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


本文作者:PDs.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015 年出版的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曾这样评价:全世界现有大约 4300 个经济特区,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香港附近的那一个,它建立于 1980 年、被称为「深圳奇迹」。 40 年来,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城,崛起成为一座 1300 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深圳的各行各业都在腾飞,经济特区自带的开放包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 深圳人可以尽情地享受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所能带给他们的一切,300 公里的地铁里程和全国第五大机场带来深圳人便利的交通,无须长途跋涉就可以前往大小梅沙在美丽浪漫的海滩踏浪……城市发展带来了优质的餐饮、娱乐、服务。 似乎只要身处深圳,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一切日新月异,飞速向前。 然而,有一个行业例外。
此前,我在广州做医生时,经常接诊从深圳前来寻医问药的患者,从他们回答里,我发现当地人对于深圳的大型三甲医院缺少足够的信任。
尽管2015 年后,深圳 GDP 超过广州,稳坐全国经济第三名的交椅,从「北上广深」变为「北上深广」至今已经 4 年多,但人们提及大病就医的第一反应依然是「北上广」,没有「深」。
根据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 2018 全国医院百强榜,没有一家深圳医院上榜。在 华南地区的分榜单上,前 20 名也只有一家来自深圳医院榜上有名。
作为一个如此发达的城市,深圳的医疗究竟怎么了?这里真的是「医疗洼地」吗?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1张图片 根据复旦榜,华南地区排名中深圳只有 1 家医院上榜,深圳市人民医院排名第 15 位 (图源: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年轻的城市,人从哪里来?
当深圳人民苦于没有属于自己的顶尖大型医院时,同为非省会城市,苏州和青岛各有一所医院上榜复旦百强。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2张图片 苏州大学附属医院位居第 50 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位于第 69 名 (图源: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两者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当地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医学院校的背景,究竟能给医院带来多少的 buff 加成?
让我们视线一路往北,把目光先转向位于华东地区、巢湖之畔的安徽合肥。 安徽省立医院建院区于1898 年,历史悠长,但教育科研平台资源的相对缺乏一直是其心头之痛。
这与正在筹备医学部、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却苦于没有临床应用转化窗口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谋而合。 2017 年 12 月 23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安徽省立医院正式挂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一年,在 2017 年的复旦大学全国医院百强榜上,安徽省立医院的排名是第 99 名。 中科大的入驻不仅仅令安徽省立医院改了一个名号,注入了「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校训的高校历史基因,它在基础科研上雄厚的实力,也帮助当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医疗人才新鲜血液。 与中科大合作一年后,安徽省立医院排名大增 20 位,来到全国第 79 名。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3张图片 安徽省立医院(图虫创意)
不难看出,一所好的医学院带来的,正是医学人才储备和科研实力上的差距。
深圳当地备受瞩目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虽然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和医疗人才,这两家医院却是非直属的「庶子」。 以前者为例, 北大深圳医院是深圳市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医院,其主管部门是深圳市卫健委,而非北京大学。
这就意味着,高校对医院的影响远远不及对其直属附属医院来得深远。港大深圳医院也面临类似情况。
因此,这些国内顶尖水平的医学院校,很难为深圳带来各自的医学教育资源、医学科研平台及输送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只有拥有城市「亲生」的医学院校,才能为城市带来扎根于此的附属医院和对这片土地有浓厚感情的学子、人才。
但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在 1983 年深圳大学建立之前,当地甚至没有大学。
2020年以前,深圳仅有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在当地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并拥有属于自己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中科大生命科学和医学部执行部长薛天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办好一所医学院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周期。
而这两所当地的大学,就像深圳一样年轻。
深圳大学位于当地西郊,建校仅 30 余年。虽然依靠着深圳的雄厚经济背景和全市各个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迅速发展成为了华南地区排行前列的高校之一,许多学科排名也有了快速进步,但它的医学院并没有能 在中国医学院校之中突出重围、有所建树。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4张图片 深圳大学(图虫创意)
南方科技大学成立时间不到 10 年,自带「不走寻常路」基因,从成立开始就在颠覆大家的思维。全英文教学、高效率的科研和论文产出、非唯高考分数论的录取方式,这些都成了南科大独树一帜的标签。
虽然南科大对于医学院十分上心,还是联合了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来共建医学院,但去年才刚招入第一批学生。
一切从零开始。对于这两所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医学院而言,现在来论发展壮大,显然为时尚早。
深圳也尝试直接引入省内优质的医学高校,参与建设医学高地。 中山大学拥有全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医院——始建于 1835 年的伯驾医院几经变迁,演变成今日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15 年 11 月,中山大学和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并建立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这所位于深圳校区全新的医学院虽然早已开始招生,但由于校区总体建设未完工,学生和教师始终没能入住。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5张图片 图虫创意
人有了,留得下来吗? 年轻的城市短时间内没有土生土长的人才,能不能去外面找人?
大城市从来不缺少年轻的脸孔。但问题是:人有了,留得下来吗?
根据 2019 年广东省卫健委政务服务中心发布数据,深圳当地注册执业医师为 38538 名,而人口与深圳相当的广州市注册执业医师则有 54885 名。
不难看出,尽管不遗余力地拼命引进医疗人才,深圳目前的医疗卫生人员仍然缺乏。 而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就医人群基数庞大,医疗环境复杂, 医生的诊疗工作压力也会随之变大。
这样的工作压力下,深圳给年轻医生带来的回报如何?
北京被称作帝都,上海被称作魔都,知乎用户@黄医湿 对深圳的形容则颇有后现代主义的风格: 戾都。戾由户和犬组成,源自深圳两大著名现象:房和狗。」
根据丁香人才发布岗位薪资数据,深圳主治级别医生平均薪资,与广州及部分新一线城市的同级别医生相比没有太大差异,平均数值在 18000元/月左右。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6张图片

