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网络编程面试题汇总

常见的网络编程面试题汇总

一、前言

上篇文章为大家介绍先目前后台开发岗位的一些要求,请查看:后端开发岗位要求汇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今天这篇常见网络面试题是不对前面介绍岗位的网络部分的一个补充,这些面试题都是收集与网络,答案如果错误,请及时联系我进行修正,免的维大家造成知识的错误


二、网络面试题

tcp和udp的区别

(1) 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建立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 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3) TCP面向字节流,实际上是TCP把数据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UDP是面向报文的
UDP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对实时应用很有用,如IP电话,实时视频会议等)
(4) 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5) TCP首部开销20字节;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个字节
(6) TCP的逻辑通信信道是全双工的可靠信道,UDP则是不可靠信道。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
网络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拥塞控制是处理网络拥塞现象的一种机制。
流量控制
数据的传送与接收过程当中很可能出现收方来不及接收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发方进行控制,以免数据丢失。

多线程如何同步

windows

线程同步有四种方式:临界区、内核对象、互斥量、信号量。

Linux

线程同步有最常用的是:互斥锁、条件变量和信号量。

进程间通讯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进程间通信

Linux 进程间通信(IPC)以下以几部分发展而来:
早期UNIX进程间通信、基于System V进程间通信、基于Socket进程间通信和POSIX进程间通信。
UNIX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管道、FIFO、信号。
System V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System V消息队列、System V信号灯、System V共享内存、
POSIX进程间通信包括:posix消息队列、posix信号灯、posix共享内存。
现在linux使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1)管道(pipe)和有名管道(FIFO)
(2)信号(signal)
(3)消息队列
(4)共享内存
(5)信号量
(6)套接字(socket)

tcp连接建立的时候3次握手,断开连接的4次握手的具体过程

建立连接采用的3次握手协议,具体是指:
第一次握手是客户端connect连接到server,server accept client的请求之后,向client端发送一个消息,相当于说我都准备好了,你连接上我了,这是第二次握手,第3次握手就是client向server发送的,就是对第二次握手消息的确认。之后client和server就开始通讯了。
断开连接的4次握手,具体如下:
断开连接的一端发送close请求是第一次握手,另外一端接收到断开连接的请求之后需要对close进行确认,发送一个消息,这是第二次握手,发送了确认消息之后还要向对端发送close消息,要关闭对对端的连接,这是第3次握手,而在最初发送断开连接的一端接收到消息之后,进入到一个很重要的状态time_wait状态,这个状态也是面试官经常问道的问题,最后一次握手是最初发送断开连接的一端接收到消息之后。对消息的确认。

epoll与select的区别

(1) select缺点:
1.最大并发数限制:使用32个整数的32位,即32*32=1024来标识fd,虽然可修改,但是有以下第二点的瓶颈;
2.效率低:每次都会线性扫描整个fd_set,集合越大速度越慢;
3.内核/用户空间内存拷贝问题。

(2) epoll的提升:
1.本身没有最大并发连接的限制,仅受系统中进程能打开的最大文件数目限制;
2.效率提升:只有活跃的socket才会主动的去调用callback函数;
3.省去不必要的内存拷贝:epoll通过内核与用户空间mmap同一块内存实现。

epoll中et和lt的区别与实现原理(重要)

(1) epoll 两种工作模式
水平触发
内核中的socket接收缓冲区不为空,有数据可读,读事件一直触发
内核中的socket发送缓冲区不满,可以继续写入数据,写事件一直触发

边缘触发:
内核中socket接收缓冲区由空变为不为空,数据由不可读变为可读,事件触发(仅一次)。

内核中socket发送缓冲区由满变为不满,数据由不可写变为可写,事件触发(仅一次)。

(2) 工作模式选择时候,LT模式会一直触发可读可写事件,导致效率比较低。ET模式由于读写事件
仅通知一次,可能会存在数据丢失的可能。
(3) 1.ET模式时,当有多个连接同时到达服务器,epoll_wait会返回多个描述符,由于在ET模式下就绪状态只返回一次,
因此为了防止漏掉连接,需要循环调用accept直到接收全部连接(即返回EAGAIN错误)。
2. ET模式时,在读写数据时,同样需要注意读写事件只触发一次的问题,若一次读或写没有处理全部数据,
则会导致数据丢失。解决办法是,accept接收连接时,设置连接的套接字为非阻塞,
并在读写数据时循环调用read/write直到数据全部处理为止(即返回EAGAIN错误)。

