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

网游又一次因负面消息登上社会新闻。 央视新闻在9月26日发布了一则新闻,江苏盐城市亭湖区警方查获一起网游“陪玩”诈骗案。

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_第1张图片


受害人曹某称网友借恋爱之名邀其一起玩游戏,期间利用送花、结婚、冲榜等理由让受害人不断充值,在受害人表示要退游时,又称可以回收受害人账户,要求受害人继续充值,以达到回购标准,后将受害人拉黑。

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_第2张图片

骗子们的KPI 根据警方的调查,这类所谓的游戏推广工作室,都会对招募成员进行系统培训,用话术等手段引诱受害者“就范”,通常都是团伙作案,像是警方在这起案件中调查的工作室就内设引流组、游戏组、人事组等分工配合,协同作案。该起案件涉及受害人1000多名,诈骗金额超过200万元。

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_第3张图片

墙上的标语写着“别再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很有狼性文化的味道,令人忍俊不禁 这看起来就是常见的网络诈骗,利用情感与受害人建立联系,实际上就是某产品的“托儿”。微信卖茶叶就是最广为流传的骗局代表。

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_第4张图片

网游托“反杀”茶叶托的故事 网游确实已经具备成熟的社交属性,这无疑为骗子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用的平台。也有心术不正的网游公司,通过找托儿的方式,诈骗式充钱。尽管该新闻未提到相关游戏,不过这无疑是网游形象又一次被拉低的典型案例。 该起案件无疑是诈骗行为,但网游公司通过建一个所谓的“大R”土豪号作为托,刺激玩家氪金的行为确实存在,而早先直播平台乱象丛生的时代,也有通过机器人打赏主播,刺激土豪打赏的操作。这种灰色操作虽然称不上犯罪,但也足够书写一本人性之恶了。 与游戏相关的地带,攀比心总在滋生罪恶。 因为长年以来未成年玩家在游戏中做出的种种不理智消费行为,以及沉迷游戏导致的悲剧总在上演,国内的游戏环境对未成年的保护已经越来越严防死守。而成年人想要僭越欲望之墙,又有谁能拯救得了呢? 所幸的是,在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下面的评论中,一千多评论大都在抨击诈骗行为,或者讨论陪玩行业的种种,也有认为受害人心术不正的言论。游戏有害论的时代也许已经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客观看待游戏本身与玩家行为之间的区别。

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_第5张图片

而早在网游土壤刚开始遍及中国游戏圈时,结婚系统就已经是标志性的时代产物,甚至确有玩家因游戏走到线下,情定终生。

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_第6张图片

如今网游社交化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而热门游戏甚至能成为流行文化的一环,成为人们追逐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只不过即使最热门的游戏,也无法阻止心术不正的人通过性资源行骗,赚取好处。而越是游戏性优秀,汇集了众多热爱游戏的玩家的地方,各种杂念的诱惑力也就微乎其微了。

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_第7张图片

有一种理论认为,当一个内容社区需要通过性资源来吸引用户与热度,那它离衰落也就不远了。 但愿网游终将不会迎来那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游“陪玩”诈骗案登上央视,心术不正的又何止是骗子?)