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万亿产业集群,成都打造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一个维修车间和一个库房,是61年前红光电子管厂开始建厂时的全部厂房。

6年后的1964年,这里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只批量生产的黑白显像管。又过了两年,中国首只有着“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彩色显像管也在这里诞生。

“北有首钢,南有红光”是当时舆论对这家电子元件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工厂的赞誉,也是那个时代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代表性标签。

如今,红光电子管厂的原址已经被改造成多元的文化创意园区,而以红光为代表的、在新中国“一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通过不断的转型升级,走向以“黑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质量、全产业链、集群发展的科技高地,并将在“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成为成都首个冲击万亿规模的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称,“成都是我国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领军城市,也是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主阵地。2018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342.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占比达到40%以上,对本地经济起到明显的助推作用。”

2016年5月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这意味着它已经不只是西部的城市,而且是中国大布局中的一面旗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座开放的城市,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顺应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过程中,将扮演新的角色,承担新的使命,而作为其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走向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从“三根半烟囱”到万亿级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2019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前后,成都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到2022年打造成为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这将是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而这个万亿级产业的开端,是从成都“三根半烟囱”时代开始的。

老成都人,在回忆起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工业基础时,将其概括为“三根半烟囱”——启明电灯公司、造币厂、军火厂,还有半根是火柴厂。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把成都确定为全国8个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成都投资重点建设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

彼时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电子工业占9项,其中4项落户在了成都东郊,红光电子管厂就是其中之一。

一批批建设者从各地来到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东郊,钱玉趾就是那时从江苏来到成都的。他记得自己第一项任务就是试制显像管的玻璃外壳,那是显像管的主要部件,直接影响到显像管的加工和质量,而这时主厂房还没有建起来,苏联的压机和模具还都没有运到。

“这就好比煮饭,煮饭需要锅,但是当时我们没有锅。”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1959年11月11日上午,红光厂装配车间试制出了合格的显像管,这是成都东郊生产的第一只黑白显像管,也是中国第一家电子束管工厂生产的第一只黑白显像管。钱玉趾清晰地记得它的各个参数:“型号是35SX2B,对角线35厘米,荧屏呈曲面”。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成都市五大制造业之首,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前景广阔。电子信息产业在成都的发展历史比较久、起步比较早,早在‘一五’规划时期,成都就成为国家规划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只黑白显像管’和‘中国第一只投影显像管’;在‘三线建设’时期,聚集了大量的电子信息科研院所,第十研究所研制的‘星载应答机’和前锋无线电仪器厂研制的‘时间统一勤务系统及低频接收机’,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号)发射;在上世纪到本世纪初,借助西部大开发的红利,成都本地电子信息企业开始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也开始集中发力,德州仪器、英特尔、京东方、华为等一大批国际国内龙头企业落户成都;进入新时代,成都市围绕打造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培育取得了巨大成效。我们力争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称。

这位负责人表示,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迈向高质量发展,背后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除了多年积累的雄厚的产业基础,科教资源也是成都能够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力。成都有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还有大批的电子信息相关高校,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中国排名第一位,也是最早一批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其在读学生将近4万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占比一半。这些学生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以后,留在成都的超过40%,其中只有不到20%的川籍学生,这说明成都是一个非常适合科技人员工作学习的地方,这些都对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上述负责人介绍道。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成都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7所。

“成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上述负责人分析,据测算,到2022年成都的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外来消费占比超过30%,消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60%以上。

“多重因素的合力下,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开始转化为面向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上述负责人称。

2018年11月,国家工信部第二次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分地区来看,四川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为70.13,较前一年的69.7有所提升。2018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58亿元,同比增长14.1%,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七。

其中,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收入7366亿元,在省内占比约79.6%,显示出成都作为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重要一极的地位。

2019年1-11月,成都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94.3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市软件服务业1775家纳入统计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69.5亿元,同比增长13.6%。

“目前,成都已形成了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正聚焦‘一芯、一屏’攻坚突破集群发展。”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态势,预计未来两年有望达到年均15%的增速,到2020年前后成都市有信心实现首个万亿级产业目标。

首个万亿产业集群,成都打造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_第1张图片

完善产业链,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按照成都市《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将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信息网络六大领域,攻坚18项重点任务,打造集“芯-屏-端-软-智-网”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促进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初,华为在法国巴黎正式发布旗下P系列旗舰手机P30和P30 Pro后,京东方副总裁原烽转发了华为发布会的微博,并对猜测“华为P30 Pro采用的是BOE的屏幕?”回复了一个帅气表情。

