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1张图片
文/六神磊磊
做一个小调查,不知道大家之中有多少人是“三战”玩家?
全名叫《三国志战略版》手游,高晓松推荐的那款游戏。
我是今年6月底被朋友馒头大师带着入坑的,目前在1288、1546两个服,一直玩到现在。
它陪伴了我很多个日日夜夜。我在里面结识了许多朋友,大家一起聊天、辩论、争吵,同时又互相鼓励、并肩作战。
今天,借这一款我熟悉的三国游戏,说一些早就想说的话。
这款游戏现在确实火爆,可是我刚开始玩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火爆。
起初我在里面氪了点金(也就是花了点钱),是带着扶贫的心态去的,寻思花点钱吧,别让制作方亏死了。
后来才知道,我想多了。我这是扶贫扶到王多鱼家里去了。
这个三国志游戏有多火呢?
这么说吧,过去几年的手游排名,霸榜的一直是《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
这两款游戏的霸榜一度到了不可动摇的地步,有点江湖上的少林武当的意思了,你都不相信它会被人超过。
但是今年5月,榜单上的top1换了一次新面孔,谁?就是《三国志战略版》。
而到目前,它也一直稳定在榜首前几名的水平。
注意,这不是一个拼手速的“刺激”、“爆燃”的游戏,也完全不适合带妹上分。
它是一个SLG品类的、中年感满满的慢节奏游戏,打仗也是靠谋略、外交,非常东方式的,不是上来就你死我活。
而它居然能够打榜、拿第一,有点像是唱大鼓的居然打榜打赢了流行音乐,赢了摇滚、嘻哈。反常不?
我居然还怕他们饿死了,我想得真多。
说完这款游戏的火爆,假如你是不太关注游戏的,可能就会以为:
这没什么特别啊,三国嘛,中国人都喜欢。
咱们中国老百姓谁还不知道刘关张啊。
火了不是应该的吗?不就是把文学经典当矿给挖了嘛。
可事实是,有了“三国”这个矿,我们后人就能挖好吗?
有了文学经典,我们后人就能开发改编好吗?
就好像有金庸作品摆在那里,后人就一定能拍出好的金庸剧,改编出好的娱乐产品吗?看看现状吧,多少改编扑街了?
这款三国志手游的火,非常“反常”。它很不符合一些目前流行的所谓“产品逻辑”。
比如就看游戏里一个人,刘备: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2张图片
在游戏里截的,请忽略我的满红。
你们看到了什么?
一个中年人。
两眼直视前方,动作平平无奇,双手前伸,像做广播体操。
用一些人的话说就像在摔孩子。
一点都不“萌”,竟然都不加点滤镜的。
一点都没有“颜值”,都不是尖下巴、大眼睛的那种。
一点都不“炫酷”、不“讨好”。
一点都不“适合年轻人的口味”,活像是80年代的小人书的画风。
在2020年的今天,还把人物做成这样,这是奔着不卖钱去的吧?
在审美定位上,这款手游还有很多送命的点。
比如把许多将领都搞成貌不惊人、平平无奇的中年人。
中年人: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3张图片
中年人: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4张图片
中年人: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5张图片
中年人: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6张图片
这都是什么鬼?穿了盔甲的大叔?
这样的路人颜值也做成游戏?都不弄好看一点?
谁爱在游戏里操纵这些大叔呢?
看上去一百个不合理,可结果如何,市场给出了真实反馈,无数人还真就认了。
就比如前面说到的这个刘备: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7张图片


那么多用户就认他,就觉得准确、舒服、雅致、有质感,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觉得它“正宗”。
其实三国是公开版权,理论上谁都可以改编,没有所谓正宗不正宗的。但是大家偏偏就觉得这个“正宗”。
你再对比对比最经典的影视剧,像不像?这是不是就是“正宗”的刘备?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8张图片


再看其它的人物。
关羽之神威凛凛:


张飞之强勇霸蛮: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9张图片


程普之坚毅敦厚: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10张图片


孙权之成竹在胸:


陆逊之指挥若定:


是不是就给你感觉“正宗”?

当然了,用玩家的话说,它属于“光荣正版”,是很多年来被一直坚持的三国志的风格。但即便你不知道这个背景,是否也觉得它写实、逼真?
必须说明一句,这样的人物,是完全百分之百还原了真实历史吗?
并不是。这都是经过了美化了的。或者说文学化、戏剧化了的。
比如历史上的曹操其实应该是个子很矮,其貌不扬。
多半没有这样体格标准、英姿飒爽:


历史上的赵云本人也多半没有这么英俊: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11张图片


它也许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
但是它符合文学的真实对不对?
它的想象有理有据,让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同、信服。
你说它不“炫酷”也好,不“讨喜”也好,像旧小人书也好,人家偏就不随风摇摆,就是把这种古典、有质感的审美风格坚持下来了。
结果是大获成功。多少人认同这款游戏,首先就是认同这种审美。
我一直有个观点:60分的作品,是迎合出来的。90分的作品,是坚持出来的。
有足够的审美水准和自信,你可以不用讨好任何人,不用去迎合任何一代人。做好自己就好。
时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许许多多的改编作品,从影视剧到游戏娱乐产品,都在审美上没了自信,没有了自己的主张,一味地去迎合想象中的受众。
比如给人物加厚厚的滤镜,柔光再柔光。
比如统统做成大眼睛、尖下巴的“俊男靓女”。
比如男女主人公长得越来越像,女一号和女二号、女三号也长得越来越像,大家都像是克隆出来的。
还有服化道,也是极尽夸张,加各种离谱的装饰,风格既不历史、也不武侠,而活像是霍格沃茨的魔法外教老师。
给人感觉是,大家统统活在一种恐慌和成见之中,仿佛不做成这样就无法卖钱,就不能迎合“受众”,就不是2020年的改编。
做产品也好,做文章也好,你一旦老想去迎合,就落了下乘。
真正走进人心里的东西,都是有坚持的东西。
再来看另外一点。
在这款手戏里,除了刘关张、曹操、孙权等主要人物,还有许许多多的三国“小人物”。
说他们是“小人物”,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在历史上无足轻重,只不过是大众并不太熟悉而已,没有刘关张那么家喻户晓。
例如陈到: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12张图片