图源:丁香人才 >>点此查询各地岗位薪资水平 这个薪资对于年轻医生而言并不低,但与深圳高企的房价相比则是杯水车薪。
我们在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房价收入比。
这个数据指的是住房平均价格与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值,在经济学中用来衡量消费者对房产的实际购买能力。
这个比值越高,就说明住房消费过度占用了消费者的财富,挤占了其他消费需求。世界银行指出,发达国家的正常房价收入比一般在 1.8~5.5 之间,发展中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一般在 3~6 之间。 在购房堪比登天难度、众人蜗居的香港,这个比值为 46.3,荣膺全球第一。 作为邻居一衣带水的深圳「不甘示弱」,靠着 35.2 的超高比值,喜提国内最难供房城市第一名。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7张图片 图源:易居研究院 「买房太难了。」张建伟(化名)是深圳某大型医院的主治医师,已在深圳扎根多年,但他目前「仍然住在申请的公租房里面」。
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这些中心区买房 1 平米往往要 10 万以上。对于外地来深圳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家里支持,基本只能郊区买房。」 郊区可以买到房,但买不到教育。对于要留在深圳扎根的年轻医生来说,这是紧随房价而来的挣扎。
「儿子在深圳上完小学,中学还是让老婆带回老家了。」张建伟不愿意和妻儿分开,但「深圳的教育资源非常紧张,没有办法」。
在 2019 年 1 月的一次国内媒体群访中,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提到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遇到「海外派遣员工多数不愿意回深圳」的问题。 「即使在非洲,孩子们可以上最好的学校,但是回到深圳就进不去学校。」 在 2018~2019 学年,深圳共计 9 个区的教育局发布学位预警。早在去年年底,深圳龙华、坪山、福田三个区已经「超前」发布今年秋季学期中小学的学位预警。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8张图片

龙华区在 19 年 11 月就发布了次年的学位预警 (图源:龙华区政府在线)
以最早发布学位预警的龙华区为例,2019 秋季学期,全区共有约 3000 名儿童因入学申请材料不齐全等原因无法入读龙华区的小学。在刚刚开始的 2020 秋季学期,该区小学一年级学位缺口近 8000 个,初中一年级学位缺口近 3000 个。
深圳的教育资源非常紧张,尤其是中小学这一块。教育面前,深圳户口不值一提。毕竟入户门槛低,专科毕业生都可以直接落户深圳,没房产也能走集体户口。丁香园站友 @淹死的鲫鱼表示。
现在实行的是学区制度,靠积分入学,户口积分+房产积分+持有房产年限积分+社保年限积分,这些都要考虑。只有积分排前面的才有学上。有房也没用啊,大家都有房,其他的积分也很重要。」
教育和房价成了两座要被愚公缓慢移动的大山。丁香园论坛上,有医生发出疑问:「除了深圳土著,真不明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来到深圳?」

