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pring IOC AOP的个人理解总结

反射机制:通过类的名字newInstance出来一个对象出来。从而可以找到该类的方法和参数。(动态代理)

Spring:

IOC:依赖注入:1)在XML中写bean ,开启注解 注入。

                        2)扫描包,开启注解注入。(当扫描到@Repository、@Service、@Controller 自动创建对象(反射机制)

                        3)通过@Autowired  (反射机制)用接口找到spring 容器中实例化的对象。

为什么:为什么可以通过@Autowired  (反射机制)用接口找到spring 容器中实例化的对象呢?

       因为它回去找该接口的实现,又因为该接口的实现在容器中是唯一一个,所以就找到了具体的实现类。如果实现不是唯一一个的可以用@Qualifier注解指定我们所需要的实现类。

qualifier的意思是合格者,通过这个标示,表明了哪个实现类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AOP: 通常是把某个类中的某个方法的功能给增强   

1)  确定目标类。

2)  定义切面。(可以在切面的通知方法上定义切入点)

3)  在xml中定义切面中通知与切入点的关系。

连接点:目标对象接口中所有的方法都是连接点

切入点:目标对象接口中需要增强的方法为切入点

切面:before,after,AfterRunning(返回通知, 在方法返回结果之后执行)

           AfterThrowing(异常通知, 在方法抛出异常之后),

Around(环绕通知, 围绕着方法执行)

         这些方法的类均为切面,

通知:会把目标对象的所有方法都作为切入点

顾问:包装了通知并且可以指定切入点。


以上是个人的理解总结,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感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