  1. LT模式时,若监控epoll out事件,由于内核缓冲区一开始时一直处于可写状态,会导致epoll_wait一直返回,降低效率。解决办法,
    一开始不监听out事件,直接写数据直到写缓冲区满时(即返回EAGAIN错误),再监听out事件,当数据全部写完时,就取消对out事件的监听

网络其他问题汇总

1、connect方法会阻塞,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其长时间阻塞?
答:最通常的方法最有效的是加定时器;也可以采用非阻塞模式。

2、网络中,如果客户端突然掉线或者重启,服务器端怎么样才能立刻知道?
答:若客户端掉线或者重新启动,服务器端会收到复位信号,每一种tcp/ip得实现不一样,控制机制也不一样。

3.在子网210.27.48.21/30种有多少个可用地址?分别是什么?
答:30表示的是网络号(network number)是30位,剩下2位中11是广播(broadcast)地址,00是multicast地址,只有01和10可以作为host address。210.27.48.21/30代表的子网的网络号是30位,即网络号是210.27.48.21 & 255.255.255.251=210.27.48.20,此子网的地址空间是2位,即可以有4个地址:210.27.48.20, 210.27.48.21, 210.27.48.22, 210.27.48.23。第一个地址的主机号(host number/id)是0,而主机号0代表的是multicast地址。最后一个地址的最后两位是11,主机号每一位都为1代表的是广播(broadcast)地址。所以只有中间两个地址可以给host使用。其实那个问题本身不准确,广播或multicast地止也是可以使用的地址,所以回答4也应该正确,当然问的人也可能是想要你回答2。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回答是一个广播地址,一个multicast地址,2个unicast地址。

4.TTL是什么?有什么用处,通常那些工具会用到它?(ping? traceroute? ifconfig? netstat?)
答:TTL是Time To Live,一般是hup count,每经过一个路由就会被减去一,如果它变成0,包会被丢掉。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包在有回路的网络上死转,浪费网络资源。ping和traceroute用到它。

TTL是Time To Live,目前是hup count,当包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它就会被减去一,如果它变成0,路由器就会把包丢掉。IP网络往往带有环(loop),比如子网A和子网B有两个路由器相连,它就是一个loop。TTL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包在有回路的网络上死转,因为包的TTL最终后变成0而使得此包从网上消失(此时往往路由器会送一个ICMP包回来,traceroute就是根据这个做的)。ping会送包出去,所以里面有它,但是ping不一定非要不可它。traceroute则是完全因为有它才能成的。ifconfig是用来配置网卡的,netstat -rn 是用来列路由表的,所以都用不着它

5.路由表示做什么用的?在linux环境中怎么来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答:路由表是用来决定如何将包从一个子网传送到另一个子网的,换局话说就是用来决定从一个网卡接收到的包应该送的哪一张网卡上的。在Linux上可以用“route add default gw <默认路由器IP>”来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路由表是用来决定如何将包从一个子网传送到另一个子网的,换局话说就是用来决定从一个网卡接收到的包应该送的哪一张网卡上的。路由表的每一行至少有目标网络号、netmask、到这个子网应该使用的网卡。当路由器从一个网卡接收到一个包时,它扫描路由表的每一行,用里面的netmask和包里的目标IP地址做并逻辑运算(&)找出目标网络号,如果此网络号和这一行里的网络号相同就将这条路由保留下来做为备用路由,如果已经有备用路由了就在这两条路由里将网络号最长的留下来,另一条丢掉,如此接着扫描下一行直到结束。如果扫描结束任没有找到任何路由,就用默认路由。确定路由后,直接将包送到对应的网卡上去。在具体的实现中,路由表可能包含更多的信息为选路由算法的细节所用。题外话:路由算法其实效率很差,而且不scalable,解决办法是使用IP交换机,比如MPLS。
在Linux上可以用“route add default gw <默认路由器IP>”来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6.在网络中有两台主机A和B,并通过路由器和其他交换设备连接起来,已经确认物理连接正确无误,怎么来测试这两台机器是否连通?如果不通,怎么来判断故障点?怎么排除故障?
答:测试这两台机器是否连通:从一台机器ping另一台机器
如果ping不通,用traceroute可以确定是哪个路由器不能连通,然后再找问题是在交换设备/hup/cable等。