深圳向左,郑州向右 与深圳苦苦向全国年轻医师发出南下行医邀请不同,在中原大地上,郑州的巨无霸医院凭着「先做大,再做强」的理念,轻而易举地吸引了医护人员的眼球。
2008~2016 年,通过合并其他医院、建立新院区、增设病床数、大力引进医学人才、大量引入新型医疗仪器等方式,郑大一附院吸引了大量的病人前往就诊,门急诊量跃升全国第一。
一万个床位,让郑大一附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宇宙最大医院」。 花了 6 年做得足够大后,郑大一附院在 2014年宣布下一阶段目标为「做强」,即建设国内一流强院,在学科建设,尤其是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上增加投入,同时加强人才引进。 复旦大学近两年的医院百强榜上,郑大一附院均位于前列,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做大做强」。 从郑大一附院的发家历史,确实可以看出,这种先通过扩张病区、病床,从基层虹吸病人及医疗资源的做法来提高自身创收,而后再发展科研实力等其他软实力的模式,确实能在当今的医院建设中取得成功。 但是在建设初期大小通吃,以量取胜,挤占基层社区医疗乃至农村医疗医疗资源的而达到快速扩张的巨无霸做法,是否过于野蛮? 顺着高铁轨道从郑州这个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一路向南, 几乎与郑大一附院异军突起同一时期,千里之外的深圳从 2009 年开始,在市内各区开始探索以社区医疗为核心的「基层医疗模式医改」。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9张图片 深圳夜景(图虫创意)
同样是患者众多,同样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深圳选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郑州向左,选择「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论患者所患何病,把医患全部集中到大医院来,减少基层医疗需求。
深圳向右,选择「农村包围城市」,通过激励机制,预留特定时间段的专家号给社区患者、鼓励大医院向下分流、让大医院的医生前往社区医院出诊,让大部分的治疗需求留在基层。
每个区的区属医院回归「社区医院」的核心,与辖区的社区卫生中心共同合作,组建基础医疗集团。 这样一方面可以方便患者就诊,另一方面可以让上级医院医生给社区医院传授新的临床经验,起到带教作用,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不过,由于深圳医改的主要导向是让优势基层医疗资源下沉,这就会对大医院的扩张有一定的限制。在双向转诊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这也或多或少地导致当地大医院无法像别的大型医院一样,通过虹吸基层病人实现扩张发展。
从目前来看,这种做法显然没有被历史验证过的「高歌猛进式扩张」来得快、来得猛。 基层医疗和分级诊疗逐的完善,往往需要静水流深、厚积薄发。

未来可期?深圳的野心
深圳虐我千百遍,我待深圳如初恋。
来到深圳的人,总会怀着一腔热血,这是属于深圳这座城市的烙印。
丁香人才发布《2020 人才发展报告》分析结果显示,深圳的「城市供需指数」已经连续两年位于全国首位。 所谓「城市供需指数」,即为了客观评估不同城市医疗人才供应情况,通过综合计算各城市的职位发布总数和简历投递总数,得出的一个用于反映城市职位投递情况的数值。
数值越高,说明城市平均每个职位获得的简历投递数越多,侧面说明对医疗人才的吸引力越大,而医疗机构对人才的选择自主权也越高;反之如果指数值越低,就说明城市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10张图片 图源:丁香人才《2020 人才发展报告》

尽管有压力在前,但深圳这项数值连续位列全国第一,且与第二名的差距逐渐拉开,依然强力彰显着这座城市对医疗人才「后浪」的吸引力。
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全球著名的贝勒医学院、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德州儿童医院、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都集中在「德州医学中心」。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11张图片 休斯顿德州医学中心 (图源:YouTube)
这里每年吸引来自全球各地近 1000 万患者前往就诊,每年都会进行 18 万台手术,包括 13600 多台心脏相关的手术……这些医学院和医院无疑都是各自学科领域中的佼佼者。
德州医学中心大概是全球范围内最负盛名的区域卫生健康中心,也是深圳的野心。

此前,深圳卫健委关于深圳医改的蓝图中提到,当地正在不遗余力地引入名校建院,使之成为区域性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中心和重大疾病的防治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
2017 年,深圳医改模式被国家列为典型,开始在全国推广。今年 6 月,《柳叶刀》发表一篇综述也提到了深圳以基层医疗改革为核心的医改模式,颇为亮眼。
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_第12张图片 图源:The Lancet
于此同时,深圳手上的也在名片在逐渐变厚: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随着 2020 秋季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启并迎接新生,依托悠久的医学教育历史和人才的输送和培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附属第七、第八医院将迎来新的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 2019 年也宣布开始筹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
爱默生在《处世之道力量》中写道:「在年轻人的颈项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珍珠更迷人的了」。
显然,这座热血而年轻的城市怀着巨大的野心,缓缓酝酿着一场「医疗洼地」的变革。
自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之后,深圳又一次成为新医改浪潮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座习惯了另辟蹊径的城市,在医改的风雨之中,又将浇灌出怎样的花朵呢? (监制:gyouza)
题图: 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 广东省卫健委政务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gdhealth.net.cn/ebook/2019tongjijianben/mobile/index.html#p=53 2. 深圳市卫健委网站:http://wjw.sz.gov.cn/wzx/content/post_7829884.html 3. 复旦医院排行榜http://www.fudanmed.com/institute/index.aspx 4. 中科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http://top100.imicams.ac.cn/home 5. Quality of primary health care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 Xi Li et al. Lancet 2020; 395: 1802–12
丁香园期待你的来稿!
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后台回复「投稿」即可查看投稿规则


或点击菜单栏「投稿」查看投稿规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圳冰火两重天:超神经济全国领跑,医院百强榜上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