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有的21个自贸区中,北京自贸区将肩负特殊使命,不仅将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也将在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上发力,进一步释放创新的潜力和发展动能
文|《财经》记者 张明丽 特约作者 孙颖妮 实习记者 彭永强
编辑|王延春
继2019年六省份获准新设自贸试验区后,中国自贸区建设迎来第五次扩围。国务院办公厅9月21日发文,决定在北京、湖南、安徽三省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此外,浙江自贸区获准扩围,在原有舟山区域的基础上拓展一倍。自此,中国自贸区数量已扩至21个。
在已有的21个自贸区中,北京自贸区肩负特殊使命,不仅将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也将在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上发力,进一步释放创新的潜力和动能。9月24日上午,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其核心定位是: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前中国已建立18个自贸试验区,此次进一步扩容的目的是要通过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探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加快形成发展的新格局。
据了解,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了第一张自贸试验区外资负面清单,清单中,限制或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达到190项,但今年最新公布的自贸试验区投资负面清单中,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的行业只有30项,下降了80%。
“这意味着我们绝大部分的行业都已经实现国民待遇。”商务部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对《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这表明我们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也代表过去所制定的负面清单开放模式是正确的。“这有助于把握之后对外开放的方向,通过负面清单的方式,外商投资就能够清晰明白地读准我们的市场准入现状,同时也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过去七年自贸实验区已经累计形成260项制度创新成果,面向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今年前七个月,18个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33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90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达到2.7万亿元,这18个自贸试验区面积总和不到全国的千分之四,然而外资占全国的16.8%,外贸占全国的13.5%。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告诉《财经》记者,此次自贸区扩围是中国持续改革开放的又一信号,也是中国在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基础上的浓重一笔。中国提出“双循环”,不是回到闭关自守,自贸区的开放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双循环是高质量发展的,是开放包容的,是与全球合作共享技术创新。
北京自贸区有何亮点
在已有的21个自贸区中,北京自贸区肩负特殊使命。王受文在回应关于新设自贸试验区的布局考虑时回答,新一批设立自贸试验区的省外向型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好。2019年,这四个省市加在一起利用外资占全国的21.4%,进出口额占全国的21.7%。同时,北京市服务业占北京市GDP的83%,湖南的外贸增长41.2%,增速全国第一。在这四个地方新设或者扩区,可利用这4个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比较良好的特点,进一步释放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动能。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下称《方案》),北京自贸区的实施范围119.68平方公里,涵盖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高端产业三个片区;湖南自贸区涵盖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安徽自贸区涵盖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浙江自贸区扩展区域涵盖宁波、杭州、金义三个片区。与湖南自贸区和安徽自贸区战略定位不同,北京自贸区将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北京的三个片区分别有不同产业定位方向。科技创新片区占地31.8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科技服务等产业,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全球创业投资中心、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占地48.34平方公里(含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5.46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商务会展、医疗健康、国际寄递物流、跨境金融等产业,打造临空经济创新引领示范区;高端产业片区占地39.4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商务服务、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生物技术和大健康等产业,建设科技成果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集聚区。
同时,《方案》主要围绕着服务贸易、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充分考虑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其中,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具有引领作用,将支持北京自贸试验区在有条件的区域最大限度放宽服务贸易准入限制。
北京自贸试验区具有四大亮点特色:一是助力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通过优化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营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等三方面20余项措施,更大力度强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开放创新。二是助力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通过落实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满足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优化发展航空服务等三方面40余项措施,推动服务业进一步开放,高标准建设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三是着力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将通过增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等三方面近20项措施,开展高水平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先行先试改革。四是着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主动融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
马庆斌表示,这些定位依据北京的特点制定,将聚集更多新要素、新技术、新制度,成为北京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它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起点。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文化交流中心,有政策优势,在制度创新方面可以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在北京设立自贸区恰逢其时,可以使北京从商品贸易的国际交往中心转型升级到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层面。
李俊表示,此次扩围是自贸试验区布局进一步扩大的一个新阶段。近两年来,北京进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但一直没有获批自贸试验区。为什么最后还是选中北京?李俊认为,自贸试验区是中国重要开放平台,北京作为首都如果要推进服务业更高层次的开放,需要自贸试验区这个平台,这也代表了中央对北京未来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高地有更多期待。通过自贸试验区平台叠加此前自贸试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平台形成政策叠加优势,北京在全国开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上的优势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此外,每个省市的发展、开放水平不同,产业基础与营商环境参差不齐,所以各自贸区承载的使命亦有所不同。“虽然都是自贸试验区,但是北京和上海的自贸试验区的开放程度、创新举措以及含金量相对较高。”李俊表示,不同于其他地区对之前自贸区经验的简单复制,北京有很多新亮点,尤其是在数字贸易上探索国内数字经济的治理体系、数据的跨境流动、与国际规则衔接等方面,北京都有很多新规划、新思路和新举措。同时,北京的科创中心也是亮点之一,这些方面的定位与举措都与安徽和湖南有所不同。
助推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北京自贸区的定位,明确指出了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京津冀三地中,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已经走过了5年的发展历程,2019年,河北也设立了自贸试验区。
