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1996
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MIME))
第一部分:Internet信息体格式
本备忘录的状态
本文档讲述了一种Internet团体的Internet标准跟踪协议,它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建议以得到改进。请参考最新版的“Internet正式协议标准” (STD1)来获得本协议的标准化程度和状态。本备忘录的发布不受任何限制。
摘要
STD11,RFC 882定义了一种信息表示协议,该协议规定了US-ASCII消息报头(message header)的详细细节,并规定消息内容(message content)和消息体(message body)为US-ASCII 文本格式。本系列文档共同被称为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重新定义了一系列允许下列内容的信息格式:
(1) 非US-ASCII的字符集的文本消息体(message body)
(2) 不同格式的非文本消息体(message body)的扩展集
(3) 多部分消息体(message body)
(4) 非US-ASCII字符集的文本报头息
这套文档基于更早的文档RFC934、STD 11及RFC1049,但对它们进行了扩展和修正。由于RFC822对消息体(message body)涉及太少,所以这套文档与RFC822的相关性不大(不是修正RFC822 )。
本文档说明了用于描述MIME消息(message)的多种报头;第二个文档RFC2046定义了MIME媒体类型系统的总体结构并且定义了媒体类型的初始集;第三个文档是RFC 2047,它扩展了RFC822,允许在Internet邮件报头中出现非US-ASCII文本;第四个文档RFC2048说明了MIME相关程序的不同IANA注册过程;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文档RFC2049描述了MIME一致性标准,同时提供了一些关于MIME消息格式的说明性示例,还有“致谢”和“参考书目”。
这些文档都是RFC1521、RFC1522和RFC1590的修正版,而后面三个RFC又是RFC1341和1342的修订版。在RFC2049中的附录描述了与以前版本的不同及变化。
目录
1. 介绍
2. 定义、约定和一般的BNF语法
2.1 CRLF
2.2 字符集 (Character Set)
2.3 消息 (Message)
2.4 实体 (Entity)
2.5 部分主体 (Body Part)
2.6 主体 (Body)
2.7 7位的数据 (7bit Data)
2.8 8位的数据 (8bit Data)
2.9 二进制数据 (Binary Data)
2.10 行 (Lines)
3. MIME头字段(MIME Header Fields)
4. MIME-Version头字段
5. Content-Type 头字段
5.1 Content-Type头字段的语法
5.2 Content-Type的缺省值
6. Content-Transfer-Encoding头字段
6.1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句法
6.2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语义
6.3 新的Content-Transfer-Encoding
6.4 解释及使用
6.5编码转换
6.6 规范的编码模式(Canonical Encoding Model)
6.7 Quoted-Printable编码
6.8 Base64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7. Content-ID 头字段
8. Content-Description 头字段
9. 另外的MIME头字段
10. 摘要
11. 安全考虑
12. 作者地址
附录A :收集的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