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利用资源向量Available。这是一个含有m个元素的数组,其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一类可利用的资源数目,其初始值是系统中所配置的该类全部可用资源的数目,其数值随该类资源的分配和回收而动态地改变。如果Available[j]=K,则表示系统中现有Rj类资源K个。
(2) 最大需求矩阵Max。这是一个n×m的矩阵,它定义了系统中n个进程中的每一个进程对m类资源的最大需求。如果Max[i,j]=K,则表示进程i需要Rj类资源的最大数目为K。
(3) 分配矩阵Allocation。这也是一个n×m的矩阵,它定义了系统中每一类资源当前已分配给每一进程的资源数。如果Allocation[i,j]=K,则表示进程i当前已分得R j类资源的数目为K。
(4) 需求矩阵Need。这也是一个n×m的矩阵,用以表示每一个进程尚需的各类资源数。如果Need[i,j]=K,则表示进程i还需要R j类资源K个,方能完成其任务。
上述三个矩阵间存在下述关系:
Need[i, j]=Max[i, j]-Allocation[i, j]
设Requestᵢ是进程Pᵢ的请求向量,如果Requestᵢ[j]=K,表示进程Pᵢ需要K个Rⱼ类型的资源。当Pᵢ发出资源请求后,系统按下述步骤进行检查:
(1)如果Requestᵢ[j]<=Need[i, j],便转向步骤(2);否则认为出错,因为它所需要的资源数已超过它所宣布的最大值。
(2)如果Requestᵢ[j]<=Available[j],便转向步骤(3);否则,表示尚无足够资源,Pᵢ须等待。
(3)系统试探着把资源分配给进程Pᵢ,并修改下面数据结构中的数值:
(4)系统执行安全性算法,检查此次资源分配后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若安全,才正式将资源分配给进程Pᵢ,以完成本次分配;否则,将本次的试探分配作废,恢复原来的资源分配状态,让进程Pᵢ等待。
(1)设置两个向量:①工作向量Work,它表示系统可提供给进程继续运行所需的各类资源数目,它含有m个元素,在执行安全算法开始时,Work=Available;②Finish:它表示系统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分配给进程,使之运行完成。开始时先做Finish[i]:=false;当有足够资源分配给进程时,再令Finish[i]:=true。
(2)从进程集合中找到一个能满足下述条件的进程:
①Finish[i]=false;
②Need[i, j]<=Work[j];
若找到,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3)当进程Pᵢ获得资源后,可顺利执行,直至完成,并释放出分配给它的资源,故应执行: .
Work[j] = Work[j]+Allocation[i, j];
Finish[i] =true;
go to step 2;
(4)如果所有进程的Finish[j]=true都满足,则表示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否则,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假定系统中有五个进程{P₀,P₁, P₂,P₃, P₄}和三类资源{A, B, C},各种资源的数量分别为10、5、7,在T₀时刻的资源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所示。
(1) T₀时刻的安全性:利用安全性算法对T₀时刻的资源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可知,在T₀时刻存在着一个安全序列{P₁, P₃, P₄,P₂,P₀},故系统是安全的。
(2) P₁请求资源: P₁发出请求向量Request₁(1, 0, 2),系统按银行家算法进行检查:
①Request₁(1, 0, 2)<=Need₁(1, 2, 2);
②Request₁(1, 0, 2)<=Available₁(3, 3, 2);
③系统先假定可为P₁分配资源,并修改Available,Allocation₁和Need₁向量,由此形成的资源变化情况如本文图1中的圆括号所示;④再利用安全性算法检查此时系统是否安全,如下图所示。
(3) P₄请求资源: P₄发出请求向量Request₄(3,3, 0), 系统按银行家算法进行检查:
①Request₄(3,3,0)<=Need₄(4,3,1);
②Request₄(3,3,0)> Available(2,3,0), 让P₄等待。
(4) P₀请求资源: P₀发出请求向量Request₀(0, 2, 0),系统按银行家算法进行检查:
①Request₀(0,2,0)<=Need₀(7, 4, 3);
②Request₀(0,2, 0)<=Available(2,3,0);
③系统暂时先假定可为P₀分配资源,并修改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5)进行安全性检查:可用资源Available(2,1, 0)已不能满足任何进程的需要,故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此时系统不分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