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cky Girl
https://zhuanlan.zhihu.com/p/92407628
答:
轻量级框架:只关注视图层,是一个构建数据的视图集合,大小只有几十 kb
;
简单易学:国人开发,中文文档,不存在语言障碍 ,易于理解和学习;
双向数据绑定:保留了 angular
的特点,在数据操作方面更为简单;
组件化:保留了 react
的优点,实现了 html
的封装和重用,在构建单页面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视图,数据,结构分离:使数据的更改更为简单,不需要进行逻辑代码的修改,只需要操作数据就能完成相关操作;
虚拟DOM:dom
操作是非常耗费性能的, 不再使用原生的 dom
操作节点,极大解放 dom
操作,但具体操作的还是 dom
不过是换了另一种方式;
运行速度更快:相比较于 react
而言,同样是操作虚拟 dom
,就性能而言, vue
存在很大的优势。
答:通过 props
答:$emit
方法
答:
共同点: 都能控制元素的显示和隐藏;
不同点: 实现本质方法不同,v-show
本质就是通过控制 css 中的 display
设置为 none
,控制隐藏,只会编译一次;v-if
是动态的向 DOM 树内添加或者删除 DOM 元素,若初始值为 false
,就不会编译了。而且 v-if
不停的销毁和创建比较消耗性能。总结:如果要频繁切换某节点,使用 v-show
(切换开销比较小,初始开销较大)。如果不需要频繁切换某节点使用 v-if
(初始渲染开销较小,切换开销比较大)。
答:在组件中的 style
前面加上 scoped
答: keep-alive
是 Vue 内置的一个组件,可以使被包含的组件保留状态,或避免重新渲染。
答:ref="domName"
用法:this.$refs.domName
答:v-model
双向数据绑定;
v-for
循环;
v-if
v-show
显示与隐藏;
v-on
事件;v-once
: 只绑定一次。
答:vue 文件的一个加载器,将 template/js/style
转换成 js
模块。
用途:js
可以写 es6
、 style
样式可以 scss
或 less
、 template
可以加 jade
等
答:需要使用 key
来给每个节点做一个唯一标识, Diff
算法就可以正确的识别此节点。作用主要是为了高效的更新虚拟 DOM。
答:请求后台资源的模块。npm install axios —save
装好, js中使用 import
进来,然后 .get
或 .post
。返回在 .then
函数中如果成功,失败则是在 .catch
函数中。
答:v-model
用于表单数据的双向绑定,其实它就是一个语法糖,这个背后就做了两个操作:v-bind
绑定一个 value
属性;v-on
指令给当前元素绑定 input
事件。
答:assets
文件夹是放静态资源;components
是放组件;router
是定义路由相关的配置; app.vue
是一个应用主组件;main.js
是入口文件。
答:
computed
: 当一个属性受多个属性影响的时候就需要用到 computed
,最典型的栗子:购物车商品结算的时候
watch
: 当一条数据影响多条数据的时候就需要用 watch
,栗子:搜索数据
答:可以,栗子:。
答:当你修改了data
的值然后马上获取这个 dom
元素的值,是不能获取到更新后的值, 你需要使用 $nextTick
这个回调,让修改后的 data
值渲染更新到 dom
元素之后在获取,才能成功。
答:因为 JavaScript 的特性所导致,在 component
中,data
必须以函数的形式存在,不可以是对象。组建中的 data
写成一个函数,数据以函数返回值的形式定义,这样每次复用组件的时候,都会返回一份新的 data
,相当于每个组件实例都有自己私有的数据空间,它们只负责各自维护的数据,不会造成混乱。而单纯的写成对象形式,就是所有的组件实例共用了一个 data
,这样改一个全都改了。
答:主张最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层级;
答:vue 双向数据绑定是通过 数据劫持 结合 发布订阅模式的方式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数据和视图同步,数据发生变化,视图跟着变化,视图变化,数据也随之发生改变;核心:关于VUE双向数据绑定,其核心是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
答:单页面应用(SPA),通俗一点说就是指只有一个主页面的应用,浏览器一开始要加载所有必须的 html, js, css。所有的页面内容都包含在这个所谓的主页面中。但在写的时候,还是会分开写(页面片段),然后在交互的时候由路由程序动态载入,单页面的页面跳转,仅刷新局部资源。多应用于pc端。
多页面(MPA),就是指一个应用中有多个页面,页面跳转时是整页刷新
单页面的优点:用户体验好,快,内容的改变不需要重新加载整个页面,基于这一点spa对服务器压力较小;前后端分离;页面效果会比较炫酷(比如切换页面内容时的专场动画)。