7.网络编程中设计并发服务器,使用多进程 与 多线程 ,请问有什么区别?
答案一:
1,进程: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复制品。子进程获得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复制品。
2,线程:相对与进程而言,线程是一个更加接近与执行体的概念,它可以与同进程的其他线程共享数据,但拥有自己的栈空间,拥有独立的执行序列。
两者都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度,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和响应时间。
线程和进程在使用上各有优缺点:线程执行开销小,但不利于资源管理和保护;而进程正相反。同时,线程适合于在SMP机器上运行,而进程则可以跨机器迁移。

答案二:
根本区别就一点:用多进程每个进程有自己的地址空间(address space),线程则共享地址空间。所有其它区别都是由此而来的:
1。速度:线程产生的速度快,线程间的通讯快、切换快等,因为他们在同一个地址空间内。
2。资源利用率:线程的资源利用率比较好也是因为他们在同一个地址空间内。
3。同步问题:线程使用公共变量/内存时需要使用同步机制还是因为他们在同一个地址空间内。


网络编程的一般步骤

对于TCP连接:

1.服务器端1)创建套接字create;2)绑定端口号bind;3)监听连接listen;4)接受连接请求accept,并返回新的套接字;5)用新返回的套接字recv/send;6)关闭套接字。

2.客户端1)创建套接字create; 2)发起建立连接请求connect; 3)发送/接收数据send/recv;4)关闭套接字。

TCP总结:

Server端:create – bind – listen-- accept-- recv/send-- close

Client端:create------- conncet------send/recv------close.

对于UDP连接:

1.服务器端:1)创建套接字create;2)绑定端口号bind;3)接收/发送消息recvfrom/sendto;4)关闭套接字。

2.客户端:1)创建套接字create;2)发送/接收消息sendto/recvfrom;3)关闭套接字.

UDP总结:

Server端:create----bind ----recvfrom/sendto----close

Client端:create---- sendto/recvfrom----close.

TCP的重发机制是怎么实现的

​ 1.滑动窗口机制,确立收发的边界,能让发送方知道已经发送了多少(已确认)、尚未确认的字节数、尚待发送的字节数;让接收方知道(已经确认收到的字节数)。

​ 2.选择重传,用于对传输出错的序列进行重传。

TCP为什么不是两次连接?而是三次握手?

如果A与B两个进程通信,如果仅是两次连接。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A发送完请报文以后,由于网络情况不好,出现了网络拥塞,即B延时很长时间后收到报文,即此时A将此报文认定为失效的报文。B收到报文后,会向A发起连接。此时两次握手完毕,B会认为已经建立了连接可以通信,B会一直等到A发送的连接请求,而A对失效的报文回复自然不会处理。依次会陷入B忙等的僵局,造成资源的浪费。

connect方法会阻塞,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其长时间阻塞?

可以考虑采用异步传输机制,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步传输中,如果调用recvfrom后会一致阻塞运行,从而导致调用线程暂停运行;异步传输机制则不然,会立即返回。

网络编程中设计并发服务器,使用多进程与多线程,请问有什么区别?

