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写作指导(1)——研究方向的确定与领域内研究点的梳理

很多学生在进入科研的第一步的时候,往往会被要求读论文然后写文献综述。但是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好的方法的话,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极大的拖延了科研论文发表或者研究生学习的步伐。希望能够借助这篇文章,描述一下如何在一个研究领域逐步建立框架并逐步确定研究方向或创新点的一般做法。如果有其他想法的同学,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首先第一步就是确立大的研究方向。大部分刚步入研究生的同学是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根据经验来讲,往往导师确定一个大方向,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例会讨论中,慢慢细化出来研究点的。此外就是有的同学可能在本科期间就会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有着自己的方向,并且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看法。

因此,大方向的确定往往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实验室的导师提出,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

在大方向确定之后,第二步就是论文的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对该研究领域的认识,比如说该领域的应用场景,需要解决的问题,常用的研究方法,经典的通用做法,客观的评价指标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比较推荐两种做法:第一种是建立一个阅读笔记,第二个是使用思维导图将各个论文中的研究点或研究方法联系起来。第一种做法的好处是在论文的阅读中,能够帮助梳理论文的脉络,不至于长长的论文读完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此外后期需要回忆论文的时候,也能够快速找到论文的重点,节省很多时间。第二种做法的好处则是能够将该领域的研究点非常清晰的呈现出来,在每次讨论的时候能够对各个研究点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往往会在这个过程诞生新的想法,产生新的研究点。关于上面两种方法的具体做法和例子可以参考其他博文。

在阅读了较多的论文之后,对于一个领域就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然后接下来就需要些文献综述了。如果上一步认真绘制思维导图的话,综述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看图说话。按照一定的逻辑,将该领域的重点研究点, 每个人对于该研究点的贡献,使用的方法框架,具有的优点和缺陷等等描述一遍,然后对该领域当前及以后还可以努力的小方向进行阐述。论文的编写逻辑具有多种,一种是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列举该领域在每年的进展。还有一种就是按照研究方法进行划分,较为常见的就是按照是否使用神经网络分为两个阶段或三个阶段。还有一种就是按照研究点不同进行划分,因为一个大领域往往有需要小的研究方向,可以对每个研究方向进行详细阐述。

因此,在实际编写过程中,常见的就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首先按照研究点不同,划分为多个章节,在每个章节中阐述一个研究点。然后在每个章节中,如果能够划分为神经网络使用与否,就可以分为多个小节。之后再每个小节中,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明在该研究点,研究方法实验框架等是如何演化发展的。当然了,因为研究领域不同,可能层次不一样,有的需要从大局慢慢入手,而有的则从一个研究点开始。

最后,在编写文献中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好文章的整体框架,确定每个章节的标题,然后逐步填充和细化。这样做有助于保持文章的结构清楚条理分明。

最后附一下文献综述应该具有的结构:

前言: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主体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如:历史发展,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该课题的提出和各阶段历史发展状况;现状分析,有创造性的理论进行详细介绍,有争论的问题进行对比及支出发展趋势,对于陈旧过时的简要提及;发展趋势预测,通过介绍和对比各家的观点实验,提出展望性意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