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主从配置
主/从库核心配置#主库配置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repl'@'%' identified by 'repl4slave';
flush privileges;
添加从库
#添加一个新的从库,获取主库上一个带binlog及pos偏移量的备份,在从库上恢复后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99.117',
master_user='repl',
master_port=7000,
master_password='repl4slave',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1',
master_log_pos=200;
>start slave;
>show slave status\G;
stop slave;
set global sql_slave_skip_counter=1;
start slave;
show slave status\G;
GTID主从配置
一个事务对应一个唯一ID,一个GTID在一个服务器上只会执行一次,GTID是用来替代以前classic的复制方法,mysql5.62支持,mysql5.6.10后完善
优点:相对于行复制来讲数据安全性更高,故障切换更简单
主从库核心配置
[mysqld]
#GTID:
gtid_mode=on
enforce-gtid-consistency=on
#binlog
log-bin=mysql-bin
log-slave-updates=1(从库要是想写binlog,打开此参数)
添加从库
GTID添加从库有两种方法:
1.如果master所有的binlog还在,安装slave后,直接change master 到master,原理是直接获取master所有的gtid并执行
优点是简单
缺点是如果binlog太多,数据完全同步需要的时间较长,并且需要master一开始就启用了GTID
总结:适用于master也是新建不久的情况
2.通过master或者其它slave的备份搭建新的slave.
原理:获取master的数据和这些数据对应的GTID范围,然后通过在slave设置@@GLOBAL.GTID_PURGED从而跳过备份包含的GTID
优点是可以避免第一种方法中的不足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
总结:适用于拥有较大数据集的情况
mysqldump在备份的时候需要指定--master-data=2
导出的语句中包括:set @@GLOBAL.GTID_PURGED='c8d960f1-83ca-11e5-a8eb-000c29ea831c:1-745497';
恢复时,需要先在slave上执行一个reset master;再执行change master to
perconaxtrabackup
xtrabackup_binlog_info包含了GTID在信息
做从库恢复后,需要手工设置:
set@@GLOBAL.GTID_PURGED='c8d960f1-83ca-11e5-a8eb-000c29ea831c:1-745497';
恢复后,执行change master to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99.117',
master_user='repl',
master_port=7000,
master_password='repl4pass',
master_auto_position=1;
stop slave;
set gtid_next='xxxxxxxx:N';
begin;
commit;
set gtid_next='automatic';
start slave;
rpel |
change master |
error |
classic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99.117', master_user='repl', master_port=7000, master_password='repl4pass',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8', master_log_pos=896; |
stop slave; set global sql_slave_skip_counter=1; start slave; show slave status\G; |
GTID |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99.117', master_user='repl', master_port=7000, master_password='replpass', master_auto_position=1; |
stop slave; set gtid_next='xxxxxxxx:N'; begin; commit; set gtid_next='automatic'; start slave; |
GTID限制
不支持非事务引擎(从库报错,stopslave; start slave; 忽略)
不支持create table … select 语句复制(主库直接报错)
不允许在一个SQL同时更新一个事务引擎和非事务引擎的表
在一个复制组中,必须要求统一开启CTID或是关闭GTID
开启DTID需要重启(5.7中可能不需要)
开启DTID后,就不在使用原来的传统的复制方式
对于createtemporary table 和drop temporary table语句不支持
不支持sql_slave_skip_counter
MySQL复制默认是异步复制,Master将事件写入binlog,但并不知道Slave是否或何时已经接收且已处理。在异步复制的机制的情况下,如果Master宕机,事务在Master上已提交,但很可能这些事务没有传到任何的Slave上。假设有Master->Salve故障转移的机制,此时Slave也可能会丢失事务。
binlog_format区别
级别 |
优点 |
缺点 |
statement |
binlog文件较小 日志是包含用户执行的原始SQL,方便统计和审计 出现最早,兼容较好 |
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主从不一致 对一些系统函数不能准确复制或是不能复制 |