“世界仅有的两条柔性屏生产线,一条在韩国,另一条在成都。”彼时有报道称,“两年前,京东方AMOLED柔性屏就在成都高新区实现量产,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垄断格局。这是中国柔性屏在世界崛起的重大里程碑。”

资料显示,成都的新型显示屏产量占全国15%以上,京东方在成都建成的高端柔性屏AMOLED 6代生产线,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批量生产柔性显示屏的国家。

最新报道称,在京东方的成都生产线,比头发丝直径还要薄的第六代柔性显示屏已经为企业带来2020年的订单,2020年产量将提升2-3倍。

“产量的提升,得益于周边配套企业的聚集。”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回忆起此前的经时说,当时生产线上的一个精密金属配件的清洗,都要打着“飞的”去国外,一个来回就要40多天。

“因为物流周期比较长,我们需要备的这种备件数量就比较多,会占用我们很大成本。”他对媒体称,如今,这类清洗的企业就在成都本地的园区里,两三天洗好的配件就能送回来。“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物流的距离短了,材料设备的运输质量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提高。”

如今,京东方厂房3到5公里的范围内,能看到很多上下游的配套工厂,有的已经建成了,有的还在建设中。

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新型显示产业主营收入规模已达267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新型显示产业工业投资172.23亿元,占计划投资额的160.14%。

目前,成都新型显示产业主要围绕京东方、中电熊猫、天马微电子等面板制造企业,还在不断向产业链上游、下游延伸拓展,主要配套企业及产品,已聚集了业成科技(触控模组)、中光电(玻璃基板)、吉锐时代(触控模组)、路维光电(掩膜版)、东进世美肯(化学品)、日东电工(偏光片)、日本出光兴产(OLED材料)、精电国际(车载显示)等众多企业。

整体来看,成都的新型显示产业的全产业链已成雏形,关键技术领先全国,终端产品优势明显。

2019年4月21日,成都天府新区紫光芯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投资约50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为2000亩,预计在2022年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将对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产业从研发源头上形成强势引领。”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缩短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水平与国际一流厂商的技术差距,对我国实现高端、自主可控集成电路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2019年5月,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将以集成电路技术和产品为着力点,打造由集成电路原始创新促进服务中心、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电路人才交流投资服务平台构成的“1心+1院+2平台”架构体系,推动形成“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生态体系。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但国产化率不到10%,芯片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

成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主要是借大企业和“中游”产业之势,向附加值较高的上下游拓展延伸,打响“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名气,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落户。2018年,成都出台了集成电路产业支持政策,对集成电路重要环节进行了精准扶持。

四个月后,12台挖掘机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轰鸣,2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据介绍,开工项目总投资达160余亿元,包括13个产业项目和15个功能配套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办公室主任李江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过去招商有点百花齐放,有做制药的,有做包装的等等,比较杂乱。现在我们按照‘一枝独秀’的方向来发展,更加注重大项目,挖掘它背后的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这是继2017年7月产业发展大会提出“要以电子科技大学为核心,以郫都区和高新西区为两翼,按照产业生态圈理念,科学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后,成都市规划形成“1+N”的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布局、全面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迈出的重要一步。

走出去,引进来,自主创新,“内”“外”相融的智慧

160亿元,这是2019年7月在深圳举行的“中国显示向西看”“成都市郫都区电子信息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的成绩单。从柔性显示、半导体检测,到5G、物联网,一大拨高精尖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成都市郫都区。

此前的三个月,这样的推介会已经在上海举办过一场,现场签约协议总投资为290亿元。

“未来的郫都,将以更加科学、优化的空间布局,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更具规模的城市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郫都区相关负责人发出邀请。

走出去,引进来,吸引强大的外部资源,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得以高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有一个朋友不久前把企业落在成都。他说,这里就像几年前的深圳。”成都一家科研机构负责人说,“目前来看,很多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只是把部分业务条线迁往成都,但随着成都产业高地的效应不断加强,对外的引力会越来越大。”

目前,英特尔、IBM、戴尔、华为等6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公司,60余万从业人员在成都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0余户,其中电子制造业500余户。

