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兴相术
享年于公元前324年至公元前250年之间的战国阴阳家“邹洐”首创五行学说,并以“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闻名后世,西汉时期兴起的“医术”、“相术”都跟他的五行学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医术和相术本是同源,医术高明者观察力极强,相术水平也极其高明。享年于公元前407年至公元前310年之间,出生于河北沧州任丘的神医“扁鹊”在公元前357年面见“田齐恒公”田午时,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后来又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后来又说“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由于“田午”讳疾忌医,最终一命呜呼,此事记录在《韩非子•喻老》一文中。
在《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中,对各种肤色的生死判断记载为,『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青如翠羽者生;赤如衄(Nv4)血者死,赤如鸡冠者生;黄如枳实者死,黄如蟹腹者生;白如枯骨者死,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炲(Tai2)者死,黑如乌羽者生』。
在《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中,对“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类型的“五行人”都做了简单的特征刻画,指出『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形色相得者,富贵大乐。大忌常加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
在《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第七十二》中,对“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阴阳平和”这五种类型的“五态人”都做了简单的特征刻画,指出『太阴之人,其状黮(Dan4)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Guo2)然未偻,贪而不仁,下齐湛(Zhan4)湛,好内而恶出,人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伏,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常出于背,提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秦始皇46岁时,听从“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经过这场轰轰烈烈的“焚书运动”,先秦典籍大量覆灭,给汉初时重治典籍提供了广阔舞台,侥幸不在焚毁之列的“医药卜筮”书籍,其中蕴含的思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新典籍中思想的源头。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写道,『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汉高祖刘邦后来的丈人“吕公”在初次见到他时,『大惊,起,迎之门』,然后就把女儿“吕雉”嫁给了他,并说道,『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又写道,『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適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兒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写道,『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後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後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子当代,亚夫何说侯乎?然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指示我。”许负指其口曰:“有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相士“许负”对享年于公元前199年至公元前143年之间的“周亚夫”作出了两条不可思议的预言,一是“封侯”,二是“饿死”,这两条预言后来都应验了,“滕蛇入口”的相貌也成为了经典的“饿死之相”,被写入了“相术教材”。
司马迁在《史记》中多处写到了与“相术”有关的秩事,但他只是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正如他的老师“董仲舒”于公元前134年进献给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中所写到的,『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相术”的道理过于艰深晦涩,即使是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大儒“董仲舒”也是难以窥得其中奥义的。在《举贤良对策》中,“董仲舒”写道,『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他那著名的“天人感应”思想、“大一统”学说,也都只是从《春秋》一书中推演出来的心得体悟,比如『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等等。
本节到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