row |
相比statement更加安全的复制格式 在某些情况下复制速度更快(SQL复杂,表有主键) 系统的特殊函数也可以复制 更少的锁 更新和删除语句检查是否有主键,如果有则直接执行,如果没有,看是否有二级索引,如再没有,则全表扫描 |
binlog比较大(myql5.6支持binlog_row_image) 单语句更新(删除)表的行数过多,会形成大量binlog 无法从binlog看见用户执行SQL(5.6中增加binlog_row_query_log_events记录用户的query) |
mixed |
混合使用row和statement格式,对于DDL记录statument,对于table里的行操作记录为row格式。 如果使用innodb表,事务级别使用了READ_COMMITTED or READ_UMCOMMITTED日志级别只能使用row格式。 但是使用ROW格式中DDL语句还是会记录成statement格式。 |
mixed模式中,那么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自动将binlog模式由SBR模式改成RBR模式。 当DML语句更新一个NDB表 当函数中包含UUID时 2个及以上auto_increment字段的表被更新时 行任何insert delayed语句时 用UDF时 视图中必须要求使用RBR时,例如创建视图使用了UUID()函数 |
复制参数
master |
slave |
log-bin=/data/mysql/mysql3316/logs/mysql-bin server-id=[ip]port log-bin-index=mysql-bin.index binlog_format=row binlog_cache_size=1M max_binlog_size=1G sync_binlog=0 expire_logs_days=7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1 #使用存储过程或函数打开
enforce-gtid-consistency=1 gtid-mode=on gtid-next gtid-purged gtid-execued 执行过的gtid
复制过滤 建议能不用就不用,如果必须用,在从库上操作,不要在主库上设置
==================== binlog-do-db binlog-ignore-db |
server-id log_slave_updates #会把复制的binlog也写到binlog中 relay_log_recover=1 #在slave崩溃或正常启动时,未应用完的relay_log会被删掉,重新从master请求binlog再次生成relay_log skip-slave-start slave_transaction_retries #slave复制中,如果因为innodb死锁或者锁超时导致复制线程执行的事务失败重试次数,一般为5 slave_parallel_workers #5.6引入基于库计并发复制的功能,默认是关闭的 read-only #打开只读,但对有super权限的用户无效 slave_net_timeout = 10#默认3600s slave_skip_errors
log-slow-slave-statements #默认复制慢语句不会记录到慢日志中,启动此功能,会把复制中超过long_query_time的语句记录到慢日志中 max_relay_log_size 设置relay_log的最大大小,建议不设置 relay-log-info-file #relay_log的索引文件 relay_log_purge 默认开启,在relay_log使用完毕后,尽可能的清理掉 replicate-same-server-id 对于相同的server-id的binlog event默认不执行 slave_load_tmpdir 对于复制load data in file语句,slave指定创建临时文件的目录,默认是tmpdir relay_log_space_limit 限制relay_log战胜磁盘的总大小
=========================== #slave to filter replicate-do-db replicate-ignore-db repicate-rewrite-db 如果master和slave有个库同名了,可使用rewrite规则,将这个库上的复制重写到另一个新的库上 replicate-do-table replicate-ignore-table replicate-wild-do-table replicate-wild-ignore-table |
官方半同步复制的概念:
1.当Slave主机连接到Master时,能够查看其是否处于半同步复制的机制。
2.当Master上开启半同步复制的功能时,至少应该有一个Slave开启其功能。此时,一个线程在Master上提交事务将受到阻塞,直到得知一个已开启半同步复制功能的Slave已收到此事务的所有事件,或等待超时。
3.当一个事务的事件都已写入其relay-log中且已刷新到磁盘上,Slave才会告知已收到。
4.如果等待超时,也就是Master没被告知已收到,此时Master会自动转换为异步复制的机制。当至少一个半同步的Slave赶上了,Master与其Slave自动转换为半同步复制的机制。
5.半同步复制的功能要在Master,Slave都开启,半同步复制才会起作用;否则,只开启一边,它依然为异步复制。
同步(社区增强半同步),异步,半同步复制的比较:
同步复制:Master提交事务,直到事务在所有的Slave都已提交,此时才会返回客户端,事务执行完毕。缺点:完成一个事务可能会有很大的延迟。
异步复制:当Slave准备好才会向Master请求binlog。缺点:不能保证一些事件都能够被所有的Slave所接收。
半同步复制:半同步复制工作的机制处于同步和异步之间,Master的事务提交阻塞,只要一个Slave已收到该事务的事件且已记录。它不会等待所有的Slave都告知已收到,且它只是接收,并不用等其完全执行且提交。
半同步,开启后严重影响性能
解决主库不关心日志是否被从库读到
半同步配置,在master和slave上都配置
master
[mysqld]
rpl_semi_sync_master_enabled=1
rp;_semi_sync_master_timeout=1000#1s
slave
[mysqld]
rpl_semi_sync_slave_enabl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