单页面缺点:不利于seo;导航不可用,如果一定要导航需要自行实现前进、后退。(由于是单页面不能用浏览器的前进后退功能,所以需要自己建立堆栈管理);初次加载时耗时多;页面复杂度提高很多。
答:当 v-if
与 v-for
一起使用时,v-for
具有比 v-if
更高的优先级,这意味着 v-if
将分别重复运行于每个 v-for
循环中。所以,不推荐 v-if
和 v-for
同时使用。如果 v-if
和 v-for
一起用的话,vue中的的会自动提示 v-if
应该放到外层去。
答:相同点: assets
和 static
两个都是存放静态资源文件。项目中所需要的资源文件图片,字体图标,样式文件等都可以放在这两个文件下,这是相同点
不相同点:assets
中存放的静态资源文件在项目打包时,也就是运行 npm run build
时会将 assets
中放置的静态资源文件进行打包上传,所谓打包简单点可以理解为压缩体积,代码格式化。而压缩后的静态资源文件最终也都会放置在 static
文件中跟着 index.html
一同上传至服务器。static
中放置的静态资源文件就不会要走打包压缩格式化等流程,而是直接进入打包好的目录,直接上传至服务器。因为避免了压缩直接进行上传,在打包时会提高一定的效率,但是 static
中的资源文件由于没有进行压缩等操作,所以文件的体积也就相对于 assets
中打包后的文件提交较大点。在服务器中就会占据更大的空间。
建议: 将项目中 template
需要的样式文件js文件等都可以放置在 assets
中,走打包这一流程。减少体积。而项目中引入的第三方的资源文件如iconfoont.css
等文件可以放置在 static
中,因为这些引入的第三方文件已经经过处理,我们不再需要处理,直接上传。
答:
.stop
:等同于 JavaScript 中的 event.stopPropagation()
,防止事件冒泡;
.prevent
:等同于 JavaScript 中的 event.preventDefault()
,防止执行预设的行为(如果事件可取消,则取消该事件,而不停止事件的进一步传播);
.capture
:与事件冒泡的方向相反,事件捕获由外到内;
.self
:只会触发自己范围内的事件,不包含子元素;
.once
:只会触发一次。
答:数据驱动、组件系统
数据驱动: ViewModel,保证数据和视图的一致性。
组件系统: 应用类UI可以看作全部是由组件树构成的。
答:jQuery是使用选择器( $
)选取DOM对象,对其进行赋值、取值、事件绑定等操作,其实和原生的HTML的区别只在于可以更方便的选取和操作DOM对象,而数据和界面是在一起的。比如需要获取label标签的内容:$("lable").val();
,它还是依赖DOM元素的值。Vue则是通过Vue对象将数据和View完全分离开来了。对数据进行操作不再需要引用相应的DOM对象,可以说数据和View是分离的,他们通过Vue对象这个vm实现相互的绑定。这就是传说中的MVVM。
答: 在template中引入组件;在script的第一行用import引入路径;用component中写上组件名称。
答:delete
只是被删除的元素变成了 empty/undefined
其他的元素的键值还是不变。Vue.delete
直接删除了数组 改变了数组的键值。
答:安装动态懒加载所需插件;使用CDN资源。
答:使用 location.href= /url
来跳转,简单方便,但是刷新了页面;使用 history.pushState( /url )
,无刷新页面,静态跳转;引进 router ,然后使用 router.push( /url )
来跳转,使用了 diff
算法,实现了按需加载,减少了 dom 的消耗。其实使用 router 跳转和使用 history.pushState()
没什么差别的,因为vue-router就是用了 history.pushState()
,尤其是在history模式下。
答:简单来说,假如父组件需要在子组件内放一些DOM,那么这些DOM是显示、不显示、在哪个地方显示、如何显示,就是slot分发负责的活。
答:根据vue-cli脚手架规范,一个js文件,一个CSS文件。
答:Vue路由在Android机上有问题,babel问题,安装babel polypill插件解决。
答:使用 @click.native
。原因:router-link会阻止click事件,.native指直接监听一个原生事件。
答: 方法一:只用a标签,不适用button标签;方法二:使用button标签和Router.navigate方法
答:
从浏览器中创建XMLHttpRequests;
node.js创建http请求;
支持Promise API;
拦截请求和响应;
转换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
取消请求;
自动换成json。
axios中的发送字段的参数是data跟params两个,两者的区别在于params是跟请求地址一起发送的,data的作为一个请求体进行发送
params一般适用于get请求,data一般适用于post put 请求。
答:
建立组件的模板,先把架子搭起来,写写样式,考虑好组件的基本逻辑。(os:思考1小时,码码10分钟,程序猿的准则。)
准备好组件的数据输入。即分析好逻辑,定好 props 里面的数据、类型。
准备好组件的数据输出。即根据组件逻辑,做好要暴露出来的方法。
封装完毕了,直接调用即可
答:用法:query要用path来引入,params要用name来引入,接收参数都是类似的,分别是 this.$route.query.name
和 this.$route.params.name
。url地址显示:query更加类似于我们ajax中get传参,params则类似于post,说的再简单一点,前者在浏览器地址栏中显示参数,后者则不显示
注意点:query刷新不会丢失query里面的数据 params刷新 会 丢失 params里面的数据。
答:使用vue开发时,在vue初始化之前,由于 div
是不归 vue
管的,所以我们写的代码在还没有解析的情况下会容易出现花屏现象,看到类似于 { {message}}
的字样,虽然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很短暂,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让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在css里加上 [v-cloak] { display: none; }
。如果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则在根元素加上 style="display: none;" :style="{display: block }"
答:push();pop();shift();unshift();splice();sort();reverse()
答:Mint UI,element,VUX
答:cli2 版本:将 config/index.js 里的 assetsPublicPath 的值改为 ./ 。
build: {
// ...
assetsPublicPath: ./ ,
// ...
}
cli3版本:在根目录下新建vue.config.js 文件,然后加上以下内容:(如果已经有此文件就直接修改)
module.exports = {
publicPath: , // 相对于 HTML 页面(目录相同)
}
### 42.什么是 vue 生命周期?有什么作用?
答: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时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需要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将实例挂载到 DOM 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运行一些叫做 生命周期钩子 的函数,这给了用户在不同阶段添加自己的代码的机会。(ps:生命周期钩子就是生命周期函数)例如,如果要通过某些插件操作DOM节点,如想在页面渲染完后弹出广告窗, 那我们最早可在mounted 中进行。
答: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
答:
beforeCreate: 在new一个vue实例后,只有一些默认的生命周期钩子和默认事件,其他的东西都还没创建。在beforeCreate生命周期执行的时候,data和methods中的数据都还没有初始化。不能在这个阶段使用data中的数据和methods中的方法
create: data 和 methods都已经被初始化好了,如果要调用 methods 中的方法,或者操作 data 中的数据,最早可以在这个阶段中操作
beforeMount: 执行到这个钩子的时候,在内存中已经编译好了模板了,但是还没有挂载到页面中,此时,页面还是旧的
mounted: 执行到这个钩子的时候,就表示Vue实例已经初始化完成了。此时组件脱离了创建阶段,进入到了运行阶段。如果我们想要通过插件操作页面上的DOM节点,最早可以在和这个阶段中进行
beforeUpdate: 当执行这个钩子时,页面中的显示的数据还是旧的,data中的数据是更新后的, 页面还没有和最新的数据保持同步
updated: 页面显示的数据和data中的数据已经保持同步了,都是最新的
beforeDestory: Vue实例从运行阶段进入到了销毁阶段,这个时候上所有的 data 和 methods , 指令, 过滤器 ……都是处于可用状态。还没有真正被销毁
destroyed: 这个时候上所有的 data 和 methods , 指令, 过滤器 ……都是处于不可用状态。组件已经被销毁了。
答:created:在模板渲染成html前调用,即通常初始化某些属性值,然后再渲染成视图。mounted:在模板渲染成html后调用,通常是初始化页面完成后,再对html的dom节点进行一些需要的操作。
答:一般 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 皆可. 比如如果你要操作 DOM , 那肯定 mounted 时候才能操作.
