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执行事务–请求次数–处理I/O请求次数
Com_commit :表示提交次数,通过命令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om_commit’; 获取;
Com_rollback:表示回滚次数,通过命令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om_rollback’; 获取。
我们定义第一次获取的 Comcommit 的值与 Comrollback 值的和为 c_r1,时间为 t1;
第二次获取的 Comcommit 的值与 Comrollback 值的和为 cr2,时间为 t2,t1 与 t2 单位为秒。 那么 TPS = ( cr2 - c_r1 ) / ( t2 - t1 ) 算出来的就是该 MySQL 实例在 t1 与 t2 生命周期之间的平均 TPS
QPS = Queries / Seconds Queries 是系统状态值—总查询次数,可以通过 show status like ‘queries’;
Seconds 是监控的时间区间,单位为秒。 比如,采样 10 秒内的查询次数,那么先查询一次 Queries 值(Q1),等待 10 秒,再查询一次 Queries 值(Q2),那么 QPS 就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QPS = (Q2 - Q1) / 10
注意:IOPS 与磁盘吞吐量不一样,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可以成功传输的数据数量。
可以使用 iostat 命令,查看磁盘的 IOPS,命令如下:
IOPS = r/s + w/s 其中:
r/s:代表每秒读了多少次;w/s:代表每秒写了多少次。
慢查询是 MySQL 中提供的一种慢查询日志,它用来记录在 MySQL 中响应时间超过阀值的语句,具体指运行时间超过 longquerytime 值的 SQL,则会被记录到慢查询日志中。
迟到,超时 慢了的SQL语句
longquerytime 默认值运行 10S 以上的语句。默认情况下,MySQL 数据库并不启动慢查询日志,需要我们手动来设置这个参数,如果不是调优需要的话,一般不建议启动该参数,因为开启慢查询日志会给 MySQL 服务器带来一定的性能影响。慢查询日志支持将日志记录写入文件,也支持将日志记录写入数据库表。
使用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 来查询慢查询日志是否开启,执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slowquerylog 的值为 OFF 时,表示未开启慢查询日志。
如何开启慢查询日志? 按有效时间 分为暂时 和永久 两种
当前数据库生效,MySQL 重启失效
mysql> set global slowquerylog=1
永久生效
就必须修改 MySQL 的配置文件 my.cnf,配置如下:
slowquerylog =1 slowquerylogfile=/tmp/mysqlslow.log
如何定位慢查询?
使用 MySQL 中的 explain 分析执行语句,比如:
explain select * from t where id=5;
其中: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type 字段,type 值类型如下:
MySQL 的常见的优化手段有以下五种:
查询优化–按需查询,先小后大
优化索引的使用–
表结构设计优化
表拆分
读写分离
小表驱动大表,即小的数据集驱动大的数据集,比如,当 B 表的数据集小于 A 表时,用 in 优化 exist,两表执行顺序是先查 B 表,再查 A 表,
查询语句: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
尽量使用主键查询,而非其他索引,因为主键查询不会触发回表查询。
不做列运算,把计算都放入各个业务系统实现
查询语句尽可能简单,大语句拆小语句,减少锁时间
不使用 select * 查询
or 查询改写成 in 查询
不用函数和触发器
避免 %xx 查询
少用 join 查询
使用同类型比较,比如 ‘123’ 和 ‘123’、123 和 123
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 或者 <> 操作符,查询引用会放弃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列表数据使用分页查询,每页数据量不要太大
用 exists 替代 in 查询
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 is null 和 is not null
尽量使用主键查询
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
尽量使用数字型字段,若只含数值信息的字段尽量不要设计为字符型
使用可以存下数据最小的数据类型。
使用简单的数据类型,int 要比 varchar 类型在 MySQL 处理简单。
尽量使用 tinyint、smallint、mediumint 作为整数类型而非 int。
尽可能使用 not null 定义字段,因为 null 占用 4 字节空间。
尽量少用 text 类型,非用不可时最好考虑分表。
尽量使用 timestamp,而非 datetime。
单表不要有太多字段,建议在 20 个字段以内。
a)垂直拆分:是指数据表列的拆分,把一张列比较多的表拆分为多张表,比如,用户表中一些字段经常被访问,将这些字段放在一张表中,另外一些不常用的字段放在另一张表中,插入数据时,使用事务确保两张表的数据一致性。 垂直拆分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取模的方式来进行表的拆分,比如,一张有 400W 的用户表 users,为提高其查询效率我们把其分成 4 张表 users1,users2,users3,users4,然后通过用户 ID 取模的方法,同时查询、更新、删除也是通过取模的方法来操作。
MySQL 常见的读写分离方案,如下列表:
1)应用层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应用层对数据源做路由来实现读写分离,比如,使用 SpringMVC + MyBatis,可以将 SQL 路由交给 Spring,通过 AOP 或者 Annotation 由代码显示的控制数据源。 优点:路由策略的扩展性和可控性较强。 缺点:需要在 Spring 中添加耦合控制代码。
2)中间件解决方案 通过 MySQL 的中间件做主从集群,比如:Mysql Proxy、Amoeba、Atlas 等中间件都能符合需求。 优点:与应用层解耦。 缺点:增加一个服务维护的风险点,性能及稳定性待测试,需要支持代码强制主从和事务。
Sharding-JDBC 在客户端对数据库进行水平分区的常用解决方案,也就是保持表结构不变,根据策略存储数据分片,这样每一片数据被分散到不同的表或者库中,Sharding-JDBC 提供以下功能:
**Sharding-JDBC 的执行流程:**当业务代码调用数据库执行的时候,先触发 Sharding-JDBC 的分配规则对 SQL 语句进行解析、改写之后,才会对改写的 SQL 进行执行和结果归并,然后返回给调用层。
MySQL 多实例就是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启用多个 MySQL 服务,它们监听不同的端口,运行多个服务进程,它们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对外提供服务,便于节约服务器资源与后期架构扩展。 多实例的配置方法有两种:
通常保证主备无延迟有以下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