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簇
1.OSI七层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于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一个开放式体系结构,它规定将网络分为七层,从下往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如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_第1张图片
2.OSI七层功能的讲解
(1)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2)数据链路层
① 数据帧封装结构;② 源和目的方的物理地址; ③ 数据校验功能。
(3)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4)传输层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5)会话层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
(6)表示层
表示用于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对于这些功能人们常常希望找到普遍的解决方法,而不必由每个用户自己来实现。
(7)应用层
应用层包含大量人们普遍需要的协议,提供与用户的接口。
3.TCP/IP参考模型
TCP/IP是一系列协议的集合,所以严格的称呼应该是TCP/IP协议簇。早期的TCP/IP模型是一个四层结构,从下往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借鉴OSI 的七层参考模型,又将网络接口层划分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形成了一个新的五层结构。
TCP/IP五层模型应用的更广泛,下面是该模型对应的一些常见协议。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_第2张图片
(1)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并没有定义任何特定的协议。它支持所有标准的和专用的协议,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城域网或广域网。所以,TCP/IP实际上只有三个层次。
(2)网络层
在网络层,TCP/IP定义了网络互联协议(IP),而IP又由四个支撑协议组成: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和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3)传输层
传统上,TCP/IP有两个传输层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协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UDP协议传输效率更高。
(4)应用层
在应用层,TCP/IP定义了许多协议,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论,网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