“华为成都研究所目前员工已超过1万人,同时拥有全球存储总部、5G网络研发中心、华为首个理论部,并且和四川在新材料、新无线通信、新型显示、新光通信、新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有供应链合作。腾讯的王者荣耀团队也在成都,还有很多大企业在成都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成都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

“2008年7月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腾讯成都分公司从300人的团队扩张到了超过4400人,成为了腾讯在西部地区的人才和业务中心,所涵盖的业务包含了云和智慧产业、游戏研发、软件研发、客服、信息安全等几乎全量业务。”腾讯成都相关负责人称。

“大家熟知的王者荣耀正是成都制造的优秀产品,成为全球MOBA类游戏的标杆。同时,我们还以王者荣耀为品牌,将传统文化、非遗、各类跨界合作与全民IP合作融合,发展新文创的产业,不断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中国文化。”腾讯成都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四川、成都的重要合作伙伴,腾讯还参与了成都天府绿道智慧绿道建设,成为2021年大运会战略合作伙伴和赞助商,通过科技赋能多方面参与城市管理和民生改善,助力营商环境提升。接下来,双方还将共同探讨,在文创和智慧城市两个核心方向的深度合作。

“最初选择在成都成立分公司,主要是考虑综合成本因素。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感受到成都高新区在区位、科技人才的重视度、基础条件、自然环境、文化等多方面在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尤其是对企业的影响和服务意识非常强。这样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团队的规模开始逐渐扩大。”腾讯成都相关负责人说。

正是其优越的营商环境,使得成都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电子信息领域的“黑科技”和优秀企业,不断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条和生态。

这些企业中,就有成立于2013年11月的四川本土企业——极米科技。刚刚过去的“双十二”网络购物节,极米科技在天猫投影品类的全网销量、销售额第六次问鼎。

据全球权威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极米科技继续保持中国市场出货量第一。不仅在销售市场上持续领跑,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多方面,这家企业都树立了标杆,引领行业发展。

“黑科技”在极米的产品中不断涌现。例如,蜥蜴在灼热的沙地中“待机”时,会通过不断地变换和抬起脚掌的方式来防止掌心过热。以此为灵感,“极米H3”的散热系统设计为分离散热与精准散热,分离散热可以通过设置多个散热系统来对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通过高温期间的单独散热来提高散热效率,最终使得“极米H3”不仅亮度暴涨,温度和噪音也被控制在了理想范围之内。

《人民日报》称:“极米的创新是颠覆式的,这种创新从用户痛点出发,打造了一个全新形态的产品,改变了一个行业的竞争态势。”

不仅规模大、有影响力的企业如此,不同细分行业的成长型企业也是如此。

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四方伟业是靠垃圾短信防控的软件系统起家,主要客户是华为。2015年开始转型大数据、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做超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服务。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这里有一个‘数据湖’,从不同渠道流入的数据在‘水质’上存在差异,需要我们做净化处理,这就是标准化的数据治理,然后是存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数据泄露。存储后的海量数据经过分析和可视化运用转化,加入人工智能,就能减少人工、提高效率。”四方伟业副总经理颜怀柏回忆起这家本土软件企业的发展进程,看着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找更多的办公楼,一时颇有感触。

更多像四方伟业这样的本土企业在成都生长壮大,作为产业链的一环,不仅与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也在各自领域内实现创新突破。

比如,自称“体量不大”,却在业界有相当名气的自主创新企业——成都纵横自动化。

“从产值或者规模来讲,目前来看纵横并没有足够大,但是在创新和带动细分产业方面,外界对我们有相当的认可度。”纵横自动化相关负责人称。

从飞控到无人机,这家企业跨越了不少阻碍。

“最开始的时候,整个无人机的供应链方面都还不完善,需要跟上下游的企业比如电池厂商去联合攻克很多难题。”2018年纵横自动化牵头成立了无人机协会,尝试做一整套无人机行业标准。“这对于成都整个无人机产业的联合是有推动作用的。今后的几年应该会把整个供应链上一些优质的企业吸引过来,或者将我们本地的一些企业培育得更好。”纵横自动化相关负责人说。

“从千亿到万亿的跨越,不止是规模的增长,更是质量与效益的跃迁。”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内外结合、错位协同,是成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冲击万亿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的战略,而城市与产业的共生共荣,顶层设计与重点领域突破的齐头并进,则为成都持续冲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作者丨艾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首个万亿产业集群,成都打造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