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地址解析协议(图解)

TCP/IP的第四章讲到ARP地址解析协议,APR协议的作用就是寻找到对应目标的MAC地址,其方式也是很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以书上的图为例:

ARP地址解析协议(图解)_第1张图片

根据OSI模型,从上到下对数据进行封装,但是封装到二层时候,发现没有对方的目的MAC地址,此时,会发送一个APR广播请求,获得到相应的MAC地址后,继续封装至完整然后发出。整个流程犹如我们写信一般,当我们写好收件人的名字后,我们往往记不清楚收件人的详细地址,通过百度查询后添写相应地址再把信寄出去。

我们把发送APR的请求的称为源主机,接受请求的称为目的主机,所以APR获得目的MAC地址流程为:

1.发送ARP请求的以太网数据帧给以太网上的每个主机,即广播(以太网源地址填全1),ARP请求帧中包含了目的主机的IP地址。(目的主机在收到请求时候,会检查ARP的缓存表是否有源主机IP与源主机mac地址的对应条目,若有且与收到的不一致则更新,若无,则添加相应条目,最后构造一个针对请求主机的ARP单播应答包)

2.目的主机收到了该ARP请求之后,会发送一个ARP应答,里面包含了目的主机的MAC地址。(源主机在接受到应答包,发现目的mac是自己,会查询ARP的缓存表,若缓存表中已经存在对应的项,则更新该项。若缓存中没有,则忽略)

可以看到流程1,2中,在一问一答中会引发ARP的缓存表的更新动作,整个的流程如图,可以看出整个一问一答中,问是广播,答是单播,主要是为了让带宽变得更大,而问的过程中首先先自我介绍,其次再询问,所以对于接受方会先进行ARP缓存表更新动作,然后应答给发送方,发送方获得信息,记录在自己ARP缓存表中。

ARP地址解析协议(图解)_第2张图片

报文的格式如下: 

ARP地址解析协议(图解)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