答:总共分为8个阶段创建前/后,载入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后。
创建前/后: 在beforeCreated阶段,vue实例的挂载元素 $el
和 数据对象 data 都为undefined,还未初始化。在created阶段,vue实例的数据对象data有了, $el
还没有。
载入前/后: 在beforeMount阶段,vue实例的 $el
和data都初始化了,但还是挂载之前为虚拟的dom节点,data.message还未替换。在mounted阶段,vue实例挂载完成,data.message成功渲染。
更新前/后: 当data变化时,会触发beforeUpdate和updated方法。
销毁前/后: 在执行destroy方法后,对data的改变不会再触发周期函数,说明此时vue实例已经解除了事件监听以及和dom的绑定,但是dom结构依然存在。
答:vue是实现了双向数据绑定的mvvm框架,当视图改变更新模型层,当模型层改变更新视图层。在vue中,使用了双向绑定技术,就是View的变化能实时让Model发生变化,而Model的变化也能实时更新到View。
答:vue用来写路由一个插件。router-link、router-view
答:vue-router模块的router-link组件。children数组来定义子路由
答:在router目录下的index.js文件中,对path属性加上/:id。使用router对象的params.id。
答:三种,
第一种: 是全局导航钩子:router.beforeEach(to,from,next),作用:跳转前进行判断拦截。
第二种: 组件内的钩子
第三种: 单独路由独享组件
答:$router
是VueRouter的实例,在script标签中想要导航到不同的URL,使用 $router.push
方法。返回上一个历史history用 $router.to(-1)
$route
为当前router跳转对象。里面可以获取当前路由的name,path,query,parmas等。
答: hash模式: 即地址栏 URL 中的 # 符号;
history模式: window.history对象打印出来可以看到里边提供的方法和记录长度。利用了 HTML5 History Interface 中新增的 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方法。(需要特定浏览器支持)。
答:三种方式
第一种: vue异步组件技术 ==== 异步加载,vue-router配置路由 , 使用vue的异步组件技术 , 可以实现按需加载 .但是,这种情况下一个组件生成一个js文件。
第二种: 路由懒加载(使用import)。
第三种: webpack提供的require.ensure(),vue-router配置路由,使用webpack的require.ensure技术,也可以实现按需加载。这种情况下,多个路由指定相同的chunkName,会合并打包成一个js文件。
答:vue框架中状态管理。在main.js引入store,注入。
新建了一个目录store.js,….. export 。
场景有:单页应用中,组件之间的状态。音乐播放、登录状态、加入购物车
答:有五种,分别是 State、 Getter、Mutation 、Action、 Module
state => 基本数据(数据源存放地)
getters => 从基本数据派生出来的数据
mutations => 提交更改数据的方法,同步!
actions => 像一个装饰器,包裹mutations,使之可以异步。
modules => 模块化Vuex
答:如果请求来的数据是不是要被其他组件公用,仅仅在请求的组件内使用,就不需要放入vuex 的state里。
如果被其他地方复用,这个很大几率上是需要的,如果需要,请将请求放入action里,方便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