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理解SPI机制

【java】理解SPI机制

  • 1. 什么是SPI机制
  • 2. 使用场景
  • 3. 示例
  • 4. 源码分析
  • 5. 总结
    • 5.1 优点
    • 5.2 缺点

1. 什么是SPI机制

SPI ,全称为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Java提供的一套用来被第三方实现或者扩展的API,它可以用来启用框架扩展和替换组件。它通过在ClassPath路径下的META-INF/services文件夹查找文件,自动加载文件里所定义的类。

整体机制图如下:
【java】理解SPI机制_第1张图片
Java SPI 实际上是“基于接口的编程+策略模式+配置文件”组合实现的动态加载机制。

系统设计的各个抽象,往往有很多不同的实现方案,在面向的对象的设计里,一般推荐模块之间基于接口编程,模块之间不对实现类进行硬编码。一旦代码里涉及具体的实现类,就违反了可拔插的原则,如果需要替换一种实现,就需要修改代码。为了实现在模块装配的时候能不在程序里动态指明,这就需要一种服务发现机制。

Java SPI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机制:为某个接口寻找服务实现的机制。有点类似IOC的思想,就是将装配的控制权移到程序之外,在模块化设计中这个机制尤其重要。所以SPI的核心思想就是解耦。

2. 使用场景

概括地说,适用于:调用者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启用、扩展、或者替换框架的实现策略

  • 比较常见的例子:

    • 数据库驱动加载接口实现类的加载
      JDBC加载不同类型数据库的驱动
    • 日志门面接口实现类加载
      SLF4J加载不同提供商的日志实现类
    • Spring
      Spring中大量使用了SPI,比如:对servlet3.0规范对ServletContainerInitializer的实现、自动类型转换Type Conversion SPI(Converter SPI、Formatter SPI)等
    • Dubbo
      Dubbo中也大量使用SPI的方式实现框架的扩展, 不过它对Java提供的原生SPI做了封装,允许用户扩展实现Filter接口

3. 示例

要使用Java SPI,需要遵循如下约定:

  1. 当服务提供者提供了接口的一种具体实现后,在jar包的META-INF/services目录下创建一个以“接口全限定名”为命名的文件,内容为实现类的全限定名;
  2. 主程序通过java.util.ServiceLoder动态装载实现模块,它通过扫描META-INF/services目录下的配置文件找到实现类的全限定名,把类加载到JVM;
  3. SPI的实现类必须有无参构造方法;
  • 步骤1
    定义一组接口 ,并写出接口的一个或多个实现。
package com.siyi;

public interface Animal {
     
    public void eat();
}
package com.siyi;

public class Cat implements Animal {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Cat...");
    }
}
package com.siyi;

public class Dog implements Animal{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Dog...");
    }
}
  • 步骤2:
    在 src/main/resources/ 下建立 /META-INF/services 目录, 新增一个以接口全限定类名的文件,内容是要应用的实现类全限定类名。
    文件位置:

    文件内容
    com.siyi.Cat
    com.siyi.Dog
    
  • 步骤3:
    使用 ServiceLoader 来加载配置文件中指定的实现。
package com.siyi;

import sun.misc.Service;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ServiceLoader;

public class SPI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terator<Animal> providers = Service.providers(Animal.class);
        ServiceLoader<Animal> load = ServiceLoader.load(Animal.class);
        while(providers.hasNext()){
     
            Animal animal = providers.next();
            animal.eat();
        }
        System.out.println("-----------------------");
        for(Animal animal:load){
     
            animal.eat();
        }
    }
}

运行结果
【java】理解SPI机制_第2张图片

4. 源码分析

首先看ServiceLoader类的签名类的成员变量:

public final class ServiceLoader<S> implements Iterable<S>
    //配置文件的路径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REFIX = "META-INF/services/";
    //加载的服务类或接口
    private final Class<S> service;
    //已加载的服务类集合
    private LinkedHashMap<String,S> providers = new LinkedHashMap<>();
    //类加载器
    private final ClassLoader loader;
    //内部类,真正加载服务类
    private LazyIterator lookupIterator;
    。。。
}

参考具体ServiceLoader具体源码。

load方法创建了一些属性,重要的是实例化了内部类,LazyIterator。最后返回ServiceLoader的实例。

    public static <S> ServiceLoader<S> load(Class<S> service) {
     
        ClassLoader cl = 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
        return ServiceLoader.load(service, cl);
    }
public final class ServiceLoader<S> implements Iterable<S>
    private ServiceLoader(Class<S> svc, ClassLoader cl) {
     
        //要加载的接口
        service = Objects.requireNonNull(svc, "Service interface cannot be null");
        //类加载器
        loader = (cl == null) ? ClassLoader.getSystemClassLoader() : cl;
        //访问控制器
        acc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 null) ? AccessController.getContext() : null;
        //先清空
        providers.clear();
        //实例化内部类 
        LazyIterator lookupIterator = new LazyIterator(service, loader);
    }
}

