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服务器处理完成后立即断开TCP连接(无连接),服务器不跟踪每个客户端也不记录过去的请求(无状态)。
HTTP/1.0中默认使用Connection: close。在HTTP/1.1中已经默认使用Connection: keep-alive,避免了连接建立和释放的开销,但服务器必须按照客户端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回送相应的结果,以保证客户端能够区分出每次请求的响应内容。通过Content-Length字段来判断当前请求的数据是否已经全部接收。不允许同时存在两个并行的响应。
HTTP/2引入二进制数据帧和流的概念,其中帧对数据进行顺序标识,如下所示,这样浏览器收到数据之后,就可以按照序列对数据进行合并,而不会出现合并后数据错乱的情况。同样是因为有了序列,服务器就可以并行的传输数据,这就是流所做的事情。
流(stream ) |
已建立连接上的双向字节流 |
消息 | 与逻辑消息对应的完整的一系列数据帧 |
帧 | HTTP2.0 通信的最小单位,每个帧包含帧头部,至少也会标识出当前帧所属的流(stream id )。 |
1.长连接
HTTP1.0需要主动设置connection:keep-alive的连接方式,才能开启长连接。
HTTP1.1默认支持长连接,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TTP1.0每次请求都要创建连接的缺点。
2.带宽优化
HTTP1.0中header和body必须一起发送,有时会造成浪费带宽的现象,例如客户端只是需要某个对象的一部分,而服务器却将整个对象送过来了,并且不支持断点续传功能。
HTTP1.1则在请求头引入了range头信息,允许只请求资源的某个部分,即返回码是206(Partial Content),这样就方便了开发者自由的选择以便于充分利用带宽和连接。
3.缓存处理
HTTP1.0中主要使用header里的If-Modified-Since,Expires来做为缓存判断的标准。
HTTP1.1则引入了例如ETag,If-None-Match等更多可供选择的缓存头来控制缓存策略。
4.HOST头域
HTTP1.0中认为每台服务器都绑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因此,请求消息中的URL并没有传递主机名。
但随着虚拟主机技术的发展,一台服务器上可以存在多个虚拟主机,共享一个IP地址。
HTTP1.1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应支持Host头域,且请求消息中如果没有Host头域会报告一个错误(400 Bad Request)。
5.新增错误状态码
HTTP1.1中新增了24个错误状态响应码,如409(Conflict)表示请求的资源与资源的当前状态发生冲突;410(Gone)表示服务器上的某个资源被永久性的删除。
1.多路复用
HTTP2.0采用多路复用的技术,可以做到在一个连接并行的处理多个请求。
1、所有的HTTP2.0通信都在一个TCP连接上完成,这个连接可以承载任意数量的双向数据流。
2、每个数据流以消息的形式发送,而消息由一或多个帧组成。这些帧可以乱序发送,然后再根据每个帧头部的流标识符(stream id)重新组装。
举个例子,每个请求是一个数据流,数据流以消息的方式发送,而消息又分为多个帧,帧头部记录着stream id用来标识所属的数据流,不同属的帧可以在连接中随机混杂在一起。接收方可以根据stream id将帧再归属到各自不同的请求当中去。
3、另外,多路复用(连接共享)可能会导致关键请求被阻塞。HTTP2.0里每个数据流都可以设置优先级和依赖,优先级高的数据流会被服务器优先处理和返回给客户端,数据流还可以依赖其他的子数据流。
4、可见,HTTP2.0实现了真正的并行传输,它能够在一个TCP上进行任意数量HTTP请求。而这个强大的功能则是基于“二进制分帧”的特性
2.header压缩
HTTP1.0和1.1的header带有大量信息,而且每次都要重复发送,HTTP2.0使用encoder来压缩需要传输的header大小。
在HTTP1.x中,头部元数据都是以纯文本的形式发送的,通常会给每个请求增加500~800字节的负荷。
HTTP2.0使用encoder来减少需要传输的header大小,通讯双方各自cache一份header fields表,既避免了重复header的传输,又减小了需要传输的大小。高效的压缩算法可以很大的压缩header,减少发送包的数量从而降低延迟。
3.服务器推送
客户端对支持HTTP2.0的服务器请求某个资源时,服务器会顺便把一些客户端需要的别的资源一起推送过来,这样只需要一次HTTP通信就可以得到全部资源,提高了性能。
4.解析格式
HTTP1.0和1.1的解析是基于文本。基于文本协议的格式解析存在天然缺陷,文本的表现形式有多样性,要做到健壮性考虑的场景必然很多,二进制则不同,只认0和1的组合。基于这种考虑HTTP2.0的协议解析决定采用二进制格式,实现方便且健壮。
HTTP1.0 | 无状态、无连接 |
HTTP1.1 | 持久连接 请求管道化 增加缓存处理(新的字段如cache-control) 增加Host字段、支持断点传输等(把文件分成几部分) |
HTTP2.0 | 二进制分帧 多路复用(或连接共享) 头部压缩 服务器推送 |
今年3月份谷歌推出了HTTP3.0,HTTP3.0版本即OkHttp
优点:
OkHttp会从很多常用的连接问题中自动恢复。如果您的服务器配置了多个IP地址,当第一个IP连接失败的时候,会自动尝试下一个IP。OkHttp还处理了代理服务器问题和SSL握手失败问题。
使用 OkHttp 无需重写您程序中的网络代码。OkHttp实现了几乎和java.net.HttpURLConnection一样的API。如果您用了 Apache HttpClient,则OkHttp也提供了一个对应的okhttp-apache 模块。
使用3.0版本前后的两点区别:
(1)POST请求提交 FormEncodingBuilder(),这个方法,找不到了
(2)超时设置也更改了
okhttp3.0之前:
okhttp3.0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