郝昭: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13张图片


张任:

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_第14张图片


还有相对更加不知名的马铁、张燕、朱儁……

一直以来,三国志这个系列都非常用心地刻画了这些“小人物”。其中很多的“小人物”在游戏里还份量非常重。
按理说这也不合“逻辑”:受众不是都喜欢大人物,喜欢明星人物吗?
把最亮眼的几个人像赵云周瑜小乔做好不就是了吗,不就可以卖钱了吗?
小人物谁喜欢啊?做那么费心干嘛啊?像张燕、丁原、朱儁,什么鬼?
然而事实怎么样呢,玩家还真就感兴趣。
几乎没有三战玩家不知道高顺、朱儁、张任的——你不知道高顺?陷阵营还不要?
有不熟悉的,自己都会主动跑去查。
所以,谁说玩家就只知道明星人物、大人物?
谁说广大“受众”就不喜欢历史的细节、文学经典的细节?
有时候不是玩家浮躁,不是受众浮躁,
是你们一直误以为他们浮躁。
是你们不肯花工夫去挖掘细节,提供丰富的内容。
当前,很多从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娱乐产品,都陷入这种误区。
作为金庸迷,我的感受特别强烈。
有时候,大IP买过来,却毫无敬畏心,毫不尊重,心里想的只是买个了标签、买个了流量。
制作时,只关心几个明星角色、主要人物,根本不下功夫去研究次要人物。
只关心主要的、著名的情节,根本不耐烦去钻研小剧情、小情节。
就比如《笑傲江湖》,改编个剧,搞不好就往死里拍令狐冲和小师妹那一段。
自以为受众就喜欢那一段,能卖钱。
而且搞不好就只死盯着几个主要人物,什么东方不败、风清扬等,巴不得他们集集打架,最好是一出场就先二话不说都到齐了干一架。
结果如何?受众喜欢吗?有几个这样的改编真的红了的?
我再讲一些细节,关于游戏里的文案。
我本人是一个写字的,所以对文案比较敏感。好的坏的,都很敏感。
在《三国志战略版》里有一个设定,每一个三国将领,都有自己相对应的战法。
来看看游戏怎么命名这些战法的。
比如刘备是“仁德载世”。
张飞是“燕人咆哮”。
夏侯惇是“刚烈不屈”。
吕蒙是“士别三日”。
孙权是“坐断东南”。
是不是都非常用心、精准?

再看,司马懿的战法,是“鹰视狼顾”。
这非常准确,《三国演义》里就说司马懿“鹰视狼顾”。
魏国名将于禁,战法是“持军毅重”。
同样无比准确,在正史中就说他“最号毅重”。
乐进,战法是“临战先登”。

准确,正史中说乐进以骁果显名,每战必先登。
徐晃,战法是长驱直入。这又道理何在?
猜是《三国志》里曹操夸奖徐晃时说的:
“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故徐晃战法名长驱直入。
至于董卓,是“暴戾无仁”。
这个不用解释了,是不是特别适合董太师?
还有关羽。此处多说几句,我刚开始玩这个游戏时没碰到关羽,心里便挺好奇关羽的战法是什么。
当时我就设想了一个:威震华夏。

因为关羽人生的巅峰,就是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威震华夏这个词几乎已经是专属于关羽的词。
结果后来在游戏中看到关羽,一看他的战法,无巧不巧,果然就是威震华夏。
这说明什么?说明做游戏的人真懂三国,真的吃透了三国。
作为玩家,我都会油然产生一种知己之感。
手游里,还有一些战法的名字,出自《孙子兵法》。
比如孙坚的战法“挫锐”,应是出自《孙子兵法》中的:“钝兵挫锐”。
徐晃另有一个战法“合军聚众”,应是出自《孙子兵法》里的:“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所以你就不自然地会觉得这里面的中国文化味儿够浓,够纯。
说直白点,你不是拿IP来糊弄我的。
说到改编创新,经典可不可以改?当然可以。
不管什么名著,不管什么大师的作品吧,都绝不是碰不得的仙人掌。
那种死抱着经典,一个字不让改,一点发挥和想象都不允许有的,都是死脑筋,用重庆话讲都是“犟拐拐”。
然而就像郭德纲说的,创新?很好,可你得先是内行,才能谈得上创新。
你个外行一跑来就改编啦?就创新啦?天下有那么容易的事?
你得先把经典老老实实吃透了,才谈得上改编对不对。
《三国演义》,无疑是中华文化经典。
先人留给我们的好东西,我们拿去合理合法地利用,去开掘财富,创造价值,无可非议。
可是富矿也不是人人都能开掘好的。你不好好挖,就会挖成贫矿,甚至矿难。
你怎么对待经典,经典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你怎么去对待文化,文化就怎么对待你。
最后说一下有玩家欢迎来1288或1546服。等你。孙权我有两个。
往期文章 老《三国演义》到底牛在哪?先来讲一首片尾歌
记得点再看~记得加星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神磊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