继天津、河北设立自贸试验区后,再设立北京自贸实验区将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王受文表示,扩容之前,中国已经设立的18个自贸试验区中,11个所在省份靠海,7个属于内陆地区。此次选择这4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或者扩区,会实现京津冀的全覆盖,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做有利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打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专家王方方表示,可以发挥北京引领作用,带动三地协同发展。“新设立北京为自贸区有利于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而不是让城市间相互割裂、重复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表示,北京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使得京津冀实现了自贸试验区的全覆盖,三大自贸试验区相互支撑、互为犄角,同时又实现了差异化定位,其中北京将侧重于高端服务业、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天津侧重于高端制造、港口物流等领域;河北侧重于重工制造与非首都功能的承载。北京建设自贸区,能更好地发挥其统筹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在2019年8月,山东、江苏等6省份加入自贸区大家庭之后,东南沿海沿线所有省份均已建立自贸区,同时,河南、四川、陕西等中部地区也拥有了自己的自贸区。然而,这也使得位于中部与东南沿海区域中间地带出现了空白,深处河北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包围的北京也是如此境地,此次加入安徽、湖南、北京三处自贸区,可以填补这个空缺,有效地将全国整个中部、东南部的贸易发展串联起来。而且,三个地区还具备了一定的自贸区建设的基础条件。
盘和林表示,北京、湖南、安徽“入群”之后,肩负着进一步推动国家战略的艰巨任务。北京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安徽则是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湖南则是中部崛起战略的中心省份之一,三者纳入自贸区行列,将有力地推动这三大区域联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此外,李俊认为,北京在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甚至在带动北方经济发展上,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京津冀甚至北方整体缺乏龙头性带动区域,而北京恰恰可以承载这个使命。
北京作为核心龙头发展后,会对河北及天津的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因为大多数高端和总部型产业都聚集在北京,天津、河北则可以在配套的、上下游的产业链方面对其发挥支撑作用,这也是所谓的“高位对接”。
马庆斌也对《财经》记者表示,新设的自贸试验区增加了北京,将有利于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北京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将通过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补链强链引领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对京津冀区域甚至东北与华北区域的经济活力提升有利。中国南北差距大,北方实际上缺乏一个区域性活力中心,北京自贸区是对东北、华北、京津冀区域的新人才、新要素、新产业能力的提升,可以补足区域性短板。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晋柏表示,北京将发挥好北京自贸试验区和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的载体和纽带作用,构建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他介绍,北京将统筹推进北京自贸试验区和大兴机场片区(北京区域)的联动创新。统筹考虑北京和大兴机场片区(北京区域)的规划政策,从顶层设计进行引导;建立精简高效、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高规格配置人员;将分步骤推进地方立法,从法律的角度保障改革举措协同推进;通过树立统一的外部形象,强化整体优势,实现共赢发展。
据悉,深化京津冀三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北京将创新三地跨区域产业合作的方式,探索建立多元化产业对接合作模式。推动京津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式联运协同发展,构建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陆海空口岸体系。积极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构建产业计量技术创新中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源头培育—资本催化—中试扩大—量化推广—技术转移”先行示范区,建设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
此外,助力推动京津冀形成统一开放市场。北京将加强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技术市场融通合作,对有效期内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保留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逐步实现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政务服务“同事同标”,推动实现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标准互认和采信,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采信。探索建立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合授信机制,健全完善京津冀一体化征信体系。
聚焦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北京自贸试验区的另一个亮点是将突出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
杨晋柏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自贸试验区将聚焦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
北京自贸区建设有助于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同时,也有利于探索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北京是全球信息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和庞大的市场应用基础。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0%,居全国首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水平领先,入选“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等国内重要榜单企业数量最多。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北京经济整体发展与腾飞,这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契机和增长点。
杨晋柏说,在制度建设方面,北京自贸区将进一步努力推进规则探索、创新政策举措、破解制度瓶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自贸区将建设国际领先的新一代超算中心、新型数据中心、云边端设施等数据智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撑跨境数据流动、数据交易等领域完善的安全防护基础设施。在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方面,北京将在特定区域开展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适当放宽享受税收优惠的技术转让范围和条件。探索构建包含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要素的基础资产组合,研究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降低单个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和支持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在北京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应用。健全国际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综合运用人才引进、积分落户、居住证、住房、子女入学等相关政策,吸引国内外数字领域优秀人才集聚。
马庆斌表示,北京是全球信息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和庞大的市场运用基础。2019年,北京数字经济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50%。《方案》聚焦数字经济领域,将着力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通过增强数字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等,开展高水平的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先行先试的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数据显示,近十年,服务贸易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更远高于货物贸易的平均增速。世贸组织预测,未来全球服务贸易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马庆斌表示,之前中国更多的是进口服务,现在我们要实现国内外双向循环,也要引进更优质更先进的服务资源,引进高端的工业服务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后亟需高质量的服务业支撑。北京需要提升技术含量、知识含量,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和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交易、维修服务等服务贸易的比重。这次公布的内容正是解决北京的短板,可以改善服务业“卡脖子”的技术瓶颈。
业界更关注的是,北京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能否在制度创新方面探索出一块解放思想,激发市场活力,对创业创新有容错机制的试验田。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表示:大家都在看首都怎么做出一些尝试,怎样进行深化改革,对其他自贸试验区都会起到引领作用。
梁明建议,下一步北京完全可以在一些制度创新或者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走在所有自贸区的前面,给其他自贸试验区提供一些样板和动力,各个自贸区大胆闯,勇敢试,步子就会迈得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