查找实现类和创建实现类的过程,都在LazyIterator完成。当我们调用iterator.hasNext和iterator.next方法的时候,实际上调用的都是LazyIterator的相应方法。

public Iterator<S> iterator() {
     
    return new Iterator<S>() {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lookupIterator.hasNext();
        }
        public S next() {
     
            return lookupIterator.next();
        }
        .......
    };
}

所以,我们重点关注lookupIterator.hasNext()方法,它最终会调用到hasNextService。

private class Lazy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S>{
     
    Class<S> service;
    ClassLoader loader;
    Enumeration<URL> configs = null;
    Iterator<String> pending = null;
    String nextName = null; 
    private boolean hasNextService() {
     
        //第二次调用的时候,已经解析完成了,直接返回
        if (nextName != null) {
     
            return true;
        }
        if (configs == null) {
     
            //META-INF/services/ 加上接口的全限定类名,就是文件服务类的文件
            String fullName = PREFIX + service.getName();
            //将文件路径转成URL对象
            configs = loader.getResources(fullName);
        }
        while ((pending == null) || !pending.hasNext()) {
     
            //解析URL文件对象,读取内容,最后返回
            pending = parse(service, configs.nextElement());
        }
        //拿到第一个实现类的类名
        nextName = pending.next();
        return true;
    }
}

当然,调用next方法的时候,实际调用到的是,lookupIterator.nextService。它通过反射的方式,创建实现类的实例并返回。

private class Lazy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S>{
     
    private S nextService() {
     
        //全限定类名
        String cn = nextName;
        nextName = null;
        //创建类的Class对象
        Class<?> c = Class.forName(cn, false, loader);
        //通过newInstance实例化
        S p = service.cast(c.newInstance());
        //放入集合,返回实例
        providers.put(cn, p);
        return p; 
    }
}
  • 大概实现的流程如下:
  1. 应用程序调用ServiceLoader.load方法
    ServiceLoader.load方法内先创建一个新的ServiceLoader,并实例化该类中的成员变量,包括:
    1. loader(ClassLoader类型,类加载器)
    2. acc(AccessControlContext类型,访问控制器)
    3. providers(LinkedHashMap类型,用于缓存加载成功的类)
    4. lookupIterator(实现迭代器功能)
  2. 应用程序通过迭代器接口获取对象实例
    ServiceLoader先判断成员变量providers对象中(LinkedHashMap类型)是否有缓存实例对象,如果有缓存,直接返回。
    如果没有缓存,执行类的装载,实现如下:

(1) 读取META-INF/services/下的配置文件,获得所有能被实例化的类的名称,值得注意的是,ServiceLoader可以跨越jar包获取META-INF下的配置文件,具体加载配置的实现代码如下:

        try {
     
            String fullName = PREFIX + service.getName();
            if (loader == null)
                configs = ClassLoader.getSystemResources(fullName);
            else
                configs = loader.getResources(fullName);
        } catch (IOException x) {
     
            fail(service, "Error locating configuration files", x);
        }

(2) 通过反射方法Class.forName()加载类对象,并用instance()方法将类实例化。
(3) 把实例化后的类缓存到providers对象中,(LinkedHashMap类型)然后返回实例对象。

5. 总结

5.1 优点

使用Java SPI机制的优势是实现解耦,使得第三方服务模块的装配控制的逻辑与调用者的业务代码分离,而不是耦合在一起。应用程序可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启用框架扩展或替换框架组件。

相比使用提供接口jar包,供第三方服务模块实现接口的方式,SPI的方式使得源框架,不必关心接口的实现类的路径,可以不用通过下面的方式获取接口实现类:

  • 代码硬编码import 导入实现类
  • 指定类全路径反射获取:例如在JDBC4.0之前,JDBC中获取数据库驱动类需要通过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类似语句先动态加载数据库相关的驱动,然后再进行获取连接等的操作
  • 第三方服务模块把接口实现类实例注册到指定地方,源框架从该处访问实例

通过SPI的方式,第三方服务模块实现接口后,在第三方的项目代码的META-INF/services目录下的配置文件指定实现类的全路径名,源码框架即可找到实现类

5.2 缺点

  • 虽然ServiceLoader也算是使用的延迟加载,但是基本只能通过遍历全部获取,也就是接口的实现类全部加载并实例化一遍。如果你并不想用某些实现类,它也被加载并实例化了,这就造成了浪费。获取某个实现类的方式不够灵活,只能通过Iterator形式获取,不能根据某个参数来获取对应的实现类。
  • 多个并发多线程使用ServiceLoader类的实例是不安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java,SPI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