行。 这件事让乌克兰领导人和民众都对莫斯科彻底失去了信心,而乌克兰人民则认为政府对莫斯科或许言听计从。有很多民间组织纷纷组建,对乌克兰政府提出抗议。
先是乌克兰作家群体口诛笔伐,然后一些人以环保之名,组建了一些民间团体,比如‘绿色世界“和”鲁赫运动“,当时戈尔巴乔夫为了挽回政治声誉,推行改革,允许了这些来自民间的力量。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些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的目标是推动乌克兰的独立。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9张图片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国家博物馆,一只受辐射影响的变异小猪的标本
这本书后半部分很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后续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推动了乌克兰的独立,以及苏联的解体。浦洛基教授在书里有很细致描述,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还是看书吧。 真真假假的切尔诺贝利
最后想跟大家聊一聊HBO的剧。估计90%的读者都看过这部剧,其实里面有很大的虚构成分。美国影视圈一贯是黑苏的立场,苏联人或者俄罗斯人出场,不是杀手就是流氓,所以这部剧里面也免不了对苏联脸谱化的描绘。
而且为了设计戏剧冲突,剧里很多情节实际上与历史相差很远。有些是艺术加工需要,比如那个虚构的女科学家。有些情节就完全脱离实际了。我罗列了一些剧里的假真相,跟大家分享一下。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10张图片 美剧《切尔诺贝利》 假真相之一:大英雄勒加索夫(剧中称:列加索夫)
剧中的勒加索夫无疑是个英雄,独自挑起大梁,牺牲自己,最后因为揭露真相遭受迫害。实际上他是化学家出身,对核物理一知半解,更不懂得怎么处理核事故。他在处理事故中的作用并不大,受到不少科学家的质疑。比如他用硼来扑灭反应堆大火的方案,最后还差点引起反应堆沉降、污染地下水。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勒加索夫是苏联体制的信徒,不管是处理核事故,还是向国际社会公开事故信息,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在苏联政府的授意下进行的。主观立场上,他是想要讨好苏联政府的。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11张图片 剧中的勒加索夫 假真相之二:恐怖的克格勃
这又是一个经典的美式桥段,剧中勒加索夫在克格勃的“关照”下,生生被逼上吊,实际上克格勃并不想背这个锅。要知道,勒加索夫死前还在担任库尔齐多夫研究所二把手,但是勒加索夫在苏联政府授意下公开了灾难信息,事后苏联政府又觉得他话说的太多太过了,说好的苏联英雄奖章也没给他,就给了块手表意思意思,侮辱啊!
更要命的是,研究所的同事指责他背叛了苏联核工业,“转正”的事儿也黄了,“众叛亲离”之下,勒加索夫才选择了自杀,勒加索夫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无从考证,但总之,跟克格勃无关。 假真相之三:真相大审判
庭审是全剧高光的时刻,就是被无数大V拿来说事的那一幕,庭上勒加索夫公开了苏联政府刻意隐瞒的核反应堆设计缺陷,称苏联一直在用谎言掩盖谎言,而谎言才是核芯爆炸的原因。

不过历史上,这次审判发生时,勒加索夫正在莫斯科接受治疗。勒加索夫公开事故信息,是在维也纳原子能会议上,但在苏联领导的官方认可之下,他把责任推给了操作人员,也就是庭审上被审判的三位电站领导。挺讽刺吧?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12张图片 剧中的庭审很有感染力,但这是虚构的 假真相之四:不干活就枪毙!
剧中矿工们给观众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但也有需要掰扯的地方。剧情依然是典型的西方式想象——矿工们被持枪士兵威胁,然后才选择去切尔诺贝利。

实际上,整个切尔诺贝利事件处理过程中威胁是存在的,也就是不干活就开除之类,你最多说这是职场PUA,绝对不可能以性命想要挟,那都是斯大林时代的老黄历了。 假真相之六:正义的西方
盲目发展、引发爆炸、隐瞒真相、危害世界。剧中苏联把能背的锅都背了,西方国家则作为对立方,站在了正义的一面。但电视剧才分对错,政治只讲利弊。

《切尔诺贝利》这部书中有一个细节,当辐射云覆盖欧洲大陆时,英国政府站出来公开了辐射情况,而距离乌克兰更近的法国却保持沉默。原因很简单:法国需要核能,需要核电站,它不能背负因恐核而引起的民众慌乱,听起来跟苏联是不是很相似?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13张图片

法国的核电数量世界第二
不管是剧还是书都对苏联体制进行了批判,但批判苏联不是目的,目的是反思我们对发展的盲目追求,对环境保护仅仅挂在口头,如果把问题都推给苏联体制,等于又把问题都留给历史了。
想想之前特朗普否认新冠疫情、转嫁矛盾的骚操作。所以我们必须直面根源性的问题,才能减少人为的灾难,才能避免类似事情在全球环境下的再次上演。
矿工是有选择权的,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将面临的危险,但从小在苏维埃共产主义教育下长大这些矿工们,非常敢于自我牺牲。并且不止矿工,大部分工作人员像对待战争一样,愿意挺身而出,敢于牺牲奉献。
而且在那种情况下,不拒绝就已经是一种大义和牺牲。想想那些奋战在疫情前线的逆行者,他们也是非常清楚自己要经历的危险,但仍然选择坚守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
人性的光辉永远不灭。


本期坐馆| 陈晔 本期编辑| 程迟 图书合作请联系微信号:etham822
活动/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chujanfung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硬核读书会】原创内容,未经本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加入硬核读书会书友群 找到一个分享知识,交换观点的空间

↓8月27日,晚七点

硬核讲座NO.4

著名作家梁鸿

讲述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扫码·进群·听讲座↓

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_第1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34年过去了,我们仍未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