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育儿文章告诉我们,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太可能把这个原则推到极致,因为父母很难做到绝对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今天我想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当然,我肯定不是鼓励夫妻之间吵架。
我只是说,父母之间感情好不好有很多线索,孩子不会单凭父母是否吵架来判断父母的感情状况。
比如说,大宝认为我和他爸爸感情好,不光是因为我们很少吵架,关键是我们吵架很快就能结束、和好。
而小宝认为我和他爸爸感情好,是因为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大事吵架,吵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说明我们在大事上很合拍。
可见,孩子们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断。
01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果父母对一件事情看法不同,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吗?
我的答案是可以的。
因为父母吵架,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过程和结果。孩子们需要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孩子面前,父母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但不要暴力吵架。
关键是要让孩子看到,父母是怎么通过沟通,对某件事情达成了一致意见;或者经过沟通之后,依然保留不同意见,但是却各自做出了让步。
有时候我会跟孩子讨论,什么是爱呢?
爱不仅是关心和照顾家人这样的责任,爱有时候也是妥协。
在现实生活中,哪怕是两个相爱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看法一致,或者喜好一致。孩子们都知道,我不太喜欢户外活动,但是却也常常和爸爸一起去户外。
有时候,父母看法不一致并不意味着天塌下来了,或者两个人不相爱了。
其实,父母的相处方式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婚姻关系。孩子通过父母了解两个相爱的人怎么相处,这也是在为他们未来的婚恋做准备。
02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说出与另一方不一致的意见,会破坏另一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吗?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这要看父母一贯是怎么对待孩子的。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做一个有血有肉的父母,胜过做一个完美的父母。
更何况,没有哪个人可以做完美的父母。
一位妈妈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孩子的爸爸在品尝孩子的冰激凌时,一下子咬了一大口,孩子很委屈,当时就哭了。
妈妈说:「给孩子再买一个吧!」
爸爸说:「再买一个会宠坏她。」
妈妈认为自己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说出她的不同意见,所以就听了爸爸的话,没有坚持给孩子再买一个冰激凌,就抱着还在哭的孩子回家了。
她跟我说,她担心当着孩子的面说爸爸不对,会破坏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或形象。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是通过爱建立起来的。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三个原则是什么?同理心、真正的接纳以及真诚。
其实这件事本来很简单。
爸爸一口咬多了,可以跟孩子道歉:「对不起,爸爸不小心咬多了,再给你买一个吧!」这样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是爸爸放不下面子,不愿意跟孩子道歉。
我经常问父母:「你们要建设的家庭文化是什么?」
如果你们的家庭文化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么,父母给孩子道歉就不是问题。而且,父母肯定会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
如果爸爸不肯道歉,反而给自己找很多理由—你又没规定一口咬多少,或者,再买一个会宠坏孩子,那孩子心里会怎么想?他的感受会是什么?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又是什么形象?不言而喻。
我们家的原则一直是:如果父母做错了,就要跟孩子道歉。父母越是诚恳,孩子越是容易体谅父母,信任父母。而且,如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也会更愿意道歉。
03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我讲一件发生在我家的小事。
我家客房的大床底下,有三个小木柱支撑着。
有一天,爸爸发现这三个小木柱全倒了。爸爸说:「一定是孩子们老在上面跳,害得木柱子散架了。」他就把大宝小宝叫过来,问:「是不是你们干的?」孩子们一看就说:「我们不知道啊!」
爸爸就说:「咱家就 4 个人,不是我和妈妈干的,肯定就是你们干的啊!」两个孩子顿时感觉很委屈。
我赶紧跟爸爸说:「孩子们都不知道床下面有小木柱,他们也是刚刚看到。而且,你事先也没有告诉他们这个床需要支撑,这件事情怪不着他们。」
我又搂着孩子们说:「爸爸以前没有告诉你们这个床下面有支柱,他不应该怪你们。不过现在你们知道了,以后小心一点,好吧?」
爸爸也马上道歉了。
第二天,他做了三个更加坚固的支柱,指给孩子们看,还说:「现在即使你们再跳也不会散架了。」这件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我觉得孩子们当时的反应很正常,因为他们事先并不知道床的下面还有小木柱,当他们看到散架的小木柱时,会认为他们又没有去床底下把这些东西拿下来。
所以,他们才会说自己不知道,这是实话。这是孩子的视角。
爸爸当时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指责他们,因为他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不可能为了维护爸爸的面子,而不考虑孩子们的感受。
在这件事情里,我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感受,我不会让孩子承受不白的指责。
所以,我把孩子们的视角告诉爸爸,但是我也为孩子们指出来这三个柱子的用途,提醒他们以后不要在床上跳了。
我们家每个人对道歉都没有心理负担,所以爸爸当时就道歉了,这一点儿也不会影响爸爸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
相反,孩子们更加信任爸爸妈妈了。而且他们明白,父母会尊重他们的感受,他们在家里有安全感。这个最重要。
04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不是两不相干的关系,也不是可以互相比较的东西。家庭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每个人都会对家庭中的关系和氛围起到作用。
曾经有一项研究,观察了以下三种互动关系:
(1)中学生和妈妈在一起;
(2)中学生和爸爸在一起;
(3)中学生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研究发现,由于情境里具体的人不同、人数的不同,孩子和父亲,或者孩子和母亲,或者三者都在场的情况下,每个人讲话的语气、态度都不太一样。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要重视家庭中的每个人。
家庭成员之间怎样相处,怎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调整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是父母需要一直思考的事情。
希望大家能够看到这个全景图,而不是听到别人一句口号或建议,就见风是雨,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很多时候,这么死板地去执行,反而很容易走偏。
本文授权于陈忻《整体养育》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继畅销书《养育的选择》之后,陈忻老师再次推出新书《整体养育》,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育儿过程中的各种方法、策略以及背后的理论基础,既有育儿的「内功心法」,也有育儿的「具体招式」。
丁香妈妈也为大家准备了福利!
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对一件事情看法不同,你们会如何解决?会如何跟孩子沟通呢?欢迎留言你的故事或想法。
我们将挑选点赞最多的5 条优质回答,送出陈忻老师新书《整体养育》哦~
截止时间 9 月 22 日中午 12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