答案一:

1,进程: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复制品。子进程获得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复制品。

2,线程:相对与进程而言,线程是一个更加接近与执行体的概念,它可以与同进程的其他线程共享数据,但拥有自己的栈空间,拥有独立的执行序列。两者都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度,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和响应时间。

线程和进程在使用上各有优缺点:线程执行开销小,但不利于资源管理和保护;而进程正相反。同时,线程适合于在SMP机器上运行,而进程则可以跨机器迁移。

答案二:

根本区别就一点:用多进程每个进程有自己的地址空间(address space),线程则共享地址空间。所有其它区别都是由此而来的:

1.速度:线程产生的速度快,线程间的通讯快、切换快等,因为他们在同一个地址空间内。

2.资源利用率:线程的资源利用率比较好也是因为他们在同一个地址空间内。

3.同步问题:线程使用公共变量/内存时需要使用同步机制还是因为他们在同一个地址空间内。


connect会阻塞,怎么解决

connect调用的时候,当发起主动连接的时候,如果服务端关闭,则进程会被connect阻塞,等待较长时间返回。假如直接将connect直接定义为非阻塞的,则无法确定connect是否连接成功。
1.建立socket
2.将该socket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3.调用connect()
4.使用select()检查该socket描述符是否可写
5.根据select()返回的结果判断connect()结果
6.将socket设置为阻塞模式

Linux的并发模型有哪些

(1) Linux的并发模型有三种,包括:多进程并发、多线程并发以及IO复用模型。
(2)多进程并发:accept返回成功时候,就为这一个连接fork一个进程,专门处理这个连接上的数据收发,等这个连接处理结束之后就结束这个进程
线程并发:类似多进程方式,但是针对一个连接启动一个线程。
优点: 相对多进程方式,会节约一些资源,会更加高效一些。
缺点: 相对多进程方式,增加了编程的复杂度,因为需要考虑数据同步和锁保护。另外一个进程中不能启动太多的线程。
在Linux系统下线程在系统内部其实就是进程,线程调度按照进程调度的方式去执行的
Select+多线程:有一个线程专门用于监听端口,accept返回之后就把这个描述符放入 描述符集合 fd中,一个线程用select去轮训描述符集合,
在有数据的连接上接收数据,另外一个线程专门发送数据。当然也可以接收和发送用一个线程。
epoll方式:一个线程专门进行端口监听,accept接收到连接的时候,把该连接设置成非阻塞模式,
把 epoll事件设置成边缘触发方式,加入到epoll管理。接收线程阻塞在epoll的等待事件函数。另外一个线程专门用于数据发送.

tcp结束连接怎么握手,time_wait状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time_wait状态?哪一方会有time_wait状态,如何避免time_wait状态占用资源?

tcp通过四次挥手结束连接。
TIME_WAIT: 表示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并且已经发送了ACK。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没有了报文交互,那么TIME_WAIT状态
下的TCP连接会等待2*MSL,然后回到CLOSE状态。(Max Segment Lifetime,最大分段生存期,
指一个TCP报文在Internet上的最长生存时间。每个具体的TCP协议实现都必须选择一个确定的MSL值,
RFC 1122建议是2分钟,但BSD传统实现采用了30秒,Linux可以cat /proc/sys/net/ipv4/tcp_fin_timeout看到本机的这个值)。
如果FIN_WAIT_1状态下,收到了对方同时带FIN标志和ACK标志的报文时,可以直接进入到TIME_WAIT状态,而无须经过FIN_WAIT_2状态。
TIME_WAIT状态是发起断连的一端存在的状态。

TIME_WAIT状态存在的意义:
1、实现可靠的全双工连接:因为在最后一次发送ACK报本可能丢失,则对端可能会希望本端复位重发,导致错误产生。
2、允许老的重复的分段在网络上消失。


三、总结

网络相关的面试题,后台开发的同学需要认真学习和加强,比较这个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遇到的情形也比较多,需要大家认真学习总结,这样才能游刃有余~


四、往期精彩汇总

GDB 多线程之旅

肝!动态规划

C++使用锁注意事项

呕心沥血的递归

muduo源码剖析学习总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台服务器开发,更多精彩等你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网络编程,面试题,后台开发,网络,面试,网络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